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夢陷大峽穀(1 / 2)

加入書籤

怪不得那些遊客根本就無視我的存在了,原來他們看不見我,對於他們來說,我就是空氣一樣的存在,他們甚至可以直接穿越過我的身體。

我記得在我沒有失去意識之前,在我向強森的別墅前進時,我就陷入了夢境之中,而現在毫無疑問,我同樣還是在夢中,不然不可能別的遊客看不到我,並可以直接穿越我的身體。

那麼在現在的這個夢境中,我是來到了美國有名的風景區大峽穀國家公園。

大峽穀國家公園位於亞得桑那洲北邊,占地1904平方英裡,成立於1919年,又被稱為「科羅多拉大峽穀」。

大峽穀在1979年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名單。

大峽穀大體呈東西走向,東起科羅拉多河匯入處,西到內華達洲界附近的格蘭德瓦什崖附近,形狀極不規則,蜿蜒曲折,迂回盤旋,峽穀頂寬在6—30 公裡之間,往下收縮成V 形。

兩岸北高南低,最大穀深1500 米以上,穀底水麵寬度不足千米,最窄處僅120 米,峽穀的奇特景色,浩瀚氣魄,舉世無雙。

許多人認為大峽穀北岸風光更佳,因為它的海拔比南岸更高(近3000米),且景點分散,路途較遠,遊人隻有南岸的1/4,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中開放,沒有公交車和旅遊車,隻得自己開車去,而南岸則全年開放。北岸穿過KAITAB國家森林,完全是北歐的森林草原風光,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約660毫米。

南岸也有片森林,但這裡年均降雨量僅400毫米,所以不是北岸那種喜陰的冷杉,而是耐旱的鬆柏,矮矮的,匍伏在乾涸的石山上。無論南北岸,視野都極為開闊,可看到大地起伏、斷裂和切割。居高臨下,常有種如俯瞰沙盤的錯覺,更令人產生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站在岸邊,穀地深處的科羅拉多河的涓涓細流,幾乎遙不可見,難以想象這細小黃水是這大峽穀的主要創造者。上遊的多座水壩使來水減少,不過,滴水尚可穿石,足見此河年代的久遠。

峽壁上的岩石分層完整清晰,是研究地殼形成的活標本,是了解地質知識乃至了解地球的生動課堂。

大峽穀國家公園充分利用此優勢,在公園內介紹景點的解說牌和旅遊手冊中,著重傳播科學知識,並畫出遊人所站地點所看到的岩層的剖麵圖,一一標出不同岩層的名稱、特點和形成年代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特定的形狀和顏色。

由於河水的沖刷,河穀地層在結構、硬軟上的差異,致使漫長的峽穀,百態雜陳,有的地方寬展,有的地方狹隘;有的地方尖如寶塔,有的地方堆如礎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

人們根據形象特征,分別冠以神話名稱,如狄安娜神廟、波羅門寺宇、阿波羅神殿等。尤其是穀壁地層斷麵,節理清晰,層層疊疊,就像萬卷詩書構成的曲線圖案,緣山起落,循穀延伸。

從穀底向上,沿崖壁出露著從前寒武紀到新生代的各個時期的岩係,水平層次清晰,並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美國1911年建立了科羅拉多國家保護區。1919 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大峽穀最深最壯觀的一段長約170 公裡劃為大峽穀國家公園,現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大峽穀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峽穀中從下向上,有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植物,如檜樹、仙人掌、罌粟、雲杉、冷杉等。這裡還生活著230(一說250多種)多種鳥禽、70多種哺乳類動物、10多種魚、40多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珍稀動物有白頭鷹、美洲隼、大蜥蜴等。這裡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凱巴布鬆鼠、玫瑰色響尾蛇。

就跟岩層組成了不同的岩帶一樣,峽穀的生物也同樣如此。眾多適應高度環境的地區性花朵、樹木與灌木,分布在這塊景色多變的土地與形形**的等高線上。有些種類隻適應某個地方;也有一些可在任何地方落腳。縱觀美國,沒有任何地方能比西部擁有更多的花木種類。

大峽穀的壯觀,不僅在於其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和峭壁石柱,還在於其色彩的變幻。

由於峽穀兩壁的岩石性質、所含礦物質的不同,在陽光照射下,呈現不同的色彩,如鐵礦石會呈現五彩繽紛,其他氧化物則呈現各種暗淡的色調,石英顯出白色。如此一塊塊鮮紅、一團團黝黑、一片片鐵灰、一方方深赫的色彩,使峽穀壁成為一塊巨大的五彩斑斕的調色板,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從畫中走出的女鬼 女鬼夜叩門 招魂女見鬼之旅 女鬼債主老婆 女鬼在我身 我的女鬼大老婆 我的女鬼師姐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養個千年女鬼當老婆 刁蠻女鬼愛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