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俞龍戚虎(1 / 2)

加入書籤

牡丹點頭示意說:「好,這樣的人才要是從年輕再被您帶著,那可就是錦上添花了。」

鍾離說:「這次我還打算帶著一個人,這個叫俞大猷。」

珍珠說:「能被你叫出名字的人,肯定都不是一般人,這個也是吧?」

鍾離喝口茶漱漱嘴裡的點心沫子,開始講了起來。

是的,這個俞大猷比戚繼光還厲害,當時人們稱他們為俞龍戚虎,俞大猷現年41歲,字誌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福建泉州)人,歷史上稱其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早年是個文人,曾經中舉人,後來他父親去世,他世襲百戶職務,世居泉州。這一點和戚繼光差不多,俞大猷的七世祖俞敏,鳳陽霍丘人,是朱元璋的同鄉,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打下天下後,論軍功他世襲泉州百戶官,遂定居泉州。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中武舉人,被任命為千戶,守禦金門。他可是名副其實的文武雙全,文舉人和武舉人集於一身的人。俞大猷的武藝可以說出神入化,自己當年曾一個到嵩山某寺廟單挑,寺眾千人,無一人入他法眼,可見其武藝之精湛。

俞大猷不但武藝高強,還善於提煉經驗匯集成冊,他著有《劍經》一書,雖然名為「劍經」,但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大猷認為「棍為藝中魁首」。雖然有的典故說他去某寺學過棍法,不過也有人說,正好相反是他教習的僧人棍法,為啥呢,因為那些寺廟已經把曾經的達摩棍法精髓丟失了。

俞大猷一生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屢建奇功,很多次率領「俞家軍」以少勝多,有的資料中將他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

大明能掃平為患多年倭寇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功不可沒。雖然戚繼光後世的名頭比較大,但無論從個人實力還是戰功,俞大猷都略勝戚一籌,隻是俞大猷朝中無人,不像戚繼光有張居正等人給他做後台,因此,俞大猷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屢遭打壓,有時候打了勝仗也挨收拾,有時打了勝仗戰功被人家冒領。就連那個昏聵的嘉靖帝,遇到危急狀況,就會想起俞大猷來,讓他帶兵打仗,敵人打敗了,又把俞大猷晾在一邊,讓人哭笑不得。」

說到這裡,鍾離問她倆說:「知道我為什麼很看重俞大猷嗎?」

牡丹說:「不會是他的戰功赫赫吧?」

鍾離說:「這隻是一個方麵,我最欣賞的是這個人豁達的月匈懷。你們看,俞大猷戰功累累,常被彈劾,遭到免官,被人冒領軍功,從不計較。一個人被委屈一次可能能忍受,多次受委屈而依然忠心為國,這種人的心月匈氣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

說到這裡,鍾離說:「我以前說過,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能人的心態是很復雜的,麵對強敵時,他們希望能人替他們沖鋒陷陣英勇殺敵,這時候,他們甚至不惜卑躬屈膝向能人示好,讓他們舍命相搏;可是,一旦天下穩定,這些能人就成了無用之人,甚至成了皇帝眼中的潛在威脅。能人還有個毛病,那就是恃才傲物的毛病或多或少都有點,大敵當前的時候,還沒人計較,一旦風平浪靜之後,各種羨慕嫉妒恨就像暗箭一樣射向他們,皇帝聽的讒言多了,早就忘了他嚇尿了褲子喊著能人救駕的樣子了,於是,以這些讒言為借口殺掉能人,落個皆大歡喜,隻有這些能人的家人暗自垂淚。」

珍珠恨恨地說:「陛下,您可不能做這樣的人,叫什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鍾離嗬嗬一笑,扌莫扌莫珍珠的腦袋說:「厲害啊,珍珠現在也是漢話通了。怎麼會呢,我不要是也乾那事,那就和那些昏君沒什麼區別了,這個人類社會為啥老是這樣呢,說到家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奸臣和忠臣的動態平衡的過程,開始忠臣跟著打天下,然後奸臣開始利用昏君迫害忠臣,忠臣迫害完了人心也就散盡了,這時外敵入侵,說不定就改朝換代了,即便不改朝換代,也會出現忠臣趁機反擊報復,奸臣完蛋,然後太平不多久,奸臣又會出現,又這樣循環往復。」

牡丹疑惑地問:「為什麼就不能讓奸臣這個物種斷子絕孫去根兒呢?」

鍾離笑笑說:「這個話題一下子扯開,那可就扯遠了哈,這些問題表麵上是看昏君奸臣和忠良的問題,實際上,根子還在人本身,因為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比如說,人都有善良、勤勞、節儉、助人的美德,同時也有嫉妒、仇恨、貪財好色等毛病,這就看哪方麵站上風了,哪方麵占了上風這個人的主流就是哪個方麵的人。推而廣之,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地域,一個鍋家,尤其是那些負責人或者說那些骨乾人物,他們好的一麵占了上風那麼就會在一定範圍呈現積極向上的狀態;反之,則呈現出消極頹廢的狀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球覺醒我隻有億柄劍 重生之香江大梟雄 皇子妃她綁定了養崽app 日月江山永為明 鬥羅之墨竹劍 長生塚 最後一個混元聖人 回到過去當醫仙 重生後我被敵國質子纏上了 紫金大陸I轉世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