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言商(5)(1 / 2)

加入書籤

第三十九章 言商(5)

進貨收不收稅?小四和韓子棒悄悄撇了一眼徐清。徐清一咬牙,對二人搖搖頭,意思是不要收稅了。

進貨的人雖然也是商隊,可他們在滄州城內的這一次交易,也算是「買家」,而不是「賣家」。理論上不能收稅。可

問題在於,他們進貨的對象是那些經過徐清免稅的那些附近村莊的農戶。農戶免了稅,他們賣的東西自然就價格低,低價進貨,和別人一樣的價賣出去,這價格差,賺得就多了。

賺得多了,徐清卻一毛錢撈不著,這是徐清恨的牙癢癢的事。可徐清不能再一次不教而誅了,於是忍著肉痛,搖搖頭……

小四看了徐清的動作,眼中思考之色一閃,試探性的道:「暫時不收稅……」

徐清大悅,贊賞的點點頭,若是直接說的不收稅,徐清要是以後缺錢了,要想收稅了,那豈不是言而無信?暫時不收稅,也就是說不定將來就收稅了,不算言而無信。

「小四同誌做事,我是很放心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滄州原料進價低,賺頭大,徐清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機會的。徐清想到的,還是黃家……

「凡是進城兜售貨物的村民,必須到製定地點擺放;凡是想要在滄州進貨的,必須加入滄州商會;非滄州商隊,想要加入滄州商會的,必須繳納一定攤額。」

不到三天,徐清就將此三條政令下達到了滄州各地。

挑明了回護黃家。

滄州之內的商隊,基本上已經被黃家壟斷,徐清政令的意思就是,除了黃家之外,其他的人都需要交錢,才能在滄州進低價貨。這個錢也不是入會就交,而是登記進貨數量,按照賣出去的增值稅來交。不過,總的來說,還是要比在其他地方進貨要賺頭大。

為商嘛,舍小才能得大。

商稅司運轉如常,發生過幾次小事也被小四和韓子棒三下五除二擺平。徐清又無事可做起來……

平靜得久了,可徐清感覺總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似的。果然,徐清的感覺對了。一天,一騎絕塵,送來一大包文件,和上司的命令。

之所以說成是上司,那是因為劉贊被調走了。調走的原因無他,唐與突厥終於再一次互相看不過眼了,隻不過還沒有釀成戰爭。劉贊領軍北上,緩解防守壓力,留下冀南副總管代理行事。

劉贊給徐清的信裡交代了,要徐清好好配合這副總管,有什麼聽什麼,吩咐什麼就得照做。隻不過,劉贊的署名卻暴露出一絲別的意味。他的「劉贊」二字是橫著寫的。

古代文字書寫習慣是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簽名的話,就是從上到下豎著簽,而劉贊的卻是由右至左簽的。劉贊不是那種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莽將,恰恰相反,劉贊是難得的類似文將式的人物。這樣的人,怎麼會犯這種錯誤呢?

難道是故意為之?

我國傳統戲曲中的小生行當中有一個叫「翎子生」的角兒,其頭冠上的兩根翎子,上下翻舞起來,包含著種種「戲語」。

翎子一豁,暗送出喜悅、驚恐、憂慮等信息。

到了官場上,「豁翎子」意思得到了引申,把人們之間的暗示稱為「翎子」,其中,「豁翎子」一方常常通過某種言行向對方暗示想表達的信息,如對方會意,就叫「接翎子」。

兩個人的交流常常就在「你一豁」「我一接」中暗中傳送。這便是華夏長達兩千年的官僚政治衍生出來的一種政治亞文化。

「烏紗略戴心情變,黃閣旋登麵目新。」

一圈人都說圈內話,入了官場,自然就得說官話。 如果說話是門藝術,那官場話就是這門藝術登峰造極的產物。

一般來說,話不能說得太多、不能說得太快、不能說得太滿、不能說得太明白。保持一份神秘感,讓下屬多揣摩自己的心思。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一來二去,就成了特定的官場話。久而久之,「蘭室」成了「鮑室」,藝術成了陋規。

一些官場新人總是要「吃過幾次虧」,才會被前輩「一語點醒夢中人」。徐清有幸,早早的了解過一些,劉贊奇怪簽名打的暗語徐清也明白,這裡麵藏著的門道是:

「橫著寫」表示的是「不一定要辦」或「擱置不辦」,「豎著寫」則表示「貫徹到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 穿越之刁蠻千金在唐朝 跑去唐朝做導師 新二戰風雲 二戰之救贖 我的二戰 饞妻難哄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