第三十九章(1 / 2)

加入書籤

199年5月1日,星期二,下午。紐約聖尼耶爾大學商學院199屆工商管理學畢業生論文答辯會舉行,答辯會場設在一間預先布置好的教研室。

方迪返校已經幾天了,今天是她畢業論文答辯的日子,她是第二批答辯生。方迪經歷過新聞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對本次工商管理學答辯又有充分準備,之前也參加了答辯委員會組織的預答辯,心裡並不緊張。答辯席在講台上,台下坐著位答辯委員,主答辯是學院的副院長。方迪上台先向答辯委員說了聲「老師好」,然後就開始論文陳述。

方迪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決策的法則一見路不走》。

方迪說:「我承認,初次聽到見路不走的時候我很排斥,甚至在心裡嘲笑,覺得故弄玄虛。當我明白了這個詞的含義之後,我覺得我很淺薄,也為我的嘲笑而斬愧。」

方迪說:「在這所偉大的學校裡,相信每個學生對創新這個詞都很熟悉,每個老師都在強調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思維創新。如果不拘於字麵,我的理解是:創新並不是執著於新舊,而是要善於發現和創造更符合實際的方法。市場條件在變,必然要求決策和管理相適應,而不斷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征,人們就習慣了用創新這個詞來表達。這是一個方便的表達,其本質是更適應條件和更符合需要的意思。」

方迪說:「為什麼每個老師都在向學生強調創新精神呢?我的理解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把每一個成功的範例都貼上標簽,正確的、先進的、潮流的,然後拿著這個標準衡量一切管理方法,隻要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錯誤的、落後的。這很可怕,因為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沒有哪種條件是可以悉數復製的。我們在教室裡學習了很多方法和技巧,正如老師反復所講的;是引導、啟發我們的思維,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讓我們去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其本質;就是培養我們見路不走的能力。」

方迪說:「過去我是以兩極判斷事物的,非好即壞、非對即錯、非此即彼,這樣的思維很狹隘,事實上很多事物並不是以簡單的對錯就可以判斷的,是屬於條件的可能與否。任何事物,從成因到結果都是有規律的;什麼條件產生什麼結果,什麼結果需要什麼條件,這是科學。如果符合一個好聽的概念比符合實際重要,對於企業就很危險,就會脫離實際。有一個很中國化的提法,叫解放思想,跟老師講的創新基本是一個意思,都是主張掙脫模式思維的束縛,用實事求是的、辨別的、證明的科學思維去認識事物。所謂決策;是指具有方向性意義的重要決定,正確的決策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而見路不走就是企業決策的法則;不唯經驗、教條;不唯標簽、模式;隻以企業的根本利益為目的;遵循因果律,走條件的可能。隻有這樣,企業才可能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方迪說:「……」

方迪用了不到7分鍾完成了自己的論文陳述;從「創新」一詞開始說起,分析創新的表達本意;延續到「需要」、「目的」、「正確」,延續到見路不走,法。

下一個程序就是答辯。

主答辯提問:「定律是不是路」

方迪回答:「不是。定律是定律;路是路。路是方便的、經驗的、模式的、固化的、既有的;定律是必然的、因果的、規律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點石成金 他和他的貓 小侯爺[星際] 神級係統:我,製霸諸天 絕望微信群 恐怖微信群 風雷破 房客是隻狼[劍三] 血源紀元 我身邊的女孩怎麼都在病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