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夜入(2 / 2)

加入書籤

他還是滿清朝廷數百年來官位最高的漢人,代表滿清政府簽訂了不知多少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中英煙台條約》《中法新約》《中日馬關條約》《中俄密約》以及《辛醜條約》等等。

人送外號東方俾斯麥。

李鴻章,國賊耳。

賣國這方麵,慈禧如果排第一,李鴻章絕對緊跟在第二。

不少人在《走向共和》這部劇播出後,認為李鴻章背負千古罵名實在冤枉,不過是替清政府簽字背黑鍋而已。

但一句背黑鍋,就能撇清他所有的責任嗎?

李鴻章這人,在他心中,自己手中權力高於國家的利益。

為了贏取政治鬥爭,他可以在清廷與浩罕汗國開戰的前提下,與英國公使威妥瑪齊心協力唱衰清軍。

他甚至授意淮係將領,警告負責轉運後勤的相關官員:

「自今日起,勿解西餉。」

在左宗棠收復新疆,已經勝利在望之時,他又迅速安排己方官員搶奪新疆勝利果實。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間諜在中國四處刺探情報。

李鴻章對抓活的間諜不僅不殺,還以殺了要賠錢為由,送給他們路費,釋放回國。

連個日本間諜都不敢動,可見李鴻章心虛到了什麼程度。

也難怪國家斥巨資由他負責打造的北洋水師,會在甲午海戰時全軍覆沒。

也不知他在建立北洋水師時,撈了多少銀子。

甲午海戰戰敗後,李鴻章又與俄國人簽訂了《中俄密約》。

這個條約使俄國不費一槍一彈,便把中國東北變成了俄國勢力範圍。

李鴻章簽訂了條約後還甚是滿意。

他在打給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電報中說:

「條約談判,甚少歧見。俄方動機,純欲與我成立友好關係。」

「我若拒絕,彼其深憾,且將為我之害。」

與其他條約不同,《中俄密約》是大清朝廷主動與俄國簽訂的。

清朝把自家領土送上門,俄國又怎麼可能不同意。

據《沙俄財政部檔案匯編記載》,在簽訂《中俄密約》時,李鴻章還三次收受了俄國人的賄賂,一共有17025萬盧布。

(那麼多史料證據都能證明李鴻章貪汙受賄賣國,現在仍然有不少李鴻章的孝子賢孫想要洗白他)。

……

殺了李鴻章後,餘恪將整個李府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打暈過去,然後集中捆綁起來,扔進了李府的地窖裡。他綁人的手法是跟日本繩藝大師學的,絕對沒人能掙脫開。

李府倒也不是沒有什麼武道高手保護李鴻章。

李鴻章的仆從中有一位養髒有成的武師,聽到動靜後立刻趕了過來,可卻連餘恪第二拳都沒擋住,被震碎了心脈。

清理了所有痕跡確認無誤後,餘恪又扮作門郎,以李鴻章身體不適為借口,打發了所有的上門求見李鴻章的官員。

直到天黑時,餘恪才離開李府,準備進行計劃的下一步。

離開李府後,餘恪走到一處光線陰暗的角落,換上一身夜行服,來到皇宮外。

經過多日對皇宮侍衛巡邏規律的總結,他已經規劃出了一條混入內宮的路線。

皇宮內宮居住的是皇帝皇後、嬪妃皇子,外宮則居住著太監宮女和護衛。

相比於內宮,外宮守衛並不如何森嚴,餘恪很輕易便混了進來,沒驚動任何人。

皇宮內宮宮牆外,有一條十多米寬的護城河。

餘恪趁著巡邏侍衛隊伍的間隙,來到岸邊沖刺奮力一躍,便輕而易舉的跳到了河對岸。

隨後,餘恪從芥子空間裡拿出一張暗灰色的布匹蓋在身上。

遠遠看去,竟好似消失了一樣,很難分辨出有何不同。

又過了大約兩刻鍾,侍衛輪換間歇。

一條三足勾爪悄悄攀附在了內宮城牆上,僅僅發出一絲絲細微的響動。

餘恪奮力一蹦便是五米高,再用繩子稍一借力,便上了城牆。

與此同時,七八米外的城牆樓梯處,換班的皇宮侍衛正大步向上走著,最多三秒就會登上城牆。

餘恪如一隻黑夜中的蝙蝠,登上城牆後,勾爪消失在手中。

腳下輕輕一點,向城牆的另一邊落下。

剛一落地,餘恪便最快的速度向前沖刺,同時盡量保證不發出太大的聲音。

連續翻越過五六堵圍牆和七八座屋殿,來到了一座宮殿外。

根據龐太監畫出的內宮地圖,餘恪判斷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是文華殿。

慈禧太後居住在儲秀宮。

載湉,也就是光緒帝,居住在乾清宮。

至於李蓮英這位大太監,雖然位高權重,深得慈禧信任,但依舊住在『他坦』。

也就是宮裡所有太監居住的地方。

從文華殿到慈禧所在的儲秀宮,直線距離大概有七百米。

到光緒帝所在的乾清宮,則有大約六百多米。

但光緒帝不一定在乾清宮,也有可能在皇後所在的坤寧宮,或哪個貴妃居住的宮殿裡。

此時已是淩晨兩點多,再過兩三個小時,就到了早朝的時候。

留給餘恪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快穿:瘋批宿主他又凶又野 苟在修仙界養大佬 通天偷看我日記,開局自廢聖位 漫遊諸天 穿成小崽崽的農門後娘 妖孽小醫仙 秦爺的小作精重生了 重生:我在大明當皇子 給病秧子沖喜後,我成了權臣之妻 我,開局輔佐嬴政,成為六國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