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洪錦(1 / 2)

加入書籤

隻見武吉犁了殷郊,殷郊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清福神祇柏鑒用百靈旛來引殷郊。殷郊怨心不服,一陣風徑往朝歌城來。紂王正與妲己在鹿台飲酒,好風!怎見得?有贊為證。贊曰:

刮地遮天暗,愁雲照地昏。鹿台如潑墨,一派靛妝成。先刮時揚塵播土,次後來倒樹推林。隻刮得嫦娥抱定梭羅樹,空中仙子怎騰雲。吹動昆侖頂上石,卷得江河水浪渾。

紂王在鹿台上正飲酒間,似聽的有人來,紂王不覺昏沉,就席而臥。見一人三首六臂,立於禦前,口稱:「父王,孩兒殷郊為國而受犁鋤之厄,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湯社稷。當任用賢相,速拜元戎,以任內外大事。不然,薑尚不久便欲東征,那時悔之晚矣。孩兒還要訴奏,恐封神台不納,孩兒去也!」

紂王猛然驚醒,口中不住念叨:「怪哉!怪哉!」妲己、胡喜妹、王貴人三妖共席,欠身忙問曰:「陛下為何口稱『怪哉』?」紂王把夢中事說了一遍,妲己道:「夢由心作,陛下勿疑。」紂王乃酒色昏君,見三妖嬌態,把盞傳杯,遂不在心。

隻見汜水關韓榮有本進朝歌告急。其本至文書房,微子看本,看見如此,心下十分不樂,將此本抱入內庭。紂王正在顯慶殿。

當駕官啟奏:「微子候旨。」紂王曰:「宣微子至殿前。」行禮畢,將汜水關韓榮報本呈上。紂王展看,見張山奉敕征討失利,又帶著殷郊殿下絕於岐山。

紂王看完奏章大怒,與眾臣說道:「不道姬發自立武王,竟成大逆,屢屢征伐,損將折兵,不見成功。為今之計,可用何卿為將?若不早除,恐為大患!」

班內有一臣乃中諫大夫李登,進禮稱臣曰:「今天下不靜,刀兵四起,十餘載未寧,雖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過癬疥之疾,獨西岐薑尚助姬發而為不道,肆行禍亂,其誌不小。論朝歌城內,皆非薑尚之敵手。臣薦三山關總兵官洪錦,才術雙全,若得此臣征伐,庶幾大事可定。」

紂王即傳旨,齎敕往三山關,命洪錦得專征伐。使命持詔徑往三山關來,一路無詞。一日來至三山關,館驛中安下。次日,洪錦待佐貳官接旨,開讀畢。交代官乃是孔宣。不日俟孔宣交待明白,洪錦領十萬雄師,離了高關,往西岐進發。好人馬!怎見得?有贊為證。贊曰:

一路上旌旗迷麗日,殺氣亂行雲。刀槍寒颯颯,劍戟冷森森。弓彎秋月樣,箭插點寒星。金甲黃鄧鄧,銀盔似玉鍾。鑼響驚天地,鼓擂似雷鳴。人是貔貅猛,馬似蛟龍雄。今往西岐去,又送美前程。

洪錦一路行來,兵過西岐,哨馬報入中軍,人馬已至西岐了。洪錦傳令安營,立下寨柵。先行官季康、柏顯忠上帳參見。

洪錦說道:「今奉敕征討,爾等各宜盡心為國。薑尚足智多謀,非同小敵,須是謹慎小心,不得造次草率!」二將皆道:「謹領台命。」

次日,季康領令,出營至西岐城下搦戰。探馬報入相府,薑子牙大喜,三十六路征伐,今日已滿,可以打點東征。忙問曰:「那一員將官去走一遭?」南宮適願往,薑子牙許之。

南宮適領命出城,見季康猶如一塊烏雲而至。南宮適問曰:「來者何人?」季康答:「吾乃洪總兵麾下正印官季康是也。今奉敕征伐,爾等叛逆之徒,理當受首轅門,尚敢領兵拒敵,真是無法無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主神體驗 諸天神話聊天群 別人覺醒我修真 諸天修煉手冊 木葉之封火連天 我要做修真大佬 我能索要萬物 問道峨眉 天後的緋聞老爸 超級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