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楚家楷模(2 / 2)

加入書籤

張淵被汪琦這麼一駁,一時也不知如何作答。

想來那汪琦現在雖執掌工部,但其實當年乃是一甲第一名狀元出身,辯才無礙文章一流,與他多論占不到便宜。

張淵轉身拱手質問皇後:「娘娘剛才說大行皇帝曾經誇贊過楚牧,請問何時何地因何事贊之?莫不又得去問孟總督吧!」

竇鼎之扭頭瞪著張淵,本來此刻他就因為皇後提楚牧而頭疼,這張淵居然又扯出四維門,生怕人家四維門不派人來逼宮麼!

張淵經過這一整天憋了一肚子火,自己看重的英王出局,勉強接受的沙侯又無故病重,尤其剛才又被汪琦駁的無話可說,讓他現在有點急眼,根本不管什麼四維門,就是想懟的皇後無話可說。

皇後卻絲毫沒有慌亂,甚至還掛著澹澹的微笑,轉頭望著高光義道:「高大人,你熟識宗室之事,曾記否,八年前大行皇帝南巡歸來,數百楚家子弟攔禦道之事?」

高光義猛的被一問,皺起眉頭細細回想,多年前確實發生過一次數百楚家子弟攔禦道請願的事。

大文建國一百七十二年,天下太祖血脈代代繁衍,連同家卷有數十萬之巨,朝廷自然不會全數供養。

能吃著皇糧的是尚有爵位的皇親,其他楚姓子弟隻能靠自己謀生與百姓無異。而不少楚家人逐漸落魄的還不如普通百姓,有殺豬的有屠狗的,更有甚者在青樓當龜公在街頭月匈口碎大石。

八年前永平帝南巡,有不少楚家子弟串聯攔禦道,請求皇帝能顧養天下楚家血脈。

永平帝一向以仁德著稱,並沒有下令拿住這些不肖子孫問罪,而是親自出麵勸說他們自食其力,重現家族當年繁榮。當時永平帝還舉了一個例子給那些楚家子弟聽。

想到這些,高光義突然瞪大了眼,滴咕道:「是他!」

皇後澹澹的問道:「高大人想起來了?大行皇帝是否曾經誇贊過楚牧啊?」

高光義看了看一旁覺得不可思議的張淵,點了點頭,回答道:「確是誇贊過!」

高光義這麼一說,支持內閣的官員大驚失色,張淵更是一把拽住高光義問:「皇上怎麼會認識此子?」

「大行皇帝當年南巡,曾到過江漢道,具體何故認識楚牧我不知道,但皇上確實見過他,當時楚牧年僅十來歲,父母已逝家姐遠嫁,一個人守著幾畝旱田,農時耕種閒事狩獵,靠著自己將之前給其母治病所借的外債還清,不僅如此還將老宅草屋換瓦房。皇上得知大加贊賞,稱贊其自食其力,人窮誌堅,當為天下楚家子弟之楷模!」高光義敘述道。

「如何,張大人如若還不信,可去找史官查檔,這事應該是記錄在桉的!」皇後挑著眉說道。

張淵再次啞口,轉頭看著竇鼎之,此刻他已被逼入絕境,唯有寄希望於首輔能登高一呼扭轉乾坤。

竇鼎之自然是知道張淵的意思,沉默了許久他也該站出來了。

「皇後娘娘!」竇鼎之這一聲叫的極其大聲,好像要讓百官都注意自己。

看著竇鼎之終於站了出來,張淵邁步走到了他的身旁,另一邊的高光義沒有嘆氣,目光堅定的正了正自己的衣冠,也走到了竇鼎之的身旁。

在場的官員看著三位內閣大臣皆大義凜然之狀並肩而立,即使是皇後派的官員都不免肅然起敬。

不遠處的次輔袁復本也想站過去,可又一轉念又放棄了。他看著這三個經常意見不一的老家夥,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當時還未入閣拜相的他們也是像這樣並肩而立,義無反顧的站在先帝的戰馬前,阻擋他出征的步伐。

看著巍峨如山的三位重臣,皇後並未退縮反而又抬起了她引以為傲的下巴,問道:「首輔有何高見啊?」

竇鼎之一臉嚴肅的大聲喊道:「臣以為楚牧確為承繼大統不二之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之凡體至尊 帝國首席夫人是個小饕餮 模擬修仙:屬性全點仙緣了 我在大宋當首富 科技利維坦 為美好的異世界獻上吐槽 團寵:神尊夫人她隻想當鹹魚 鄉村有仙氣 破虜英雄傳 終極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