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殺父之仇不報了?(2 / 2)

加入書籤

一眾公卿紛紛欲笑,然而此時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卻突然傳來:「王上,此言不妥!」

眾人紛紛皺眉,轉頭望去,吳王夫差也皺起眉頭,有些不滿。

然而,望見出聲之人時,公卿們暫時息聲,就連夫差也跳了跳眉毛,無奈地笑了笑:「子胥有何高見?」

那人身材高大,一頭白發,頜下的灰白色短須如根根卷曲的鐵絲,此時正色道:「王上,員以為此時可稍退一步,暫尊乾皇帝旨意,待風波退去,再滅越國!」

夫差有些錯愕,難以置信地望著他:「子胥,你想讓孤聽朝廷的話?聽那個毛都沒長齊的乾皇帝,隔著這麼遠傳來的一句話?你要置孤的臉麵與何地?」

夫差早就將西施看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京城的小皇帝搶了他的西施,這就是奪妻之恨。

而現在,對方竟然還傳了句話,讓自己放走眼前煮熟的鴨子……不,越國?

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他以為他是誰??

是以,夫差知道這聖旨的第一時間,就氣的五內俱焚,七竅生煙!這和騎在他頭上拉屎又有什麼區別??

方才朝臣們的同仇敵愾也算讓他稍去了一些火氣,但伍子胥的話險些又引爆了夫差的怒火。

「隻是權宜之計,王上。」

伍子胥沉聲道:「於實,朝廷勢大,兵強馬壯,我吳國難以抗衡。於名,我吳國是朝廷的諸侯國,謹遵朝廷之令並無何不妥之處。」

「是以,王上遵旨,並不會有損自己的臉麵,反倒能讓許多心係朝廷的百姓歸心,贊許王上的英明。」

「再者,朝廷此次行跡頗有些怪異,往常他們哪會理會諸侯國之間的紛爭?此次事出反常,必然有詐,還是先冷靜一陣,看看朝廷有何後招再做決定才是最穩妥的。」

即便是吳國,名義上依舊屬於大乾,境內依舊有許多百姓認為自己是大乾的人。若吳王遵旨,必然能令這些百姓產生好感,令民心歸附。

伍子胥這番論調有理有據,既照顧了吳王的臉麵,又分析了實際利害關係。

不少之前附和伯嚭的大臣都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就連吳王夫差也是一怔,暫且止住了發怒的勁頭。

「子胥……」

夫差一張臉上陰晴不定:「你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朝廷強是強,但與我中間隔著幾個諸侯國,即便有什麼陰謀詭計,也對我吳國鞭長莫及!」

朝廷與吳國中間的鄭、陳二國是吳國天然的屏障,也是夫差、伯嚭和一眾公卿如此囂張的依仗。

所以,同樣有許多公卿對伍子胥的話不以為然。

但還不待他們開口,伍子胥身側的一人便說話了:「王上,武也以為,當謹慎為上,越王進獻西施時,也令其使臣向乾朝廷求取救兵。」

「旨意被拒,越國相求,乾朝廷便有出兵之大義!」

「此時若再有齊、楚、越齊齊反撲,我吳國便有傾覆之危,還望王上明鑒!」

月要佩吳鈎、麵容清臒的大將軍孫武也開口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星源錄 屍祖成長日記 我的弟弟居然是喪屍王 禦獸模擬:機械生命 帝少逃妻擁入懷 重生高山之巔,我的放牧生涯 萌寶助陣,甜妻翻身記 人世間:逆轉人生 鬼話連篇 逆天狂妃:邪帝,用力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