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妙計(2 / 2)

加入書籤

長孫放下布塊,笑道:「此子心倒黑,於商賈、百官處購舊糧後又高價賣回,如今又提讓他們捐糧之謀,嗬嗬,他們心中必定不痛快。」

李老大哈哈笑道:「任誰心都不甘,嘿嘿,不過朕下旨他們不得不從。」

長孫笑盈盈道:「他們心不甘情不願,不過在聖旨麵前隻能乖乖服從,隻是他們心中對陛下必存怨氣。」

李老大嘿嘿笑道:「怨氣是有,但朕有辦法使其轉移。」

長孫笑看著李老大道:「願聞其詳。」

李老大瞅著窗外似笑非笑道:「若朕讓他們知道此計謀出自何人,觀音婢覺得,他們是對朕怨恨還是對獻計之人?」

長孫笑道:「必然是獻計之人···陛下英明,妾身為陛下高興。」

李老大哈哈笑著,興奮中又摟過長孫,長孫舒軟的靠在他月匈前,滿臉幸福笑容,興奮後李老大望著依然陰暗的天空,輕嘆道:「有長安各商賈、官戶捐糧,此蝗災即可安然度過,朕心中的巨石總算落下。」

長孫含笑點頭道:「陛下解了憂又不得罪人,一舉兩得。」

李老大沒心沒肺的笑後,忽然皺眉問:「觀音婢,你覺得朕該如何封賞才好呢,畢竟林凡為朕獻良計,又得接受眾人唾罵。」

長孫想了想道:「可小封亦可大封,效果自然亦不同,就看陛下如何抉擇了。」

李老大瞅著長孫道:「莫非觀音婢心中已有數?」

長孫邊踱步邊悠悠道:「小封對林凡而言已很滿足,因他隻獻計,出主力的卻是他坑過之人,撇開百官對林凡怨恨,在百官看來也合理,此作用不大,僅對林凡一人有用。

至於大封麼,那就能起到製衡之效。」

「製衡?」李老大眼睛忽然發亮,對長孫的話提起更大興趣。

長孫點頭繼續道:「雖然王家已淡出朝廷,但陛下依然為朝廷內各大豪門大族所頭痛,豪門望族勢力一直都是陛下心中的一根刺,之前陛下找一借口將崔盧等人降為三等,後來因蝗災之故未能將他們全部打壓,不了了之,如今正可利用此蝗災,利用林凡。

陛下以林凡獻撫災之計為由,重封其功,百官心中定會不快,尤其是曾經深受寵愛的豪門望族,他們就更加深知如今朝局非比往昔,讓他們感知在陛下心中地位正下降,如此一來,他們就可收斂向來態度。

提拔不是有權勢之人,打壓權勢之人,如此朝局即可平衡,陛下無需費腦費神,取中庸之術,誰弱則扶誰,誰強則製誰,直到雙方勢力均衡為止,倘若某日此平衡被打破,比如一方潰散,一方依然,則陛下又可用此法扶起另一人,以製裁依然如日中天一方,陛下隻需控製好製衡力度,不讓受益一方看出陛下正利用他,亦不可讓失寵一方看出陛下提拔另一人正是為了對付他,如此,朝堂便可穩固千秋萬代。」

李老大雙眸依然發亮,眼中帶著笑意,邊踱步邊道:「此法甚合朕意,既可令無權勢一方更受益,又可令大勢力一方失寵,甚好,甚好···觀音婢,你如何想到此法,為何朕就想不出?」

長孫笑道:「妾身隻不過由林凡聯想而來,妾身想既然利用林凡就得派上真正用場,又聯想陛下一直為豪門望族所困擾,因而想出此製衡之法,想不到正合陛下之意,妾身亦感欣慰。」

李老大哈哈大笑道:「朕有觀音婢,朕的江山即可穩固萬世,觀音婢,有你,乃朕之福。」

長孫笑盈盈道:「陛下過獎,妾身隻不過碰巧想到罷了,論治國之能,妾身永不及陛下一半。」

李老大哈哈大笑聲在立政殿周圍遍布,長笑之後他摟著長孫道:「不過有一點朕覺得不妥。」

「妾身洗耳恭聽。」

「讓雙方知道朕之意亦無妨,世間不會有受不了權力誘惑之人,總有人願意如此做,哪怕明知朕在利用他,至於強勢一方,知朕之意更好,如此一來,就更能及時收斂,要想在朝堂為官,就必須遵守朕的法則,誰若受不了,那就滾出朝野。」

「陛下英明。」

李老大笑著呼喚黃門侍郎進來,大聲道:「宣林凡明日早朝覲見!」(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神詭世界偷經驗 混在唐朝大理寺 我的星河科技 回到唐朝當王爺 唐朝好和尚 唐朝大皇帝 唐朝地主爺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