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查倉(1 / 2)

加入書籤

第八十八章 查倉

「唉,也隻能這樣了……」眾糧商紛紛應和,心裡卻釋然不下,喝了幾盅悶酒,早早就散了。

和夏賢弟幾個分開,吳老哥沒回家,卻去了滄州商會。一進商會,吳老哥竄進一間幽室,噗通跪下:「大人,事情都辦好了,火候差不多了……」

吳老哥口中的大人,自然是徐清了。

徐清道:「小吳辛苦了,回去吧。」

「喏……」

————

話說夏賢弟回了投宿的旅館,便對一個手下人道:「你去過劉司庫家吧?」

「是了,我和劉司庫是五服內的親戚,前年劉司庫家辦喜,我還喝過酒呢。」那手下小聲地問道:「老板的意思是?」

「你去他家一趟。」夏賢弟從袖管子裡掏出一封銀子道:「看看能不能先把咱們的糧食收下。」

那手下掂一掂份量,瞪大了眼睛問:「還用給他送禮?」

「廢話。」夏賢弟嘆氣道:「這才頭一天,就這麼多人,趕明天肯定更多,到時候收誰的糧不收誰的糧,還不是司庫說了算?還是破費破費,安穩一些……」

「老板,我這就去……」

「慢著,你不許私拿,做的好了,老爺我自然有賞。你還要和劉司庫說,事成之後另有重謝。」

那手下便揣著銀子出去了,半個時辰後,又拿著錢回來了:「他家裡大門緊閉,門子說,天色已晚,主人不見客。」

「你不會使銀子嗎?」夏賢弟此時已經鑽入了被窩,罵道:「怎麼這時候死心眼了?」

那手下委屈道:「小的使了,可那門子軟硬不吃,我磨了好久,結果還撞上好幾個同行……」

「也是送禮的?」

「是啊!」跟班的點頭鬱悶道。

「唉,」夏賢弟嘆一聲道:「都不是傻子啊,這一趟,恐怕要賠了……」

夏賢弟與所有糧商一樣,一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都在罵劉司庫是個什麼懶豬!為了睡覺竟然連到門口的銀子也不收!

————

劉司庫可沒睡覺,他呀,在吃飯呢!

這一頓飯,還是徐大刺史陪他吃的。

那時吳老哥報了信,說「火候差不多了」,徐清便想著可以收糧食了。收糧食得有存放的地方啊,滄州城隻有兩個官倉——常平倉和應急倉。若加上軍用倉庫,就有三個了。

常平倉就是永豐倉,是朝廷為穩定民生的一項善政。它主要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平糶』,即所謂春買秋賣,調解糧價。一個是『出借』,農村青黃不接時,向百姓出借籽種口糧,春借秋還,當然要加收利息。應急倉的功能如其名,就是『賑濟』,遇到大麵積水旱蝗災時,開倉賑濟百姓…

毫不誇張的說,常平倉和應急倉就是一州一縣的穩定器,這個製度運行的好,百姓便經得起災荒,生活便比較安定。若是運行不好,則時有破產之民,災荒時更會出現大麵積飢饉,導致餓殍遍地、流民失所……

作為刺史,徐清本該每一季查一次這兩座大倉的,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徐清一直沒有去看過。當然,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徐清太懶了……

在之前清理世家的時候,徐清得了大批糧食。為了防止州官和本地世族串通,徐清將那大批糧食都放在了軍倉裡。小部分放到了黃詩梅家和常平倉裡。到現在,那些糧食有的賤賣了,有的軍用了,已經用得七七八八,所剩不多。這也是徐清急著買糧的原因之一,加之不想用自己手裡的糧應對災民,故而用此計劃吸引大批糧商來此。

糧商來齊了,要找個地方好存糧,於是徐清想到了常平倉和應急倉。為什麼不用軍倉呢?因為徐清懶呀!之前用軍倉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樣做有個十分大的弊端,那就是收糧出糧所有賬目,一個個的隻能徐清親自合算,不然就要交給小月。如今徐清不想算也心疼小月,所以就隻好交給州官們去做了……

說查便查,徐清速點了二十名巡街,有叫了二十名乾事匯到一處,趕往位於滄州城東的常平倉。

盞茶功夫來到倉庫所在的常平巷。徐清一到,司庫劉騰已經候在了大門口。倉大使,書辦,民壯都在一旁。

劉騰四十多歲,肥頭大耳,一副**相,不過也正常。官場有句話,叫『當官不如為娼、為娼不如從良』,這裡用的是諧音,意思是從實惠論,當官的不如管倉庫的,管倉庫的不如管糧庫的。可見糧倉司庫油水卻無比豐厚。

執禮相見,徐清手下的書辦道明來意,便到裡頭就坐。

對於徐清親自趕來,劉騰顯然感到比較意外,拿起一大盤鑰匙,帶著徐清穿過數道防水防火的院牆,來到掛著『甲字號』的倉庫外。劉騰將庫門打開,便見一個個磚石壘出的糧槽裡,裝滿了白花花的大米。杜子騰伸手抓起一把米道「糧食儲藏必須保持通風乾燥,這糧庫地下還有火龍,擱上十天半個月,就得燒一次。」

徐清看了點點頭,問道:「庫房裡有多少糧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 穿越之刁蠻千金在唐朝 跑去唐朝做導師 新二戰風雲 二戰之救贖 我的二戰 饞妻難哄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