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拔刺的理由(2 / 2)

加入書籤

眼前是具有誘惑力的蓮花舞,可李老大怎麼看都沒有絲毫興趣,剛才柱子的話其實他心裡比誰都清楚,他李氏當年也是名門望族,隴右李氏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擁有了如今的大唐皇朝,正因為知根知底,所以他對名門望族究竟對一個朝代的威脅如何心裡比誰都清楚。

如今朝堂上殘留的一些名門望族一直是他心裡的一根刺,太上皇時代並未能削弱這些豪強,他登基後除了想擴大疆土外,還想盡早地將這些潛在威脅掃進垃圾堆,這些都是埋在地雷,剛建立沒幾年的李唐江山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李老大很清楚要拔掉心中的刺不容易,沒有合情合理的理由難以服眾,盧梭以下犯上足以誅族,他從不覺得這樣做過分了些,他還不滿足,還希望有人能為盧梭求情,那樣他就可將此人定罪……隻可惜早朝時群臣都鴉雀無聲……

一聲鷹鳴在亭子上空響起,李老大狐疑地抬頭時,一隻雄健的老鷹就盤旋而下,柱子見老鷹來勢凶凶,目中立馬露出陰冷之色,剛要下令弓箭手將其射下,卻被皇上給製止了,見皇上一臉好奇,目中還有些許喜色,沒有剛才的陰沉,柱子大喜,再次看向老鷹時目中也多了一絲柔色。

老鷹沒有飛進亭子裡,隻在半空丟下一件東西便長嘯而去,東西落在一位宮女的月匈膛裡,她不知道是何物,憂懼地站在那裡不敢動盪,柱子快步走去,隨手就滑過宮女的月匈膛取下卷軸,打開快速看了一遍,驚喜地奔到李老大麵前,激動地說:「陛下,您有拔刺的理由了!」

李老大狐疑地接過油紙,究竟是什麼事讓柱子這麼激動,攤開往下看了幾行,疑惑道:「點天燈?」然後又繼續看下去,柱子一言不發的站在一邊靜候。

看完內容,李老大合上油紙義憤填膺道:「王仁壽身為工部尚書卻乾出如此殘忍之事,虧他還枉為朝廷大臣,天降旱災奪民糧食已是淒悲之事,百姓無奈之下賣兒女為奴,隻為有一口飯吃,王仁壽不思百姓之苦罷了,倒還火上加油,不顧百姓之苦,將百姓之女做成點天燈祭祖,這是何等殘忍手段!

朕都未做如此殘忍之事祭祖,他倒好,竟隨便對民女動刑,他把大唐律例當兒戲嗎!」

甩著油紙繼續怒道:「還有長安縣令,身為百姓的父母官,竟不為百姓鳴冤伸屈,倒以極刑將百姓趕出衙門,還有王家管家,似無主之仆,竟也做出那番傷天害理之事……這些豪門強族真是越發不像話了!」

十個宮女早已停在當地瑟瑟發抖,埋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喘,柱子擔心皇上龍體,上前一步低聲道:「陛下無需生氣,王仁壽既然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又有人讓陛下知道此事,這是上天給陛下一個合理的理由拔去太原王氏這根刺啊,此次理由更加充分,想必其他大臣聽聞此事後定會集而攻王,畢竟這是件天妒人怨之事。

王氏再除,更給其他豪族敲醒警鍾,太上皇未敢動的豪族將會明白自己的地位,日後在朝堂上也會有所收斂,有盧氏,王氏提前鋪路,陛下消滅名門望族之路將更加順暢,奴婢相信,無需幾年陛下就不會再為此事煩憂了。

如今王仁壽已有實罪,陛下是否下旨將其誅族,奴婢願即刻前往王府宣旨。」

李老大搖搖頭,緩緩道:「不急,時機還未成熟,朕現在下旨,以王仁壽這樣的老狐狸肯定不會認罪,他的情況與盧梭不同,其他大臣未必知道此事,否則早已有人上奏彈頦了,如此不明不白將王仁壽誅族,難以服眾,隻會令朕在他們眼中留下殺伐跋扈的形象,日後朕要施政將寸步難行。

如今首要任務就是要找到告禦狀之人,此人是朕唯一的證據,王仁壽若知道此事將唯一知情人斬盡殺絕,那他想怎麼狡辯都是對的,朕反倒被他玩弄於股掌中,現在殺他的理由還不足,僅靠這個禦狀不行,此知情人想必要與王仁壽死抗到底,否則也不會向朕告禦狀,如今朕唯一希望此人能讓朕看到殺王仁壽的更充分理由。

朕很好奇是誰能將天上雄鷹培養得如此具有靈性,以信鷹代替信鴿,竟有如此聰明想法,此人想必有出眾之處,或許他能助朕將刺拔去,找到此人暗中保護,莫讓王仁壽得逞!」

「陛下放心,奴婢已知信鷹所向,奴婢定能找到此人,當暗中保護好,直至王氏這根刺消失於朝堂中。」(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神詭世界偷經驗 混在唐朝大理寺 我的星河科技 回到唐朝當王爺 唐朝好和尚 唐朝大皇帝 唐朝地主爺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