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陳華錦繡文章三篇(2 / 2)

加入書籤

陳華把韓愈的《師說》完完整整背誦一遍,改動了幾個地方,就成了一篇陳華所寫,勸人學習的文章。

武能立國,文能安邦,這個道理李世民懂,自從他登基之後,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尤為突出的就是科舉製度,打破了世襲壟斷讓寒門學子有一躍龍門的機會,但改革的成效並不突出,除哪些門閥士族外,普天之下,讀書人太少,有得甚至以為讀書無用,還不如學的一身本事建功立業,而陳華的這篇文章,無疑在理論上支持李世民加大科舉改革的決心。

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讀書有用,要讓他們知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有陳華這篇文章足夠。

在陳華念完《師說》之後,李世民心裡還想著,等會兒讓人把虞世南請來,將這兩篇文章從新抄錄一遍,然後定製成冊,發往天下所有學堂以供學子學習。

單單憑陳華這兩篇文章,絕對可以入駐弘文館,他正準備宣布讓陳華去弘文館當學士。那料到陳華卻再度開口:「小高公公,還請再為代筆。」

「什麼?你還要寫?」這次說話的是李世民, 他認為陳華連續寫了兩篇錦繡文章已經足夠了,沒想到陳華居然收不住手,還要繼續往下寫?

尋常人有一篇傳世文章已經足夠,陳華已連續寫了兩篇,仍舊還要往下寫?他還要寫什麼?還有什麼能夠讓人震撼的文章沒有拿出來?

李世民暗暗期待,因為老李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有寫的如此之好的文章了,自從大唐朝的文學巨擎李綱逝世之後,普天之下,沒有誰再成為第二個李綱,眼前陳華的眼神中,頗有李綱執拗的樣子,說不定假以時日就能成為繼李綱之後第二個文學巨擎,他想看看這年輕人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是連續寫一篇文章出來,還是接二連三的寫,老李不再出聲,而是揮了揮手,讓小太監取出紙繼續代筆。

陳華也不藏拙,自然而然念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懷,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月要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

陳華念的是《阿房宮賦》,他每念一句,李世民的眼神就愈發熾熱。

當陳華念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句,老李猛地一拍龍椅邊的扶手,頗有激動地站起來:「好文章!」

他給予了生平最高的評價,陳華這篇《阿房宮賦》不是寫給別人的,而是寫給統治者的。

這是一篇帶有教育目的的文章,但辭藻優美,文字精煉,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文章。更為重要就是,他借助秦朝的滅亡教訓,以此來提醒統治者切勿驕奢淫逸,否則秦朝的滅亡就是前車之鑒。

一首詩,兩篇文章,皆是可以流傳千古搬存在。陳華給老李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一個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居然就有如此豐富的見聞和文學底蘊?這樣的人,似乎妖怪的不像話了。

一向以沉著冷靜著喜怒不的老李終於露出喜色道:「錦繡文章三篇,才情更勝文紀。朕就允了你去弘文館的請求。不過,朕有個條件。」

「聖上請講!」

「你每日須得上早朝!這是朕特許,你不可拒絕。」

「我日!」陳華在心裡把李世民的祖宗都罵了個遍,他就是因為不想上早朝才決定去弘文館,最後自己還是沒逃脫這條厄運。

「聖上,可不可以不去?」陳華試著在龍顏大悅的時候,小小的抗旨一下。

「不可以!」老李回答的異常堅定。「除非你能找個說服朕的理由。」

陳華聳了聳肩,他有理由說動老李嗎?

答案是沒有!

老李哈哈哈大笑,他非常滿意陳華屈服狀態,這才是受他控製的棋子,無論是聰明的人,他隻需一招就能夠把你製服,這就是君王的馭人之道。(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唐朝好和尚 唐朝大皇帝 唐朝地主爺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 穿越之刁蠻千金在唐朝 跑去唐朝做導師 新二戰風雲 二戰之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