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9)(1 / 2)

加入書籤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9)

不用別人提醒,徐清也知道長孫無忌等人早已經把這神策軍看成了自己的,這麼多年來,他們必定會花不少功夫,裡麵不知有多少他們自己養的死士。就徐清選出來的這些人裡麵,必定有人是秦王或者長孫無忌的,徐清想要挑出來也不可能。李淵難道不知?不可能的,李淵派徐清來選人是為了加強宮廷守衛,那就肯定知道有利有弊,難道李淵是有把握壓製這些人?

方才長孫無忌出言製止眾兵卒發牢騷,想必那裡頭他看見了自己的人。哼,徐清扌莫這清虹劍溫潤的劍柄沉思著,心道看來是到了把暗河安排進玄武門的時候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徐清豈是眼睛裡揉得沙子的人?

徐清還想,要不要我虎軀一震,霸王之氣外露,把那些人征服,作為雙麵間諜?還是算了吧,偷偷宰掉算了……

有了左右將軍的點頭,長孫無忌的配合,再加上徐清的名片,和宮中宿衛的優勢,選兵之是一帆風順。即便這樣,徐清也還是選到了夜裡。

其實,符合身體條件的有很多,但徐清還是根據其他武技優中選優,湊齊了四千人。叫這些人去拿自己的武器,去交割兵戶,過了明天,他們便是徐清帳下的兵丁了。

而在徐清魏冼選兵之時,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各個街坊,四麵大門都貼上了一張告示。說是武舉貢士,從進入長安開始,便暫時以兵丁對待。住兵營,吃自食堂,還要披鎧甲,不得飲酒,遵守軍中紀律。且入長安三日不到大營報道的,自動取消參賽資格,並且以耽誤朝廷掄才大典為由,發放邊界充軍。若是在街上發現有武舉貢士鬧事犯律,皆按照民律之兩倍懲處。

欽此!

最末兩個字,讓所有人不得不重視,這可是皇上的禦令。君無戲言,字字句句皆是聖旨,天下臣名百姓無不遵從!

無不遵從,也隻是表麵上的文章,陽奉陰違之人多了去。但見一布告牌下站著芸芸百姓,其中一人看了告示,卻發出一聲冷哼道:「吾方伯之家,豈能與黔首一般為伍!」

「就是就是,少爺啊,那軍營裡甚至簡陋,豈是咱們住的地方?」一個小廝站在那人身邊,奉承著說到。這少爺乃是一州刺史的二公子,隻不過是妾室生的,不然怎會被派來武舉?小廝賠笑著,但心裡卻還有些不快,他心道,別人當你是公子哥兒,我不知你底細?這小廝,他在家裡好好的伺候,雖是下人,但安穩得好不是?大老遠陪你來這裡,盡看你裝圈了。考中了還則罷了,我同你一起榮升,考不中了,小爺還不伺候了!反正這長安城繁花似錦,我也有一身力氣,不回你那個刺史家裡了……

但見那少爺微微一笑回到:「若是當了將軍,要為國效勞,本公子就是吃點小苦也是願意啊。」

「欸嘿嘿,就是就是,公子必然高中!」

「走,我們住店去,咦?這家店不錯,有女子在外麵招客哩!」

而另一邊,也有許多寒門從這同樣的一封禦令中看出的是別樣的味道,許多學子紛紛道,皇上這是關心天下學子,勿使其沉淪於長安之繁華,又說皇上是平等對待寒門和貴族,是古代聖人的作風。有很多寒門學子,一日之內,便按照告示上的說法找到了兵營所在,某些自恃有背景的,也並非全部都是紈絝子弟,冥頑不靈,大部分的也還是老老實實登記造冊進入兵營。

幾日之後,西市有傳言,說是一個爛醉如泥的武貢士被當場在菜市口拖走,發放湖廣煙瘴之地充軍三年,聽說他還是縣太爺的兒子呢。又在東市有傳言,一個武貢士無意中將自己的身份說漏了嘴,怕連累家人,日驚夜恐,讓人把自己打殘了,以此免去自己三日不進軍營的罪過。幾個前車之鑒已經擺出來了,長安城中出現的那些武貢士,幾乎全部銷聲匿跡。長安的百姓也鬆了一口氣,這些日子啦,街上總是有壯如牛犢,凶比虎狼的人走來走去,雖然沒做啥壞事情,但還是有對這種不穩定因素的害怕啊。

這次的貢士裡麵,不僅有各級官府推舉的貢士,還有各路江湖朋友,草莽之士參加武舉。前者稱為官貢,後者叫做民貢。電視裡的什麼門派啊,武功啊,其實在現實裡是有的,唐朝政府對這些社會上自己成立的團體,一向采取的是監管兼有意無意打壓的態度。但是,朝廷又不能將其打壓過甚,一是因為他們在地方有勢力,一旦打壓過甚容易激起民變。另外一個,朝廷有時候做事,也要仰仗這一幫不怕髒的人。

朝廷主要的打壓方式,便是分化和招安了。此次武舉的消息,李淵也提醒尚書省特派巡使,告之天下江湖門派,民貢一些有聲望的人入長安參加武舉,以後也可登堂入室,不做草莽了。有時候宋江選擇招安的做法,其實反映了大多數草莽的心理,安頓晚年才是所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妃子是唐朝女妖 穿成惡女後每天都在洗白 唐朝打工女 穿越之刁蠻千金在唐朝 跑去唐朝做導師 新二戰風雲 二戰之救贖 我的二戰 饞妻難哄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