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張山率兵討西岐(1 / 2)

加入書籤

一路無話,這一日韓榮所派的差官來到朝歌城,至館驛中歇下。

次日,進午門,至文書房。那日是中大夫方景春看本,忽然接著看時,見蘇護已降岐周,方景春點首罵道:「老匹夫!一門盡受天子寵眷,不思報本,今日反降叛逆,真狗彘之不若!」遂抱本入內庭,問侍禦官:「天子在何處?」左右侍禦答曰:「在摘星樓。」方景春竟至樓下候旨。

左右啟上天子,紂王聞奏,宣上樓。朝賀畢,紂王道:「大夫有何奏章?」

方景春奏曰:「汜水關總兵官韓榮具本到都城,奏為冀州侯蘇護,世受椒房之貴,滿門叨其恩寵,不思報國,反降叛逆,深負聖恩,法紀安在?具本申奏。臣未敢擅便,請旨定奪。」

紂王一見奏章,大吃一驚:「蘇護乃朕心腹之臣,貴戚之卿,如何一旦反降周助惡?情殊痛恨!大夫暫退,朕自理會。」方景春下樓,紂王宣蘇皇後。

妲己在屏風後麵,已聽知此事,聞宣,竟至紂王禦座前,雙膝跪下,兩淚如珠,嬌聲軟語,泣而奏曰:「妾在深宮,荷蒙聖上恩寵,粉骨難消。不知父親受何人唆使,反降叛逆,罪惡通天。法當族誅,情無可赦。願陛下斬妲己之首,懸於都城,以謝天下。庶百官萬姓知陛下聖明,乾綱在握,守祖宗成法,不私貴幸,正妾之報陛下恩遇之榮,死有餘幸矣。」道罷,將香肌伏在紂王膝上,相偎相倚,悲悲泣泣,淚雨如注。

紂王見妲己淚流滿麵,嬌啼婉轉,真如帶雨梨花,啼春嬌鳥。紂王見如此態度,更覺動情,用手挽起,口稱:「禦妻,汝父反朕,你在深宮,如何得知?何罪之有!賜卿平身,毋得自戚,有損花容。縱朕將江山盡失,也與愛卿無乾。幸宜自愛。」妲己謝恩。

紂王次日升九間殿,聚眾文武曰:「蘇護叛朕歸周,情實痛恨!誰與孤代勞伐周,將蘇護並叛逆眾人拿解朕躬,以正其罪?」

班中閃一大臣,乃上大夫李定,進前奏道:「薑尚足謀多智,知人善使,故所到者非敗則降,累辱天朝師帥,大為不軌。若不擇人而用,速正厥罪,則天下諸侯皆觀望效尤,何以懲將來!臣舉大元戎張山,久於用兵,慎事慮謀,可堪斯任,庶幾不辱君命。」紂王聞奏大喜,即命傳詔齎發,差官住三山關來。

使者離了朝歌,一路上無話說。一日到了三山關館驛歇下,次日傳於管關元帥張山同錢保、李錦等,來館驛接了聖旨,至府堂上焚香案,跪聽開讀詔敕。詔曰:

征伐雖在於天子,功成又在閫外元戎。姬發猖獗,大惡難驅,屢戰失機,情殊痛恨。朕欲親往討賊,百司諫阻。茲爾張山,素有才望,上大夫李定等特薦卿得專征伐。爾其用心料理,克振壯猷,以負朕倚托之重。俟凱旋之日,朕決不食言,以吝此茅土之賞。爾其欽哉。特詔。

欽差官讀罷詔旨,眾官謝恩畢,管待使臣,打發回朝歌。張山等候交代官洪錦,交割事體明白,方好進兵。一日洪錦到任,張山起兵。領人馬十萬,左右先行乃錢保、李錦,佐貳乃馬德、桑元。一路上人喊馬嘶,好人馬。

一路上正值初夏天氣,風和日暖,梅雨霏霏,真好光景。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冉冉綠陰密,風輕燕引雛。新荷翻沼麵,修竹漸扶蘇。芳州連天碧,山花遍地鋪。溪邊蒲插劍,榴火壯行圖。何時了王事,鎮日醉呼盧。

張山率人馬,一路上晚住曉行,也受了些飢餐渴飲,鞍馬奔弛,不一日來到西岐北門。左右報入行營:「稟元帥,前哨人馬已至岐周北門。」張山傳令安營。

一聲炮響,三軍吶喊,絞起中軍帳來。張山坐定,隻見錢保、李錦上帳參謁。錢保道:「兵行百裡,不戰自疲,請主將定奪。」張山對二將說道:「將軍之言甚善。薑尚乃智謀之士,不可輕敵。況吾師遠來,利在速戰,今且暫歇息軍士,吾明日自有調用。」二將應喏而退。

薑子牙在西岐,日日與眾門人共議拜將之期。命黃飛虎造大紅旗幟,不要雜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主神體驗 諸天神話聊天群 別人覺醒我修真 諸天修煉手冊 木葉之封火連天 我要做修真大佬 我能索要萬物 問道峨眉 天後的緋聞老爸 超級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