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遠航(2 / 2)

加入書籤

聞太太想想,倒也是這個道理。時下人娶婦,無不看重門第出身,媳婦品性才能,可說句實話,樣樣齊全的也是萬裡挑一。上一個媳婦田氏,出身倒是夠了,交際圈也有名氣,隻是與內眷們相處並不十分好。褚韶華出身平平,交際是極有本事的,倘能在國外讀個洋大學的文憑回來,便是在內眷圈裡也是身價倍增,不比那些名門小姐差的。

聞太太還另有一事與兒子商議,收了桌上的碗碟,聞太太見聞知秋身邊放的是杯冷茶,直接給換了盞溫水,「晚上少喝茶,茶是提神的。還有件事,你二舅來信了,說是你阿虹想來上海準備震旦大學的入學考試,想讓咱們幫著找個補習老師。阿顯送她過來,也來上海看看,你二舅的意思,想來上海做生意。」

聞知秋有些意外,「二舅不是在蘇州開雜貨鋪開的好好的。」

「蘇州再好也不能跟上海比的。」聞太太道,「待阿顯阿虹過來,就住咱家。」

「這是應當的。」聞知秋道,「讓錢嫂子提前把屋子收拾出來。一轉眼,阿虹都要念大學的年紀了,這丫頭倒是有出息。」

「是啊,我也說呢。阿虹比春華小幾歲,說來,她念書不比春華小時候聰明,卻極是用功的。你二舅也肯供她讀,要是能讀震旦大學,以後出來找個好工作,不愁一樁好親事。」聞太太叮囑兒子,「你認識的人多,幫忙打聽著給阿虹尋個合適的家庭教師。」

聞知秋笑,「媽,課也不是隨便補的,總得看虹表妹哪裡欠缺,才好尋相對應的老師來補課。」

「也是這個理。」聞太太笑笑,「總之你放在心上吧,先打聽著些。當然還是公務要緊,平時閒了問問就成。」

見兒子晚上還有事,聞太太也就早些下樓休息了,臨出書房也勸聞知秋多保重些身體,別太操勞。聞知秋都應了,親自送母親下樓,又去看了回睡熟的女兒。母子倆輕聲自聞雅英的房間出來,聞太太嘆氣,「你早些娶妻,對雅英也有好處。」

「待雅英大些,我再娶,豈不更放心。」

聞太太拍拍兒子的肩背,知道兒子心裡記掛的依舊是褚韶華,也沒再多說。

令聞家母子念在嘴間心頭的褚韶華亦是深夜無眠,侍者收走餐盤,送來一杯熱牛奶,褚韶華喝過後仍是了無睡意。她索性打開手提箱,先是將衣裳取出來掛在衣櫃,旅程漫長,她問過船上的侍者,時間約是在一個半月左右,衣裳總放在箱子裡不方便取用。整理過衣櫃,再把書箱提出來,把箱子裡的書放到房間的書架上去。

褚韶華整理書的時候才發現裡麵還有個磨舊的黑皮本子,背倚書架,燈光自頭頂流瀉而下,褚韶華素白的指尖翻開筆記本,發黃紙頁右下角是一行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字跡:贈我此生韶華。

說熟悉是因為這字間有聞知秋字體的形跡,說陌生是因為,聞知秋現在的字體更為圓融,倒不似這本子上的方正。

褚韶華想到聞知秋仍有些餘怒未消,聞知秋的好意,褚韶華當然清楚。褚韶華也並非不識好歹的性子,在這個年代,這樣無親無故的一個人肯為你做出留學的決定,這不是尋常的情分。倘是在平時,褚韶華必然感激聞知秋。偏趕這節骨眼兒,褚韶華因為女兒的事方寸大亂,血親照樣下手,深受打擊,再加上褚韶華那種能支撐她一路走來的遠超常人的自尊心與強勢的性情,她平時都是做別人主的,如今你來做她的主,二話不說讓她離滬留學。縱聞知秋一派好心,也沒得到褚韶華半點感激。

翻開這筆記本扉頁,卻是一張賬目,上麵工工整整寫著各項記錄:

賣水田十畝,大洋一百零七塊。

四族叔借大洋十塊。

七族兄借大洋五十塊。

大舅借大洋三塊。

二舅借大洋五十塊。

……

底下林林總總統計出五百塊大洋,再有各項支出,船票多少,衣料支出多少,路上帶的食物花了多少錢。最後一行是:觀上海洋人多洋服打扮,不與中服同,吾欲往大不列顛求學,以後必移風易服。惜母精心縫製新衣兩身,待到歐洲,不合時宜,豈不浪費?另置服飾,又添費用。

褚韶華立刻知道扉頁的「韶華」二字不是她的名字,而是聞知秋對自己青春年華的一種稱呼了,這大概是聞知秋當年出洋留學過程中的筆記。

想到聞知秋曾與她說起過當年家境貧寒,不意竟貧寒至此。想當年,留著長辮的聞知秋,拿著一張三等船票,得是以何等樣的心情登上遠航的輪船,又是以何等樣的心情走過那一段艱難歲月的呢?

褚韶華一時竟忘了身上的悲痛,也忘了對聞知秋的遷怒,情不自禁的繼續翻閱了下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重獲新生了 風流小神醫 神醫萌妃:錦鯉茹寶又奶又甜 獨行修仙路 玄幻:開局十連抽直接無敵 諸天比慘群 白月光回來後的悠閒生活 離婚後三個大佬團寵我 召喚師:我能萌化一切 嬌寵王妃太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