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 「外星石碑」任務,啟動(下)(2 / 2)

加入書籤

新動力方案對這次開門的行動沒有影響,但如果不動,還存在一個問題,既現有動力稍作調整,能否對抗現場引力,以及續航夠不夠回到傳送門,這關係到宇航員到了地麵還能不能回來的問題。

隨著分析部門解析的情況越來越多,動力方麵其實是不夠樂觀的。

這裡的問題還不是宇航服組的鍋,因為「矢量發生」動力源是科學院動力研究院在負責,等到新戰機項目落地,藍天重工的發動機組也會並入該研究院。

不管是動力研究院還是宇航服組,對於外空探索都是盲人扌莫象,十分依賴王齊帶領的指揮部組織,有些東西預計不足也很正常。

宇航服與宇航員耐力試探,這個項目占據了第一次開門前半的大部分時間。

之後宇航員休息五天,宇航服則提前兩天就進入了再改裝階段。

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很多東西無法兼顧,宇航服的重量也從145攻擊,飛漲到161公斤。

調整了宇航服連續推進能力,就要展開地麵試探。

前麵說了,在真空環境裡熱損失主要來自於紅外熱輻射,而地麵任務,就多出腳底板這個接觸麵,出現熱傳導問題。

完全固態的地表上,硬質鞋底與地麵的接觸麵積不會太大,甚至都占不到腳麵15%的占比,但拉長時間尺度,地表是否會因加熱有變化、鞋底隔熱效果如何、對宇航服內環境是否有影響,都需要有個結論,才方便後續製定實際任務。

鞋子問題都是小問題,畢竟有推進背包,不需要宇航員進行復雜的步行工作,因此鞋子可以犧牲活動性,來獲得更多隔熱能力,真正的難點還在外來物固定和手套上。

任務計劃放到現場的物體,肯定是流放地這邊的常溫件,就算提前冷凍,取出來讓掛在架子上的宇航員握持一會吹吹風,溫度就不會太低,也就是說任務用道具到現場,和當地環境至少也有一百多度的溫差,這些東西接觸地麵,甚至植入地麵會發生什麼,都要提前做好工作。

手套要完全隔熱是不可能的,別說現在的材料不行,再過一百年都不行,能做的就是在手掌麵增加一個熱管理層,給手保溫,但這同時也會給環境增加熱風險。

地麵測試的意義,就在於掌握熱管理層最低功率的數據,達到盡可能不影響宇航員動作的情況下,降低環境影響。

第一次下地比較謹慎,兩名飛行員一起出任務,帶了一套上千米的鋼絲繩,一人下地,一人保持在傳送門附近,避免意外。

之所以要把鋼絲繩弄到上千米長,是為了給宇航員一點反應時間,因為現場情況復雜,兩個人聯動飛行也有很多風險。

好在準備工作做得夠多,除了時間管理上有點問題,任務整體順利,兩名宇航員成功從地麵采集到樣品回來。

前麵的分析也沒問題,地表主要就是水冰、氮冰,第一次登陸點沒發現岩層,應該考慮目標整個就是一冰球的可能。

確認臨時改進的動力能支持地麵到傳送門的移動,經過商討,後續工作需要的準備時間都比較長,已經沒辦法再加班完成,乾脆結束本階段試探,開始定製正式行動計劃。

王齊呼喚索拉裡斯關門,順便問問下回開門的事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中國特種兵之特別有種 異體仙靈 我老婆是魔界至尊 明星:我在娛樂圈殺瘋了! 超能聯盟:殊途同歸 網王:開局綁定領袖係統! 快穿:炮灰宿主有點坑! 重生七零老公是忠犬 綁定女神係統後我被大佬盛寵了 農門王妃美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