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嬴政:諸子無能,但孤還有一個兒子可擔大任(2 / 2)

加入書籤

整個章台宮外呈現一片肅殺之景來。

如此這般。

趙高就更加可以肯定大王要商討什麼國之大事了。

辛勝入殿,將殿門關閉。

裡麵的一切都成了一個秘密。

「如今大王似乎沒有以前那般信任我了。」

「每逢這種商議場合,他都不允許我在殿中。」

「甚至於他對趙玄幼子都比我看重。」

站在章台宮十丈之外,趙高心底越想就越是有一種不安感。

作為中車府令。

執掌宮庭內務。

隨侍王駕身側。

這在朝臣麵前也是信任的代名詞,許多朝臣想要知道大王的息怒也隻有通過他來。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向自以為最了解秦王的趙高心中都有些打鼓了。

目光回轉。

章台宮內。

嬴政抬起頭,看著大殿內的群臣,隨後開口道:「可知孤為何傳召諸卿而來?」

今日傳召。

王翦他們都麵帶詫異之色。

能夠得到傳召而來的,都是大秦朝堂上最頂尖的重臣,皆是聰明人。

「大王難道是為了滅燕?」

王翦試探的問道。

除此外。

王翦也著實想不到其他了。

「諸卿對孤的那些兒子們如何看?」

嬴政看向了群臣,特別是落在了蒙毅,李騰,馮去疾他們的身上。

「難道說,大王已經與趙玄相認了?」

王翦,桓漪幾個知道趙玄身份的,心中驚駭的想到。

如果真的相認了。

往後他們也無需對趙玄藏著掖著了。

「大王諸公子皆人傑,皆有大王挑選的良師教導,他日都必成大器。」

馮去疾恭敬的回道。

這一句話,也是一句挑不出毛病的官話了。

「馮大人所言極是。「

蒙毅,李騰幾人也是相繼附和道。

在嬴政麵前,他們總不可能去說他兒子們的壞話。

「嗬嗬。」

「人傑?成大器?」

聽到這些話。

嬴政卻是笑了,搖了搖頭,臉上的笑也是一種苦笑。

「如若當真有成大器的人,為何這麼久以來未曾見到你們舉薦他們為太子儲君?」

嬴政緩緩的說道。

此話一落。

馮去疾幾人臉色一變,立刻惶恐無比的道:「太子儲君乃是大王所定,乃是王族重事,臣等自然不能左右大王。」

「今天。」

「孤想聽一句實話。」

「孤的那些兒子之中,可有一個出彩者?」

「無論你們說什麼,孤都不會怪罪。」

「今日之事,不會有外人知曉。」

嬴政並沒有動怒,而是看著馮去疾等人問道。

「這」

幾個人的臉上麵帶難色。

似乎都在思索著如何回答。

王權難測,君王之心更加難測。

此刻他們的心中更是忐忑無比。

「這就是王權嗎?」

「哪怕是朝堂重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君王麵前也如坐針氈。」

趙玄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看著簡單的問題。

對於臣子而言卻是如同是擺在麵前的鬼門關,如果真的回答錯了,觸怒了君王,那或許真的會墮入地獄。

今日嬴政忽然間傳召。

他們都不明所以,也不知道緣由。

如今忽然間的這個問題。

倒是感覺在考校他們,又像是在聽聽他們的意見,在諸公子之中考校出一個出彩者來,決定未來的太子儲君。

「回大王。」

「諸公子之中,如果硬是要選擇一人,或許也唯有長公子扶蘇稍具才能。」

「至於其他公子,請恕臣不知如何評價。」

馮去疾咬著牙,開口說道。

他這也是權衡利弊下。

隻能說出一個來。

如果不是因為扶蘇是秦王的兒子,那些才能根本不足以太過出彩,但是如果扶蘇和他的弟弟們一比,卻能夠稱之為最好了。

「馮大人所言有理。」

「扶蘇公子的確是大王的眾多公子之中最出色的一人,但是但是他的老師太過迂腐,已經將扶蘇公子給教壞了,扶蘇公子心中隻有儒家,如若未來讓他監國理政,不足以鎮壓天下,不足以威壓群臣。」

「反倒是容易被那些儒家的人給輕易挑唆,霍亂朝綱。」

蒙毅也咬著牙說道。

「臣附議。」

馮劫和李騰也立刻說道。

幾個人。

隻有兩個人言明了。

說的也比較委婉。

但是,從他們口中也能夠聽出問題來。

聽著幾人的話。

嬴政沒有開口,表情帶著一種沉思。

「還請大王恕罪。」

幾人立刻躬身一拜,神情也變得惶恐。

他們畢竟不是王綰,如果是王綰的話,嬴政如若問他這種問題,絕對會將扶蘇給吹上天,半句也不會提及儒家之事。

但他們不同。

他們沒有參與黨爭,更沒有參與諸公子相爭。

麵對嬴政,他們自然也是說了幾分實話。

為何會是幾分?

嚴格而言,秦王諸子之中,也的確是除了扶蘇外沒有其他可取之處了。

或許是在外人的表現,或許也是因為那些公子們也沒有時常出現,他們並不了解。

「是啊。」

「在天下間,孤為王,孤自傲強過任何君王。」

「可是孤宮中嬪妃生出的兒子,沒有一個出彩之人。」

「無論是扶蘇,還是其他人,或許都入不了你們的眼。」

嬴政幽幽的一嘆,言語之中也帶著一種唏噓來。

對於他而言。

或許也是一個無形的打擊吧。

自從當初歸於大秦,被封為太子後,嬴政就立誓要做最好的太子,努力的修習,練武習文,成王後,掌王權,強盛大秦。

一步步將大秦的版圖擴張。

這一步,也無人能夠左右。

但是他的一眾兒子們,卻無出彩之人。

「大王。」

「淳於越已經死了。」

「如若再給扶蘇公子擇選一個良師教導,或許能夠讓他擯棄儒家之念。」

馮去疾恭敬的說道。

現在他算是看出來幾分了。

今日傳召,嬴政絕對是為了太子儲君之事。

是在為未來煩憂。

「就他那個固執的心性,想要轉變回來,晚了。」

嬴政自嘲的一笑。

對於各個兒子,他都有幾分了解,特別是對這個曾經給予厚望的扶蘇,他更是了解。

固執,迂腐,短見,無知。

嬴政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出來。

他已經被淳於越給教廢了。

「難道大王不是為扶蘇公子而煩憂?」

看著嬴政這個態度,群臣倒是大為震驚不解了。

於此來看。

嬴政根本就不是為了太子儲君而煩憂,似乎隻是單純的問一問罷了。

「如果靠著扶蘇他們,孤的大秦就算滅了六國,掌控了天下,可是孤一死,天下就將分崩離析,靠他們,我大秦國運隻怕隻會有二世。」

「秦,二世而亡。」

嬴政自嘲的笑道。

言語之中也有對扶蘇他們的失望。

自從掌王權後,眾多兒子也逐漸長大後,逐漸也展現了他們自己,但是為何嬴政未曾利息太子儲君,第一,是因為他心中對夏玉房的牽掛,他想要立自己與夏玉房的兒子為太子,多加培養。

第二,的確是這些宮中嬪妃所生的兒子沒有什麼出彩之處。

根本不足以讓嬴政打破心中的恪守。

聽到嬴政的話。

馮去疾他們的臉色一變,急忙一拜,惶恐無比的道:「大王千萬不可如此想。」

「如今大王正值於春秋鼎盛,我大秦國運昌隆,我大秦一統天下後,大王可親自教導公子,甄選一個可擔當大任的後繼之君。」

「這一切都為時尚早。」

「不錯。」

「大王正值於春秋鼎盛,絕不可如此想。」

「我大秦國運一定能夠傳承千秋萬代。」

李騰,馮劫他們也紛紛開口道。

而一旁。

王翦,桓漪,尉繚三人則是若有所思,並沒有開口。

顯然。

他們也都知道嬴政的目的。

言語之中。

對馮去疾他們多有試探。

如若他們但凡對哪一個公子多有推崇,不打算對嬴政說實話,那或許那個人就會被請出這章台宮了。

這一切,都是王權的一種試探。

不過從現在來看。

這些不知道趙玄身份的重臣都過關了。

哪怕是得聲望最大,被朝臣給予厚望最大的扶蘇,他們也是不得不說的。

「為時尚早?」

「不早了。」

「昨日行刺之事。」

「孤,差一點就死了。」

嬴政聲音透出了一種嚴肅。

整個章台宮內,也籠罩了一種無形的壓抑。

「若是昨日那刺客真的得逞了。」

「孤死了。」

「大秦會如何?」

「你們知道嗎?」

「王翦,你說如果孤死了,大秦會如何?」

嬴政掃視了眾人,最後落定在了王翦的身上。

「如若大王遇刺身亡。」

「大秦將分崩離析。」

「朝堂之中將會分為數派,擁立眾公子爭奪王位。」

「我大秦將陷入內亂之中,秩序崩亂。」

「齊楚燕三國必會乘機動兵,攻我大秦,內憂外患之下,我大秦或許會亡。」

王翦躬身一拜,大聲的說道。

他,實話實說。

並沒有任何虛言。

如果昨日趙玄沒有趕到,讓那荊軻得逞了,大秦要遭受的後果絕對不會比王翦所說的要好,而是會更差。

朝堂之上。

支持諸公子的朝臣必會為了他們支持的公子而死鬥。

秩序崩亂下。

朝堂失去了法度,朝堂一亂,有關於大秦百萬大軍的糧草調度,百萬大軍的後勤,全部都將亂了。

而後果就是大秦銳士失去戰力。

大秦強。

並非單單的軍隊,還是因為朝堂上有著能臣的運籌,他們調度輜重,穩固大軍後勤,讓大軍沒有糧草之憂,這些都是國強之本。

「上將軍的話。」

「諸卿聽到了吧?」

「如果孤死了。」

「大秦就會陷入如此境地,無法挽回,因為孤的那些兒子們沒有能力挽回。」

嬴政苦笑了一聲,對那些兒子能力的不信任,還有對自己的自嘲。

「如果你昨日隕了,大秦也不會亂。」

「因為我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大秦亂。」

看著嬴政那苦澀的表情,趙玄心中暗暗想到。

對於秦始皇,對於自己這個老爹。

趙玄是了解的。

他將所有精力都付在了大秦的強盛上,如若大秦亡了,這會讓他比死更加難受。

縱墮地獄,他也將不甘。

「經過昨日一事。」

「孤也想通了。」

「孤必須為大秦留下一個後手,能夠讓大秦不會陷入混亂,能夠讓大秦昌榮傳承的後手。」

嬴政目光之中浮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

大殿內群臣都紛紛抬起頭,看著嬴政。

這一刻。

無論是誰。

都看出了嬴政的認真,還有事情的嚴重性。

大王絕對有什麼大抉擇。

「孤宮中嬪妃所生之子,無一爭氣的,也無一人可擔大任。」

「如若未來孤死了,大秦交到了他們的手中,孤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心。」

「他們,鎮不住。」

「但蒼天庇佑,孤的阿房庇佑。」

「沒有絕我嬴政,沒有絕我大秦。」

嬴政雙手展開,那苦澀的臉上忽然湧現了一道笑容來。

餘光看向了趙玄,眼中盡是欣慰,還有慈愛。

麵對這目光,趙玄也能夠感受其中嬴政對自己是如何的期望,也能夠感受到嬴政那濃濃的愧疚之意。

「大王這是何意?」

除了三個知情者,其他臣子都麵帶詫異的看著嬴政。

嬴政這忽然間的話讓他們為之不解。

天佑大秦?

阿房庇佑?

「還記得孤初繼位時,孤的夫人嗎?」

嬴政看著馮去疾幾人問道,提及阿房,他的目光都變得柔和了起來。

「當初的夏夫人?」

馮去疾三人立刻回過神來,表情更是帶著驚色。

除了李騰以外。

他們三人全部都知道夏夫人是誰。

因為。

他們曾經在十幾歲的時候也是在嬴政身邊伴讀的,他們的家族曾經在大秦也是顯赫,自然被先王交給嬴政為左膀右臂。

當初陪伴在嬴政身邊的夏玉房,夏夫人。

那個能夠讓他們大王能夠給予無限關心的女子,那個為了他們大王能夠付出性命,能夠付出一切的女人。

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

但是他們的心底都有著很大的印象,根本沒有辦法忘懷。

當初大王初繼位。

立夏玉房為後,滿朝皆反對之聲。

他們幾個縱然全力擁護,但那時他們不過是區區小吏,聲音在當時的朝堂上微乎其微,根本不能幫到。

之後。

夏夫人遇刺,差點身死。

之後。

為了不拖累大王,夏夫人從鹹陽離開了,徹底消失在了大王的身邊。

也正是那一次之後。

他們沒有在嬴政,沒有在他們大王臉上看到一絲的笑容,有的隻是無限的冷漠威嚴,還有怒。

之後。

嬴政成功掌控王權。

因為當初行刺之事。

血洗了當初參與,反對立夏夫人為後的那些人。

那些被誅的人。

有曾經的九卿權貴,有曾經掌軍的武臣,也有曾經不可一世的嬴姓王族宗室。

但是他們都在嬴政的手中灰飛煙滅了。

有被嬴政以王權明麵斬殺,牽連萬眾,有被嬴政暗中誅殺,牽連更多。

因為三個字,夏玉房。

嬴政將多年的怒全部壓在了心底,當掌王權後,一朝爆發了出來,因為這三個字,被嬴政誅殺了數萬人。

作為當初的親歷者,王翦,馮去疾他們都知道當初的君王一怒,浮屍千裡,都知道那一月的鹹陽城籠罩了一股血腥之氣。

而且。

也見證了曾經不可一世的王族宗室從權勢的高位跌落。

要知道在嬴政掌王權以前,歷代大秦君王臨朝,都是對王族宗室委以重任,有擔任相邦,也有擔任上將軍的,但是自嬴政之後,嬴姓王族宗室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落寞。

放眼朝堂之中,無一王族宗室在朝為官,他們已經被嬴政打壓得沒有任何在朝堂上掌權的機會了。

可以說。

是一分一毫的機會都不給他們。

之所以嬴政會留下他們,也是顧及是同族親人,而那些不是宗室的,都已經墮入地獄了。

回過神來。

馮去疾瞪大眼睛,然後麵帶震驚的看著嬴政:「大王難不成已經找到夏夫人了?」

「找到了。」

「而且,阿房還給孤生了一個兒子。」

嬴政微微一笑。

聞言。

馮去疾,馮劫,蒙毅三人神情大驚。

而李騰完全是懵逼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夏玉房是誰,更不知道當年的事。

「找到了夏夫人,夫人還給大王生下了一個兒子?」

「當初大王那般鍾情於夏夫人,甚至不惜與整個朝堂相對也要立夏夫人為後,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可見大王對夏夫人的情誼。」

「大王與夏夫人有子,大王絕對會立他為太子儲君。」

「難道說,大王今日召見我們,就是為了試探我們是不是支持公子爭位?如若沒有,就讓我們支持夏夫人所生下的公子?」

馮去疾幾人都是聰明人,立刻就想明白了嬴政召見他們的關鍵原因。

試探。

同時。

他們的心中也生出了一種後怕之色。

王權霸道,王權無情。

如若他們剛剛說錯了,或者是支持了其他公子了,或許他們現在都不能留在這章台宮了,或許以後也不會進入到朝堂的真正核心之中。

此番能夠來到的。

或許也是嬴政為那個神秘公子所拉攏的班底。

「大王在民間有一個兒子?」

「而且有意立為太子?」

李騰雖然不知道太多,但也聽出了一個意思來。

而他們震驚之餘。

也沒有看到王翦幾人卻是一臉笑容的看著,神情平靜。

而這時。

馮去疾恭敬問道:「敢問大王,那公子現在何處?」

…………

s:粉絲群:977893956,無門檻加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林羽何家榮江顏 網遊三國:開局毒殺劉皇叔 這個讀書人殺氣凜然 全才天醫 第一狂婿 披風海賊團 我在克蘇魯世界當學者 醫聖女婿 全能大佬拒絕做冤種反派 我還是萬年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