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平反李贄(1 / 2)

加入書籤

說實在話,朱由校當初一開始知道李贄時,還以為他是後世穿越來的,因為他的一些主張,和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放在一起,顯得十分的格格不入。

他以孔孟傳統的儒學的「異端」自居,在這個知識階層獨奉儒家程朱理學為權威的情況下,貶斥程朱理學是偽道學。

並指出現在的道學家是偽君子,稱他們是「名為山人,而心同商賈,口談道德,而誌在穿窬」,認為仁義道德不過是他們用來掩蓋卑鄙齷齪的假麵具。

而且都是一些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和力田作者實實在在,乾啥說啥。

李贄可以說是將大明如今的知識階層都給批判了遍,罵他們滿嘴仁義道德,實際上是憑借自身的學問,來為自己謀取高官利祿。

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自己就是為了高官利祿。

不僅如此,他還對著那個被讀書人稱之為聖人的孔夫子輸出,他認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並對儒家經典表示輕蔑,認為這更本不是什麼聖人之言,是被後人吹捧為到如今的高度的,更本不能當做是萬年不變的真理。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物,是誕生在一個將孔孟之學和儒家視為金科玉律的時代。

李贄甚至用戲謔嘲諷的筆調貶低被譽為是「大成至聖先師」的孔聖人,認為孔子孔子並非是聖人,孔子沒什麼了不起的,人人都是聖人,沒有必要一定要去學習孔子。

他的學說對傳統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所以,李贄則是被一些保守勢力視為「異端」、「邪說」,被群起圍攻,而李贄這是旗幟鮮明的宣稱自己的著作就是離經叛道之作。

在這個尊孔子尊到可以說是有點病態的時代,批判孔聖人,朱由校不得不說,李贄真乃牛人也。

相較於其他的學說,朱由校還是比較喜歡李贄的思想,怎麼說呢?多半是因為李贄的所提倡的思想觀念比較符合後人的思想觀念。

他認為社會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貴賤,認為老百姓並不低下,有其值得尊貴的地方,侯王貴族並不高貴,也有其卑賤的地方。

這一點朱由校是深感認同,畢竟勞動人民是最光榮的。

「劉伴伴,當初逮捕李贄用的是什麼罪名?」朱由校對著身邊的劉時敏問了一句。

「李贄、」劉時敏聞言一愣,開口道:「皇爺說的是泰州學派那個貶低孔子的李贄嗎?」

「正是。」

「奴婢記得當初是禮部給事中張問達彈劾李贄,最終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將其逮捕入獄。」

接著,劉時敏給朱由校講解了一些張問達彈劾李贄的內容,說李贄的《藏書》《焚書》等作品「流行海內,惑亂民心」,還指責李贄以呂不韋、李園為智謀,以李斯為才力,以司馬光論桑弘羊欺武帝為可笑,以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聽了劉時敏所說,朱由校叫過一名小太監道:「汝去告訴方從哲,朕要給李贄平反,並且其著作能夠重新頒行天下,讓其看著辦吧。」

「奴婢遵旨。」小太監領命離去。

朱由校給李贄平反,這就代表著,朝廷承認李贄的思想學說並不是蠱惑世人的亂言。

毫無疑問,對於現在占據大明社會的程朱理學來說,李贄的思想是十分進步的,而現在的大明朝是需要一種進步思想的,在朱由校這個後世穿越而來的人看來,李贄所提倡的思想就是不錯的。

或者說是以李贄為代表的心學泰州學派。

至於說,以李贄為代表的泰州學派的思想將來會不會動搖皇權的統治,朱由校並不在意,這世上哪裡會有永存的皇朝?封建社會將來必定是會掃進垃圾堆中的,這一點朱由校看得很開,不過將來江山社稷交到一些思想進步的人士手裡,也比被那些野蠻的,固步自封,目光短淺的家夥奪取好,

況且,李贄也不是直接說是要廢去君王,他提倡的一個觀念就是「天之立君,本以為民。」意思就是上天之所以設立君主,是為了民,作為君主要愛戴百姓。

這樣一來,將來的大明皇帝如果控製不了朝政,還可以搞君主立憲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輪回行者:我在輪回殿修煉億萬次 中醫傳承 營銷號成真了 上門好女婿 完美女婿 小林同學隨心所願 大秦:始皇嫡子,諸天升級成神 林羽何家榮江顏 網遊三國:開局毒殺劉皇叔 這個讀書人殺氣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