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侑的心思(1 / 2)

加入書籤

隋軍主力在蒲阪駐紮不過兩日,李靖便率兵從北方殺來,沿途,曲沃、聞喜、夏縣、安邑等縣治不戰而降,選擇投靠了大隋。李靖早就得到楊侑消息,一邊派人安撫各縣,一邊令人取出兵糧,賑濟災民。

李靖在三日後也趕到了蒲阪,此時,蒲阪城外的隋軍兵力達到十萬,將蒲阪城團團圍住。雷士猛的水師同時進入汾河,走舸小船密密麻麻,將汾河填滿了。

隋軍大帳,楊侑與李靖、蘇定方、阮君明等臣子相見,又將屈突通帳下梁建方、席君買等人介紹給蘇定方、阮君明等人,蘇定方早就聽聞梁建方、席君買之名,而梁建方、席君買亦然,此時見麵,聊得不亦樂乎。

楊侑下令,隋軍擺開酒席,眾將士飽餐一頓,準備攻城。

隋軍的情況,李世民通過探子已經知曉,絳郡、河東郡的重要縣治陷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讓李世民憤怒的是,各縣縣令根本不抵抗,就選擇了投降,怎能不讓李世民寒心呢?

如今,李靖這個叛徒成為隋帝楊侑的心腹,更是一連奪下北並州各郡,率領大軍抵達蒲阪,隋軍合兵有十萬之眾。隋軍兵精糧足,怎能不讓李世民憂心忡忡呢?

窗外,花朵吐蕊,暖風沿著汾河吹來,遠遠看去,汾河兩岸奼紫嫣紅,分外妖嬈。然而,伴隨著兩岸美景,是遍布在其中的隋軍大營。站在鸛雀樓上,城外的一切盡收眼底。

李世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帶著房玄齡等人,李世民踱步走下了鸛雀樓,登上西門,河水濤濤,遠遠地便能看見白白的浪花。李世民目光由近到遠,忽然便是一愣。

城外,數百騎兵正在緩緩而行,李世民一眼就看出,正是楊侑帶兵,他不由握緊了拳頭。

此時,楊侑正帶著杜如晦、裴行儼、羅士信、獨孤千山等人在城外巡視,尋找蒲阪城的破綻。李世民早就有割據蒲阪之心,因此蒲阪城又高又大,城牆得到加固,看起來十分堅固,讓人望而生畏。

由於蒲阪城位於大河與汾河的交匯處,楊侑考慮水陸並進,拿下蒲阪。今日來,便是視察蒲阪城四周的地理。蒲阪西門,地勢相對狹窄,不利於攻城,但是蒲阪城當初為了方便運輸,鑿了一條寬約三丈的溝渠,通往蒲阪城中。李世民派兵嚴守水門,並在水門處掛滿了鈴鐺,提防隋軍偷襲。

看起來,李世民在蒲阪城的防禦牢不可破,要想攻破蒲阪,還需花費一些時日,也不知道,前幾日的攻心之策,是否有效?如今李世民糧食至少夠支撐半年,還能掌控局麵。

不過事情已經大定,楊侑也不焦急,李世民是甕中之鱉,早晚被擒。

城頭上,李世民忍不住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殺出城去,搏一搏,或許能擒獲楊侑呢?房玄齡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低聲道:「秦王,楊侑雖然身邊士兵不多,但都是精銳騎兵,恐怕難以成功。」

李世民指節泛白,道:「可是,這似乎是最後的機會!」他仍然不肯放棄。

房玄齡沉默半響,忽然道:「秦王,機會不是沒有,但不是此時。」

李世民回頭,看著這位心腹,道:「玄齡,你有什麼好意見?」

「秦王,你可還記得瓦崗降將徐世績與郭孝恪?」房玄齡低聲說道。

李世民一愣,他想起來了,徐世績與郭孝恪都是瓦崗降將,在李密將滅之時,投奔大唐而來。當時瓦崗舊將還有魏征,不過此人投靠了太子,後來隨齊王李元吉出征,被隋帝斬殺。至於徐世績與郭孝恪,由於是武將,選擇了投靠武功赫赫的李世民。

由於李世民對這兩人不是很信任,因此一直沒有重用,地位反而在羅成、尉遲敬德等人之下。後來尉遲敬德棄他而去,令李世民對降將更加不信任,至今兩人隻是校尉而已。

此時聽房玄齡說起,頓時有些猶豫。其實李世民早就聽過徐世績的名頭,此人是瓦崗元老之一,隨同翟讓草創瓦崗,由於他本是豪族,因此學過兵法,不是一般的泥腿子,頗有幾分才能。李世民不用,隻是擔心他們的忠心度。

李世民這麼一猶豫的瞬間,房玄齡已經看出來了,他笑道:「秦王,此二人投奔秦王之後,雖然隻是校尉,但一直不曾離去。如今強敵壓境,兩人仍然不離不棄,足以證明忠心。」

李世民嘴唇蠕動,道:「會不會是楊侑派來的奸細?」

「這不可能,當初兩人離開之時,李密尚未覆滅,尚有一戰之力。兩人若是有了異心,早一步便投靠楊侑了,豈會等到今日?秦王放心,此二人可用。」房玄齡勸慰。

「計將安出?」李世民又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偷走他的心 異界之無上進化 盛世婚寵:帝少難自控 全息之被迫成受 全息之幻想 我是你妹妹呀[全息] 爐石傳說:全息對戰 全息網遊之大神的直播帶妹日常 超級閒婿 蒼靈十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