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暴力開源(1 / 2)

加入書籤

官員們仔細地聽著朱由校的演講,思索著皇帝的態度。

「大明的未來,就拜托諸位了。」

皇帝的話語擲地有聲,眾人驚愕,猛地抬起頭張大嘴巴,覺得自己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社會的責任、朝庭的重擔,自豪、惶恐種種復雜的情緒混然湧入心頭。

群臣連忙起身行禮,說著,

「臣等惶恐。」

「陛下之恩,臣非隕首、結草無以為報。」

如是種種,不一而足。

朱由校站在堂前,掃視群臣,心中又陷入了思索。

在他的前世,學界所公認的中國的近代史始於1840年,而世界近代史始於1640年。很顯然,明末清初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而現在這個重擔落在了朱由校的肩上。

此時的中國需要一場變革,不論是思想認識上的,經濟體製上的,還是政治上的。

任何社會的政治,就其性質而言,都是由該社會的經濟關係和經濟製度決定的。一定的政治總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產生的,並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所製約的。

政治體現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經濟活動中各個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關係,任何階級和社會集團的政治活動,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和維護本階級、本集團的根本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必然集中表現為政治鬥爭。

而此時的大明朝堂之上,大臣子普遍代表的都是士紳階層的利益,農民、手工業者是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的,朝中東林、楚、浙各黨之間的鬥爭,是士紳階層中不同地域集團的鬥爭。此時大明政府內部隻有統治階級的兩耗,而不存在兩人個階級之間的鬥爭。

在此時的大明,現代意義上的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思想學派為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的資產階級是不存在的,雖然教科書中說「晚明時期,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種東西隻是理論上說說的,實際上什麼用都沒有。

在馬克思主義對「資產階級」的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社會中擁有生產資料,占有工人勞動的階級。資本主義產生的前提是「雇傭」,它需要大批失去生產資料卻又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需的大量貨幣財富。

朱由校想,自己或許可以做些什麼,國家資本主義是一個有趣的選擇。

朱由校緩過神來,看見眾人仍是一臉激動的樣子,說著或出於本心或是奉承的表忠心的話。他擺擺手,示意群臣坐下,隨後自已也再次入座。

朱由校目光堅定,看著群臣,

「卿等,今日起即正式任職樞密院,付責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今日,朕已在西苑昭和殿設宴於卿等以作慶祝。明日,朕讓人將文書送去,卿等再開展工作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姐是地府臨時工 國風守藝人從木偶戲開始 團寵農家小福女 我的卡牌可以提取效果 天庭最後一個大佬 大小姐的超神靈術師 福運農嬌:一品錦鯉夫人 天醫歸來 無敵統帥 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