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 明天去不了【春意滿床樓】(1 / 2)

加入書籤

穿過窗戶,周小墨看見兩名風塵仆仆,滿臉憔悴,身穿月匈前繡有「郵」字的公差服的人,在一名縣差的引領下向這邊走來,高嵩看見,快步迎了上去。

這兩名身穿郵差服的人,看樣子就是日夜兼程地趕了不少路,身形消瘦,見到高嵩連忙彎月要施禮,看著應該是認識高嵩,雙手從背後郵囊裡拿出一副包裹好的書信交個高嵩,邊不時的跟高嵩說著什麼。

高嵩聽言不住點頭,然後掏出一整袋子開元幣打賞二名郵差。看著二人在縣差的引領下離開,他一臉喜色,朝周小墨的書房快步走來。

伴隨各個王朝之間頻繁的戰事,以及朝代的更迭,封建統治者們越來越重視信息的重要性,所以郵驛的事業得以快速發展,負責傳遞書信公文的郵差職務也日漸得到完善。

此時,信鴿還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加上這個時代弓箭的技術日益精進,就連少年老叟都會彎弓射箭,信鴿常常會變成人們飯桌上的佳餚,所以,重要的書信還是要靠人來傳送。

而且,郵差會在關鍵時刻毀掉機密的書信,確保秘密不被泄露。

到了隋朝時,歹人已經不敢再打劫信使,遠遠看見郵差策馬飛奔,歹人們反而會幫忙清除路上的障礙,讓這些瘟神快點離開。

朝廷當然知道信息的重要性,明文規定,各級政府,一經發現有土匪打劫郵差,當地官府必須全力徹底鏟除土匪,斬立決,如果當地官府稍有拖延,官老爺們就麵臨被罷官的危險。

於是,在土匪們的暗語中,瘟神就是代表郵差——寧碰瘟神,不見郵差。

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有了專門負責傳遞戰事情報的人員,他們騎馬,暢通無阻地奔馳在貫通天下的通衢大道上,給各級政府及時的傳遞公文。

郵差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名稱。

由於從事郵差一職非常辛苦,而且那時戰亂四起,土匪橫行,郵差常會被土匪打劫。

所以秦朝時,郵送信物的傳遞者大多在民間征役,要挑選身強力壯,有遠途行走經驗的年輕漢子。

秦朝對郵差的稱呼有很多,比如輕車、引強、中卒等稱謂。

漢代負責傳書的郵差,則被稱為「郵人」、「驛人」。

經過不斷改進,各個朝代的郵差還配有醒目的專門服裝。他們一般兩人一組,頭戴紅巾、臂圍紅袖套,背負白色背囊。如果是在戰爭時期的郵差,他們的背囊會設計的非常巧妙,可以在遭到襲擊時瞬間毀掉書信,避免泄露軍事機密。

到了隋朝,郵差們的月匈前後背會繡上醒目的「郵」字,以便讓路人更好的甄別他們的身份。

郵差醒目的服飾,利於人們在驛路上迅速識別他們,以便及時躲避。

唐代郵差製度嚴格,郵差要經過各種訓練,考核才能持證上崗。這時在驛站服役的人,也被稱做驛丁、驛夫。由於他們的重要性,因此也能得到應有的尊敬。

在封建社會,身份高的官宦人家被允許配有私人郵差,隻是級別低於官府的郵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新二戰風雲 二戰之救贖 我的二戰 饞妻難哄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首輔 蜜婚晚辰 諸天大融合 我的師父是小龍女 哈利波特與亞希伯恩 導演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