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流民(5)(1 / 2)

加入書籤

第十三章 流民(5)

安置流民的政令一下,滄州的流民一下子多了起來。由於丈量土地,登記造冊一堆事情沒能夠完成,流民也一下子不能夠妥善安置,隻能搭個簡單的棚子,由州縣出糧食,辦個施粥廠賑濟著。

剛剛發下賑濟糧食不到兩日,一名吏員慌張跑來,說流民鬧事了,將施粥廠給砸了……徐清思考一下,難道,是賑濟糧的用詞不對?

天朝自古以來好麵子,就算是貧苦人家也不例外。要是某年收成不好了,一家人糧食吃沒了,等著別人接濟。但是,待到地主送過來糧食的時候,必須說借的,有借有還,要是說接濟,立馬翻臉,救命的糧食也不要了……

徐清出了府門時,外頭已調了一隊官兵,又見到滄縣縣令邵登趕了過來。相互了解了一下情況,都說麻煩,二人一並往流民安置地匆匆而去。

安置地地頭是在一處河灘邊上,現在鬧事已是結束,徐清走在前麵,但見兩三百名老百姓被衙役看押著,這些老百姓在如狼似虎衙役看視下,無助地哭泣著。還有五六十名青壯,赤著上身被五花大綁,跪在河灘上。

雖然是青壯,但這些人臉色多是赤腫,眼窩深陷,紅果的身子都是瘦乾乾的,一旁官差喝道:「哭什麼哭?刺史大人來了,爾等還不快跪!」

那邊兩三百名百姓都是朝身穿緋袍的徐清跪下叩頭,然後口呼冤枉,喊冤之聲震天。徐清沉聲道:「爾等喊夠了沒有?」徐清一語即出,河灘上下鴉雀無聲。

「有何冤情?你來說!」徐清點了一名被五花大綁,麵相老實的瘦漢子。這大漢見徐清一身緋色官袍,其他官員連縣太爺也他在麵前戰戰兢兢的樣子,心底懼得十分,顫栗得說不出話。

「還有沒有會說話的?」徐清不滿地道。眾百姓你望我,我望你,這才推了一老者道:「刺史大人,草民等都是幽州屏風拗人,前些日子糟了匪禍,全拗屋子沒有了一間,草民雖逃得性命,但兒子媳婦都給擄走了,剩下我糟老頭子一個人,地裡莊稼少了,倉裡一粒米都沒留下……」

一旁邵登見了這老生的戲份來了,不耐煩催促道:「這些沒要緊的話,就不要囉嗦了。」

老者擦乾淚叩頭道:「是,草民囉嗦。刺史大人,這招收流民,粥鋪施粥乃刺史賜給的恩德,但你看這施得是什麼粥?麥糠麩皮也就罷了,草根樹皮我也忍了,那石子,沙子,糯米土也是人吃得?」

——徐清微微皺眉,又聽老者說到:「刺史大人,小人在寒風裡站了一日,等得渾身都沒勁了,方領到一碗粥,但粥裡的米,老朽數了數,連十粒……十粒米都不到。」

眾位被綁縛著的漢子又是齊齊喊冤:「草民等實在沒有辦法,活不下去了。」

——徐清聞言道:「將粥鍋端來!」

兩名官兵將粥廠的粥鍋抬來。這粥鍋初看官兵抬起甚沉的樣子,徐清還覺得頗為疑惑,但待放在麵前時,徐清再一看眼,大缸裡隻是一鍋混濁液體,粥米不知何處。

一旁邵登拿起勺子往粥鍋裡一攪,竟還沒攪出什麼能吃的東西來。也徐清起身,親自取過勺子,在鍋底中才沉沉一撈,才撈出滿滿一勺『實物』來。但見勺子裡都是樹皮草根,而黃米不到半勺,比砂土還少!

「粥廠司吏何在?」七名鼻青臉腫的官吏,一排跪在徐清麵前。

「你是哪個衙門的小史?」徐清指著一個老吏問道。

那老吏員叩了頭道:「回刺史大人的話,小人在滄縣戶房任小吏,從前隋起,至今十一年。」

南北朝朝廷更替的快,但是一幫子文官不會變,前隋到現在,滄縣幾經易手,縣令換了幾個,但各房的吏員卻不變。

「十一年,也是衙門裡老人,當知貪汙朝廷賑災糧何等下場,竟敢知法犯法?」徐清拿出官威喝到。老吏員額上冒汗道:「刺史大人,小人冤枉。小人雖隻是一名小吏,但也是知道什麼是良心的。」

「這往賑災糧裡摻沙摻土,乃是朝廷習規。若真是乾乾淨淨的白米,如何入飢民之口。小人實沒有貪汙啊,請刺史大人明察。」

——徐清聽了恍然,這吏員所說卻實如此,粥廠免費施粥,若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別說流民,就是平常百姓也人人都想來吃。可是官員又如何分辯哪個是飢民,哪個又不是飢民?一視同仁,那麼一點賑災糧馬上吃光。

所以官員想到一個辦法,摻入賤糧,再往糧裡摻沙。真正的飢民哪裡管你粥裡有沙無沙,有飯吃不餓死就好,如此可以篩除掉來混吃混喝之人。

話是這麼說,可規矩到了最後,都成了底層官吏名正言順貪汙賑災糧的說辭。徐清點頭道:「看來你還實心用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 穿越之刁蠻千金在唐朝 跑去唐朝做導師 新二戰風雲 二戰之救贖 我的二戰 饞妻難哄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