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誰是黃雀(五)(1 / 2)

加入書籤

緊張完成艦隊編組工作的尼米茲中將端起咖啡剛喝了一口,就有人送上最新情報。中將繼續啜飲著咖啡,目光掃過紙上。肩頭微微顫動一下,中將繼續啜飲著咖啡。關島與呂宋島的投降並不令中將感到意外,見識過中國的科技實力後,尼米茲中將調整了他對亞洲聯軍海軍將官們的看法。擁有這樣的科技與軍隊數量,還能不急不躁,可見亞洲聯軍的將官們都是非常優秀的軍人。

喝完了咖啡,中將向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第一艦隊司令官發去電報,「已經完成編組方案,將立刻派水上飛機送到旗艦華盛頓號。」

尼米茲仿佛並不知道關島與呂宋島的陷落,隻是繼續執行司令官的命令。但尼米茲很清楚,司令官知道他知道。這份電報的目的是含蓄有禮的催促司令官趕緊下決定。

果然,電報發出去沒多久,司令官的最新命令就送到了尼米茲麵前,「鑒於所有戰役目標都無法實現,司令部決定終止此次作戰,全體艦隊向第二艦隊方向移動。沿途保持作戰狀態。」

尼米茲中將本就覺得司令官絕非莽撞人,此時更確定之前的安排乃是為向上交代。如果司令官真的是莽撞人,就不會重編作戰序列,而會直接命令航空部再不計損失的再發動一次進攻。

此時中國奪取了關島,雖然當地機場大概遭到損毀,但尼米茲中將並不願意冒險,當即下令航母編隊立刻向東航行。如果關島機場沒有被毀,中國路基航空兵再派遣數百戰鬥機前來參戰,即便美國艦隊防空係統再生猛,也不是毫無破綻。當中國戰鬥機數量超出美軍防空火炮的數量,美軍航母編隊還得出事。

得知美軍航母編隊退卻,亞洲聯軍也沒有追上去,而是向著馬利亞納群島以西前進。奪取了關島與呂宋島之後,中國已經獲得了東亞地區海上防禦體係的要點,亞洲聯軍的局勢就已經由守轉攻。此次與美軍航母交戰,亞洲聯軍已經開始總結戰報,還原戰況。力求盡快找出突破美軍艦隊防空係統的戰術。

現在中美兩軍都在爭分奪秒,如果中國沒辦法找出破解美軍艦隊防空的戰術,美國就會先找出相應戰術。中美兩軍都在與時間賽跑。

在華盛頓,羅斯福並沒有要求陸軍參謀部為戰敗負責,而是要求馬歇爾就當下戰局提出應對策略。

地圖顯示,美國在北太平洋上隻有夏威夷群島一個錨地。中太平洋地區,中國已經打開了進軍密克羅尼西亞海域的門戶。美軍如果不能守住這大片海域的諸多群島,中國就可以切斷美軍直接前往南太平洋地區的航線。如果美軍還要繼續向南太平洋運輸物資,就得先沿著東太平洋沿岸一路向南,多跑數乾公裡的海路,從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東部向這兩個還沒丟失的島嶼運輸裝備與物資。

中國此時已經在澳大利亞西海岸登陸,中國本士到達澳大利亞最近的距離隻有5000公裡,中國在後勤上占了大便宜。

馬歇爾是個統帥型將領,戰略認知非常清晰。既然羅斯福貌似在壓力下陷入數字遊戲,馬歇爾也沒有順著羅斯福說,而是坦率的告訴羅斯福,「總統先生,我認為澳大利亞最多隻能當作延緩中國進攻的地區。不管是人口密度還是工業水平,澳大利亞都不如新西蘭。至於澳大利亞人的戰鬥意誌,陸軍參謀部暫時沒辦法評估出來。隻是從已經發生的戰役來看,澳大利亞本地軍隊的戰鬥力與戰鬥意誌都不如中國軍隊。」

羅斯福靜靜的聽著馬歇爾的介紹,並沒有主動發言。馬歇爾提出了陸軍參謀部的看法,美軍真正要死守的是新西蘭。新西蘭麵積不大,盛產鐵礦與煤礦,也有自己的鋼鐵工業。隻要美國派遣工程師前去相助,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讓新西蘭提供一部分後勤所需的物資。

而且新西蘭本地人驍勇善戰,英國在征服新西蘭的時候,給本地人的待遇比較好。所以美軍在新西蘭部署大量空軍,還能利用新西蘭本地的陸軍參與防守。

隻要將新西蘭打造成堅固的反攻基地,美軍就可以持續在南太平洋發揮力量。反之,美軍失去了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即便還占據一些南太平洋與中太平洋的島嶼,也會被中國軍隊靠著數量優勢擊敗。

此時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隻有羅斯福、馬歇爾以及國務卿赫爾三人。聽馬歇爾預言了對美國十分不好的未來,羅斯福這才開口問道:「將軍,如果中國占領了整個太平洋,您認為他們接下來會怎麼做?」

馬歇爾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並且與參謀部的同僚們討論過。總統羅斯福問出這個問題,馬歇爾並不隱瞞自己的看法,「總統先生,我認為中國會繼續入侵美國本士。」

國務卿赫爾倒吸口涼氣,他萬萬沒想到馬歇爾認為中國的野心這麼大。如果美國丟光了太平洋中所有島嶼,美國總統大距離下台已經不遠了。新上台的美國總統不太可能是一個非得與中國打到底的家夥,隻要中國趁勢與美國和談,完全有可能談判成功。以中國主席何銳的外交水平,怎麼看都沒有與美國打到底的必要。

羅斯福也有些訝異,他看著馬歇爾,不解的問道:「中國進軍美國本士的目的是什麼?」

「總統先生。根據我的觀察,美國民眾的戰爭情緒十分高漲。我認為戰場上的損失並不會影響美國民眾戰鬥下去的熱情。我懷疑中國方麵也能理解到這些。既然美國不可能投降或者談判,中國就隻能選擇繼續入侵美國本士。否則,戰爭不會結束。」

聽了馬歇爾的解釋,國務卿赫爾非常不解。他覺得自己非常了解美國民眾,就美國民眾的尿性,怎麼看都不像會心甘情願為了美利堅合眾國聯邦政府拋頭顱灑熱血的模樣。如果打到美國丟失整個太平洋地區的程度,至少美國海軍與空軍會遭到慘烈的損失。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民眾很可能不會繼續支持戰爭。

羅斯福也有類似國務卿赫爾的想法,但是羅斯福直覺的認為馬歇爾所說的更有道理。既然陸軍參謀部已經有了接下來的預案,羅斯福就讓馬歇爾趕緊回去工作。

等馬歇爾離開後,羅斯福看向赫爾,問道:「赫爾,你有沒有認識的教堂,我想去聽聽布道。」

美國政府此時將宗教團體定性為「商業團體」。何銳政府曾經專門派人到美國,對這個政策進行了考察,認真的學走了美國相關的一眾法律內容,並且在中國國內建起了這套內容。

赫爾知道此時正好是布道時間,各個教堂都會有牧師在向社區的民眾講述宗教觀點。赫爾雖然是教徒,卻不是宗教成員。給羅斯福當了三任國務卿,赫爾知道羅斯福本人更是對宗教沒啥感覺。

最終赫爾也沒多話,他讓羅斯福的女秘書給羅斯福稍微打扮一下,讓羅斯福看上去與報紙的照片上大大不同。這才開車帶著羅斯福到了華盛頓特區郊區的一個教堂裡麵。

此時牧師已經與信眾在教堂裡開始了講經,牧師明顯是新教牧師而不是清教牧師。這些年清教徒開始衰落,新教開始崛起。不過新教與清教之間的最大差別其實是關於社會製度,清教徒們大多支持共和而不是君主製,新教徒們對於社會製度並不是很在意。美國已經執行了200年的共和製,早已經沒人把君主製當回事。這反倒使得新教開始壓過清教。

眼前的牧師認識赫爾,所以他並沒有聲張,而是繼續講經,「上帝給我們使命,讓我們到達新大陸建設山巔之城。」

牧師這話如果放在宗教裁判所的時代,他就得進刑訊室脫幾層皮。如果這位牧師堅持自己的看法,就會被送上火刑架燒死。如果牧師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承認了自己的罪孽,大概也得被烈火淨化。

因為猶太教、東正教、基督教,都不會承認與現代還有人與上帝簽約的事情。在宗教看來,這就是褻瀆神明。而新教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新教的教義中,人類是直接與上帝溝通,而無需依靠神職人員。也就是「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因為中間商一旦賺差價,就會搞出「贖罪券」之類的玩意。

但新教這種模式也導致了另外的結果,普通新教信徒們都知道自己才能與上帝溝通,所以依靠的隻有「因信稱義」。

基督教認為「人生而有罪」,作為中間商的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超級戰神 戰神狂婿 我在鎮魔司以身飼魔 不敗戰尊 從斷刀開始的諸天 妖修得道,從山魈到混沌魔猿 大道不可逆 我攻擊能掠奪資源 愛到深處無怨尤 異界,但是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