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去東鎮沂山(1 / 2)

加入書籤

鍾離看了看西莉莉,又瞥了一眼旁邊的江梅說:「那什麼,我呢比較累。」

江梅抿著嘴差點笑出來。

西莉莉拿眼睛瞪了鍾離一眼,回頭自己也差點笑出來。

唐嫣倒是不管那一套,說:「咦,這麼衰嗎,老化的太嚴重了。」

鍾離一頭黑線,趕緊換個話題,生怕唐嫣那二杆子勁兒上來了,那象嘴裡再吐出什麼狗牙來。

中午時分,他們趕到了沂山腳下。馬車已經無法再往山裡走,他們隻好步行。

鍾離抽出寶劍,砍削了幾根樹枝作為登山杖。這樹枝不粗不細,富有彈性,拄著之後,特別利於登山。

沂山為天下五大鎮山之首。好些人知道天下有五嶽,豈不知除了五嶽這五座大山之外,還有五鎮。《舊唐書》記載,唐玄宗派遣使者代他冊封五鎮山。這五大鎮山是:今山東省臨朐縣內的沂山為「東鎮」,今陝西省寶雞縣內的吳山為「西鎮」,今浙江省紹興市內的會稽山為「南鎮」,今遼寧省北鎮市內的醫巫閭山為「北鎮」,今山西省霍州市內的霍山為「中鎮」。

宋太祖趙匡胤最先欽封沂山,有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禦碑為據。傳說趙匡胤曾在沂山與後周大將韓通激戰。韓通武藝高強,號稱通背猿猴轉世,趙匡胤打不過他,最後幸有沂山之神相助,趙匡胤才得戰勝韓通。真是因為有這段奇緣,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天下建立大宋之後,便欽封沂山為東鎮。

老趙還在沂山東麓之九龍口處建東鎮廟以為紀念,建成後還曾攜文武百官親臨祭告。由於歷代朝廷有望秩之典,加之沂山雄偉秀麗,大家名士、騷人墨客,慕名而至,觀光覽勝。自此,元、明、清各朝沿襲祭之,東鎮沂山名聞天下。

望著巍峨險峻的沂山,鍾離對三個女人說:「看看,幸虧你們是大腳板,要是裹了小腳,這山路這麼陡峭,根本沒法走啊。」

江梅說:「是啊,我要不是我爹爹堅決反對,恐怕也被裹成小腳了。」

鍾離說:「別急,等有一天,我下令全國的百姓不準纏足,誰要再給女孩子纏足,就讓他們去蹲大牢,再不聽,我就砍他們的腦袋。這種陳規陋習,歷史上禍害了多少女人,從小就受罪,一輩子走路顫顫巍巍,跟殘疾人一樣。」

江梅說:「你下令?你能在全國下令?」

鍾離說:「事在人為嘛,在南方,有些地方受我的影響,小女孩不但不纏足了,已經纏了的也都放開了。不知道是哪個腦殘神經病,想出了這麼個損招兒,禍害婦女們這麼多年,簡直不是人玩意!」

鍾離說著說著有點生氣,一揮手,用寶劍斬斷了路邊礙事的一根大荊棘。

還別說,李晨浩的這把寶劍確實不錯,一是寶劍很重,十分的趁手;二是寶劍的材質堅硬,和倭刀對砍,絲毫沒有受傷。雖說不一定能比得上倭瓜手裡的那把寶刀,但是對付一般的兵刃,根本不在話下。

鍾離掂著手裡的寶劍,還算比較滿意。看著寶劍的寒鋒,他心裡想:這次來沂山尋訪呂祖洞,一定要尋尋能不能學點呂洞賓的仙人劍法。那呂洞賓可是練得一手好劍法,相傳沂山上有塊石頭,就是他練習劍法時一劍劈開的。

一路上披荊斬棘,沿著羊腸小道,總算到達了百丈崖。遠遠的就聽到百丈崖瀑布的嘩啦聲,此時還不是汛期,因此水量不大,雖然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但也別有一番精致。

百丈崖,顧名思義山崖壁立千仞,中呈凹形,壁如斧削,看著十分的突兀險峻。鍾離等人到了崖下,捧了溪水洗了把臉,頓覺涼意透骨。沂山以為海拔較高,所以有百丈瀑布六月寒的說法,有的年份六月份,仍可見積雪未融。

站在山崖下往上仰視,但見兩側石壁陡而前傾,呈微張之勢,所謂壁高岩危,嶺峻崖峭,並無虛語。山崖通體赭紅,仿佛一堵紅牆,人稱「丹壁」。鍾離想離著沂山不遠,有一座山叫丹崮,它們這種情況屬於丹霞地貌的一種吧。

水過處久掛青苔,色黑如墨,所以寫《昌國艅艎》的臨朐人傅國有「雪殘千歲白,崖洗萬年青」之句。

左側石壁之上有天然石洞,這便是「呂祖洞」,相傳為呂洞賓來沂山修煉的地方。洞離穀底約十米,無路可通。

鍾離倒是知道這處山洞,他為穿越之前看過介紹,這個山洞原先僅有窄如一軌的小道可通,十分的險峻難行。後來,這裡成了風景區之後,為方便遊客觀瞻,已從石階路另拓新道至洞口。

看樣子,這處石洞還沒有能夠進入,鍾離看了看地勢,休息了一會兒,攢足了氣力之後,備好了必要的裝備,開始運用輕功登洞。

西莉莉等人對他千叮嚀萬囑咐,生怕他出了岔子。現在因為還不是汛期,因此崖壁上水汽氤氳的麵積不大,還不算濕滑。

鍾離自然不敢大意,拿出了十分的功力開始飛縱,他先是飛身跳縱,三竄兩縱之後,抓住了崖壁上的一棵小樹,然後身子一盪,落到了洞口的旁邊,洞口旁邊長滿了荊棘之類的灌木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球覺醒我隻有億柄劍 重生之香江大梟雄 皇子妃她綁定了養崽app 日月江山永為明 鬥羅之墨竹劍 長生塚 最後一個混元聖人 回到過去當醫仙 重生後我被敵國質子纏上了 紫金大陸I轉世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