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弄潮型人才(1 / 2)

加入書籤

但餘知海還是認定周安湧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是因為他認可周安湧審時度勢的眼光和長袖善舞的手段。是的,他對周安湧的評價就是在處理人際關係之上,周安湧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棋手。他現在雖然實力不濟,被許多人當成棋子,但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在當棋子的同時還暗中當了棋手,讓當他棋子的棋手們不知不覺中也當了他的棋子。

不管是官場還是商場,長袖善舞都是一項必備的技能,並非所有人都有左右逢源的本事,很多時候隻能選擇站隊一方。周安湧一步一個台階,在他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借助了別人的力量,將借勢和借力之術運用得登峰造極,完全不像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倒像是一個久經世事的老手。

盡管餘知海也清楚一點,一個人如果沒有真本事,隻會左右逢源見風使舵的話,也會贏得一些人的認可,並且做出一定的成績,但不會長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初期看好感,中期看能力,長期看人品。他以前也見過不少如周安湧一樣聰明的年輕人,靠小聰明和能說會道,前期也積累了一些人脈。但很快就因為空有誇誇其談的口才而沒有可以落地的執行力,最終被淘汰。

小聰明難成大智慧,餘知海閱人無數,自然知道看人要看長遠,一個人能夠走多遠,表麵看能力,最終看人品。周安湧人品如何,他不去評價,畢竟不熟,沒有共過事,但根據他對周安湧的觀察和考證,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周安湧此人,可堪大用!

隻憑周安湧可以成為餘建成的關門弟子,並且拉攏劉以授和張辰加盟了他的七合集團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周安湧是近十幾年將餘建成、劉以授和張辰三人拉到同一陣營的第一人!

許多人都認為餘建成、劉以授和張辰是同一戰線的陣營,其實不是,三人各自為政,分屬不同的行業,也隻是點頭之交。盡管三人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比如發家都有過不能見光的手段,都是遊走在黑白兩道之間的灰色地帶,都靠拆遷和房地產起步,都從事的是和政策息息相關的行業,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深圳建市,沒有深圳的飛速發展,就不會有餘建成、劉以授和張辰的今天,他們完全是搭上了時代發展的高速列車的緣故。

餘知海雖然和餘建成、劉以授、張辰三人不熟,但作為副區長,三個人的發家史以及關係網,還是知道一些的。表麵上看,三個人中最厲害最有實力人脈最深厚的是餘建成,但實際上現金流最充足實業布局最廣的是劉以授,而張辰無論實力還是人脈都不如餘建成和劉以授二人,但他卻又是最能隨時調動最基層的力量開拓開荒的一人。或者說,餘建成高屋建瓴,坐鎮指揮,劉以授居中協調,調兵遣將,張辰沖鋒陷陣,一馬當先。三人配合,完全就是一個完整的鏈條!

正是因此,餘知海才對周安湧高看了一眼,無比佩服周安湧居中周旋的手段和高明的籠絡人心的技巧。能將餘建成、劉以授和張辰三人聚在一起,著實難得。

也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餘知海有一次和朋友聚會,席間有人開玩笑說,如果誰能將餘建成、劉以授和張辰三人拉在一起成立一家公司,肯定是深圳一大新聞,必將可以打造一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偉大公司。當時餘知海還說,沒有人可以讓三個人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因為三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人物,誰也不會聽命於誰。最主要的是,三人之間並沒有多少交集,沒有合作的可能。

沒想到,當年的玩笑話得以實現是因為周安湧之故。

餘知海先不去做一個判斷,不去推測同時擁有了餘建成、劉以授和張辰加盟的七合集團可以走多遠,能夠發展多大,他隻是對周安湧完成了前人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而無比驚訝。隻憑這一點他就認可了周安湧,更何況周安湧還是一個外來者,並非深圳本地人。

如果說對周安湧的認可是基於周安湧在人脈上的布局,那麼對何潮的推崇,則完全是因為何潮對大勢的判斷以及何潮所從事的行業。

餘知海對人才的劃分分為三種,一種是擅長人際關係,以人脈和資源取勝,最終將人脈和資源變現,從而獲得成功,他稱之為人際型人才。二是以技術取勝,擁有無可替代的獨家本領,能夠編寫出一款人人喜歡的軟件,比如oicq等,比如風格獨一無二的作家、明星等,他稱之為專長型人才。三是以卓越眼光和長遠布局取勝,看似沒什麼突出之處,但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情,都符合時代潮流,都踩在了時代的鼓點上。他稱之為弄潮型人才。比如最早在海南做房地產的潘頭立,在海南大賺一筆之後,眼見海南的房地產即將崩盤之時,及時撤離了海南,全身而退,沒有受到1992年海南房地產第一輪泡沫的影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重返1997當首富 道歸之程 鄭老漢的煩惱 她看起來挺乖[電競] 假女友被迫成真這件事 大漢芳華 鬥羅之一級先天魂力 我和當紅愛豆的社內戀愛 殷商玄鳥傳 我在三國建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