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洛陽少年(1 / 2)

加入書籤

在陳慶之二人絕塵而去的那一日,一名遠在洛陽的少年做了個決定。

這個決定是他剛剛做的,他要去彌補父親的過錯。

做這個決定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少年雖未出家但卻深諳佛法,他堅信父親種下的惡因需要他去結果,他要用身體力行去向父親證明「人心向善、可安天下」。

少年名叫楊華,今年不過十六歲,乃北魏大將軍楊大眼之子,至於這事到底怎麼發生的,還要從他的名聲說起。

他在洛陽聲名遠揚,有三分是因為他的出身,倒有七分是因為他的長相。

關於這位楊公子到底長得有多帥,洛陽人如此說道「潘安在世、猶不能及」。

楊華的帥氣不僅市井百姓口口相傳,即便在北魏皇宮中也是人人皆知,據說就有一位久居深宮的妃子因為看了楊華一眼竟自此生出相思之病,不僅日夜期盼再見一眼楊華而且生出幻覺,更是流傳出了一首相思詩。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盪落誰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夢裡」

據說後來此事被北魏皇帝知道了,當即大怒將那名妃子打入了冷宮,並且隨後召見了楊華,可沒想到皇帝一見到楊華本人後竟然氣消了不少,原因竟是因為「此子俊美,世間罕見,怪不得能亂人心神」。

雖然這事是被傳在民間的雜談不可全信,畢竟楊大眼乃北魏肱股之臣又是三軍統帥,皇帝也不會隨便對他兒子怎麼樣,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總之驍勇善戰的大將軍楊大眼有個無比俊奇的兒子在洛陽城人人皆知。

若論起為何這個楊公子如此俊美,就要說說她的母親潘氏了,據說潘氏不僅容貌嫵媚動人,更是少有的將門之女,人人都說潘夫人若不是嫁給了楊將軍,那也是能提槍上馬殺賊的,可惜的是潘夫人婚後便癡迷於佛法不再舞刀弄槍,可喜的便是兒子楊華遺傳了自己的臉龐生的出奇的俊秀。

楊大眼乃北魏第一大將,楊華又生的如此好看,家室顯赫的年輕美男子,想都不用想自打楊華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紀,前來說媒的人都快踏破了大將軍府的門檻了。

不過令楊大眼夫婦無奈的倒不是這些說媒的人,而是自己的兒子似乎對女子毫無興趣。

潘氏喜愛禮佛,自幼楊華便接觸了佛法,不曾想楊華是越陷越深,在白馬寺的日子幾乎占了他生活的大半時間,而且自從開始喜歡上佛法,楊華便堅決不跟父親學習武藝,整日都陷入佛經之中。

雖說楊華倒沒有出家的意思,但久而久之楊大眼和潘氏就發現,楊華對平日裡來來往往的年輕女子毫無觸動,有幾家他們二人看上的女子楊華竟然生出厭惡之色,不由地讓二人一陣擔憂,楊大眼更直言「都是佛經蠱惑了兒子」。

於是乎,從中秋開始,楊大眼就嚴令禁止楊華禮佛和閱讀佛法,為此一向溫文爾雅的楊公子還和自己的父親大吵了一架,用楊華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父親如此做是褻瀆佛法,更是因為父親多年廝殺造的殺孽太重蒙蔽了向善的雙眼。

誰也不知道楊公子說完這話後楊大眼如何作想,唯一確定的就是楊華從中秋以後便再也沒能出過家門了,而且大將軍府上的一應佛經都被鎖了起來,也就潘夫人平日還能拿來瞧瞧。

楊大眼脾氣火爆,殺伐果斷,在北魏他更是權傾朝野的大人物,有他發話整個大將軍府連提也不敢提一個「佛」字,不然就算被他活活打死也不會有人管的。

為了改變兒子的心思,楊大眼特意找了諸如道家和儒家許多書籍,希望兒子可以不再沉迷佛法,可楊華雖然不排斥這些書,甚至讀到經典處還會大聲誦讀,可那厭惡女子的毛病卻始終不改,為此楊大眼是心急如焚。

後來也不知道是誰為楊大眼出了個「生米煮成熟飯」的餿主意,大概意思就是說楊公子沒有嘗過女子的滋味自然不懂其中的好處,不如選定一門親事讓他嘗嘗禁果,不僅破了心中佛法更是可以改變對女子的看法,可謂一舉兩得。

這名在戰場上攻城拔寨令南朝聞之喪膽的大將軍,興許是對兒子的癔症關心過頭導致沒了主見,竟然答應了下來。

自從大將軍府傳出要為楊華娶親的消息,整個洛陽城都炸開了鍋,名門望族甚至皇室之女都有上門者,楊大眼夫婦在楊華的一聲聲抱怨中最終敲定了萊陽王之女王氏。

萊陽王乃天子近親,又手握兵權,王氏更是生的貌美如花又體貼溫順,深得楊大眼和潘氏的信任,於是在楊華還未同意時這門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自那一日起,楊華就每日跑到父親的書房前求情、反抗不過磨破嘴也是沒有用了。

直到這一日,楊華一如往常再次跑到楊大眼的書房前,隻不過今日起的太早,天還剛微亮起來而已,比起平日早了一個多鍾頭,他打算用剛剛從儒家經典中學到的思想來勸導父親不可強迫自己,之所以講儒學,這也是因為楊華也知道若是講佛法隻怕父親今晚就要讓自己去入洞房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的器官能滋生寵獸 我的左手會說話 替嫁新娘 華娛:這個明星有點忙! 我老婆是天道 豪門盛寵 霸武 你在我眼裡全是破綻 我的貓竟然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