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吾非上帝之信徒(1 / 2)

加入書籤

前來拜訪梁耀的是兩個牧師和六個修女。

兩個牧師都沒有穿著傳統的牧師袍。

這兩個牧師來自兩個不同的教會:福漢會和倫敦布道會。

福漢會的代表威斯利牧師穿著一身深色的西裝。

倫敦宣道會的代表艾約瑟牧師雖然留著一團常常的大胡子,但通過毛發窺伺他的相貌,梁耀判斷這名牧師非常年輕,很可能不超過三十歲。

隻是艾約瑟的穿著有些奇特,穿著一身滿清士大夫的長袍,月匈前掛著一個十字架。

「梁副州長,我叫威利斯,福漢會的代表。」

「梁副州長,我叫艾約瑟,倫敦布道會的代表,我的中文字是迪瑾。」

兩個牧師都以非常熟練的漢語官話向梁耀做了自我介紹,令梁耀感到驚訝的是艾約瑟居然還有字。

滿清建立之際,清朝為了維護統治,基本禁絕了傳教士來華。

這些教會的傳教士基本上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才重新得以進入通商的五個口岸城市以及香港澳門進行傳教。

「我們福漢會去年就收到過您的來信,隻是後來我們得知,送信的船隻發生了意外,不幸沉沒。

我們的會長郭士立閣下對您願意資興辦學校,資助漢人學生到美利堅大學學習深造一事倍感欽佩,稱贊您是上帝虔誠的信徒。」

說著威斯利將一本《聖經》的中文譯本遞到了梁耀的手中。

福漢會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教會,成立者正是現任的會長郭士立。

該會於1844年郭士立組織當地漢人成立,福漢會的會名也十分明了:漢人信道而得服。

容閎在澳門時的啟蒙老師就是福漢會會長郭士立的夫人溫施娣。

郭士立還是港英政府的首席翻譯,在簽訂《南京條約》時郭士立就是英方的翻譯員。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間諜,鴉片戰爭中曾為英國皇家海軍提供過情報。

不僅是郭士立如此,很多傳教士多多少少都參與了對華的間諜工作。

「很不幸,我們倫敦布道會給您的回信也在這艘遇難的船隻上。」艾約瑟說道。

「我暫時還是個無神論者,不是上帝的信徒。」

梁耀否認了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實際上他也確實是一個無神論者,往後也不打算信教。

上一世他的母親倒是信教,不過她母親信教是為了每月能從教堂那裡領取一桶食用油,就連《聖經》都沒認真翻看過,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基督徒。

聽到梁耀不是基督徒,兩個牧師心下不悅,打算現場給梁耀傳教。

梁耀卻率先開口胡謅道:「我現在充滿了罪惡,沒有資格成為上帝的信徒,不洗清我身上的罪惡就入教,那是對上帝的褻瀆。」

「所以您想要出資興辦學校?資助自己的同胞接受教育?」艾約瑟問道。

「正是,如果你們能夠幫助我洗清我的罪惡,我願出資在聖弗朗西斯科為你們修建一座大教堂布道。

去年我剛來聖弗朗西斯科的時候,這裡還隻有兩三萬人,現在這裡的人口已經番了整整兩倍還多,還有越來越多的漢人將抵達加利福尼亞,他們和我一樣,也暫時都不是上帝的信徒。」

梁耀慢條斯理地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橫空出世之重返2017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星源錄 屍祖成長日記 我的弟弟居然是喪屍王 禦獸模擬:機械生命 帝少逃妻擁入懷 重生高山之巔,我的放牧生涯 萌寶助陣,甜妻翻身記 人世間:逆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