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初步遷移(1 / 2)

加入書籤

幽州這次的秋收也因為水力豐富,肥料充足,是近10年來最大的豐收。

百姓們秋收祭奠上,當李安割下第一捧小麥之後,也都加入了令人滿足愉悅的收割之中。

老人小孩也都齊上陣,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幽州三郡百姓每個人的耕地可不算少,每一戶最少都有百畝。

不少人的家裡隻有一兩個壯年,在秋收這段時間,根本就乾不完這些活,而周圍鄰居自家的田地也忙不過來,也隻能去請前來務工的人前來幫忙。

官府的安排之下,雙方簽訂文書按上手印,待收割完之後,給多少糧食的報酬,寫的一清二楚。

三郡用工熱潮很快就興起來,官府不得不減緩馬路城牆等一些措施的修建,把工人安排到田間工作。

在這段時間和幽州相鄰的並州和青州,也有不少上年紀老人跑過來,比官府低的價格務工來收割小麥。

隨著老人在幽州務工消息散開,更多的老年人進入幽州,希望能夠通過工作換取一些糧食,熬過這次的冬天。

隨著人數越來越多,也沒有官府文書做保證,出現了不少糾紛。

李安知道之後,也直接下達了政令,所有的雇傭關係都可以向官府簽訂文書,隻需要一文的簽訂費,而且對所有的雇傭金額也有一定範圍的標準掌控。

這個政令一出來就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商人的追捧,畢竟現在的商人大多數都是口頭約定的,也經常會出一些問題。

三郡內一眼望去的麥田海正在一點點被蠶食,糧食也在陸陸續續的被百姓運回家中的倉庫晾曬儲存。

李安也下了不允許私自販賣糧食的政策,畢竟此時的幽州,糧食缺口依然非常大。

但官府定製的收糧價格,也不比市場低,百姓也沒有太大怨言。

而且百姓可以用糧食在官府換取,比市場價格更低的牛羊農具食鹽等物資。

不允許糧食流出幽州,也是無奈之舉。

從豫州帶來幽州的糧食已經用的差不多了,還額外購買了不少。

按照現在的糧食支出,到明年秋收,糧食缺口大概差30萬石,這些還是算上了三郡百姓的15成稅收。

畢竟現在大量的務工人口和俘虜都是官府在發糧,而且前來的人口還在增加,加上軍隊也是耗糧大戶,如果不是有牛羊肉之類的肉食,糧食缺口會更大。

不過李安已經找到了路子,那就是曹洪,用6萬匹戰馬換取30萬石糧食,說實話價格非常貴,這些戰馬如果送去荊州,哪怕是80萬石糧食劉表也會換,但李安直接答應了。

自己總不可能真正地找劉表去換吧!憑借威望也可以從豫州搞到糧食,但對於自己幽州牧的身份來說,卻有些逾越。

至於這30萬石糧食曹洪肯定拿不出來,至於這筆生意,後麵的主人也可想而知。

李安也沒有太過於在意,反正戰馬自己有的是,現在漁陽依然有40萬匹戰馬,如果真的不夠,就去草原。

隻要能讓幽州穩步發展,不出現一些額外的意外,吃點虧也是可以的。

而且騎兵這麼寶貴的東西,得需要大量的皮甲吧,和大量後續戰馬補充,到時候依然可以和曹洪繼續做生意。

「上次給曹洪下的大量茶葉訂單也應該差不多到了吧?也不知道曹洪這次又要買多少裝備?」

秋收完之後,李安又開始了繁忙的工作,家裡幾個美人都對繁忙的李安心痛不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皓宇大聖本紀 香村奶爸 李大開修仙記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八部龍尊 重生偏執大佬的白月光 全球探寶:從身無分文到億萬富翁 玄幻:從鴻蒙聖體開始無敵 農門團寵:嬌養首輔小夫君 我家王妃很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