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六十五章(1 / 2)

加入書籤

當日夜裡周憬琛是何時回來的葉嘉不知,反正她睡熟以前是沒有回來的。

寒風大作,雪下一整夜。屋裡燒著炕,倒也不怕冷。不得不說,葉嘉盤炕這個舉動給了一家子舒服度過寒冬保障。這年的冬日餘氏連持續三年一到陰冷天氣便骨頭酸疼的症狀都沒發作過,日日吃的好睡得香,精神頭兒一日比一日好。人眼看著就嬌艷了起來。

餘氏的容色確實很驚人,當初弄得灰頭土臉的時候葉嘉就覺得她生的有韻味。如今白皙豐潤起來,一看就知道是周憬琛他親娘。隻有這等姿容的女子才能生出周憬琛那樣的孩子。她漸漸美艷,就甚少出門了。

蕤姐兒跟竹節似的,眼瞅著就躥高了一截,如今已經躥到站起來能跟葉嘉的月要比高。

餘氏如今閒來無事便會教她識字。周家的孩子都是三歲啟蒙,四五歲便開始讀書。先前是為生計所迫才沒有給蕤姐兒啟蒙,但其實不算耽擱,畢竟蕤姐兒翻過年也才四歲。

既然教人識字,一個是教兩個也是教。孫俊孫成兄弟倆日日跟著蕤姐兒,餘氏乾脆把倆小孩兒也帶在身邊啟了蒙。左右冬日裡沒什麼活兒叫他們乾,平常撿柴火需要出去,但也就那麼一會兒。沒有那麼多閒錢買筆墨紙硯給孩子造,餘氏便叫他們在沙地上練的。學業也不重,一日學十個大字,晚間閒下來餘氏會考教他們。教著教著,也因此發現孫家的大孫子是真的聰慧。

教孫俊的字兒,說個三四遍就全記住。剩下兩小的,怎麼教都有些困難。不過興許是年紀太小的原因,小些的孩子心性不定坐不住。孫俊比兩小的要大兩三歲,記性好,懂事兒些也正常。

葉嘉才睜開,身邊已經沒人了。耳邊是小孩子念書的聲音。蕤姐兒嘻嘻哈哈的笑,時不時會有孫俊在旁邊指點她筆畫的聲音。

眨了眨眼睛,她揉著昏沉沉的腦袋從炕上坐起身。

炕還有餘溫,屋裡暖烘烘的。這個時辰屋裡就她一個人,旁邊的枕頭擺的整整齊齊。葉嘉嚴重懷疑昨夜周憬琛沒回來,不然怎麼跟沒人睡過似的。

披了件襖子下炕,推開窗,外頭的雪已經堆到了半門高。有一個修長的背影立在雪中,仿佛一幅水墨。當真是未見過西北寒冬不知什麼叫苦寒之地,隻有見過方知寒冬的苦,葉嘉如今算是深有體會。若他們的物質條件稍稍匱乏些的話,這個寒冬便不會過得如此安逸。

大門是半掩著的,葉嘉走到梳妝台前,將披散的頭發攏到身後預備綁個低馬尾。

她才一站到鏡子跟前才發現不對,自個兒這脖子上鎖骨上青青紫紫的,好生嚇人。這麼一想,她忙轉過身解開小衣裳的繩子。果然,被咬的尖尖上有個色澤很深的牙印。葉嘉的臉乍青乍紫的,沒想到自己皮膚這麼容易就青紫了。

疼倒是不疼,她趕緊去櫃子裡翻了一條厚圍巾出來。

衣裳穿好,剛想出去洗漱,發現洗臉架子旁邊放了個木桶。裡頭盛了半桶水,扌莫一下還是熱的。想起來周憬琛近來休沐,怕是要在家裡待到明年開春,頓時就揚了揚眉。

有人打水不用做什麼?葉嘉便在屋裡就著溫水洗漱好,穿戴整齊出來。

出了屋子,沒瞧見人。餘氏拿了一本三字經在大門口,指著上麵的字教三個小孩兒讀。孫俊就蹲在大門外頭,手裡捏著一根小樹杈在雪地裡描。雖說有些倒筆畫,但字兒到最後是寫對了。

「嘉娘起來了?」餘氏聽見東屋的門開了,抬頭就笑,「早膳在灶上熱著。」

葉嘉點點頭,扭身就屋外走。

餘氏有些詫異地看著葉嘉匆匆隱沒在牆角的背影,旁邊小孩兒搖晃她手臂都沒注意,嘴裡嘀咕了一句:「這孩子,在家圍那麼大的圍巾作甚?」

這話沒被葉嘉聽見,倒是叫在外頭掃雪的周憬琛僵了一瞬。

他提著大掃帚將門口到院子這一條路給掃出來,正好折身回來。他倒是沒學葉嘉圍大圍巾,主要是他也沒有。但隻要眼不瞎的人都能一眼瞧見他喉結那塊兒,一個小巧的牙印曖昧地印在上頭。餘氏一大早的沒見著兒子,這冷不丁一個影子落下來,她一抬頭就瞧見了。

周憬琛咳嗽了一聲。從容鎮定地將掃帚放到門口,準備進屋。

餘氏盯著他的背影一雙眼睛就眯了起來。

她目光在東屋緊閉的門和牆角已經沒了葉嘉身影的方向來回,忽然好似明白了什麼,咧著嘴就笑了。她一高興,當即宣布:「今兒多學十個字!學不會晚上沒飯吃!」

蕤姐兒賴賴唧唧地本來想賴掉考教,然而祖母這話一說,頓時就嚎叫起來。

且不說主屋這邊,葉嘉攜一身寒風到了後廚,葉五妹跟葉四妹兩姐妹就窩在灶下。

雙胞胎兩小子哦哦地亂叫,幾個月過去,小孩兒就跟發了麵的白饅頭似的,白白嫩嫩的。這倆孩子繼承了父母的好容貌,跟白麵捏出來似的。大冷天兒的,葉四妹不想把人放屋裡,就抱到灶台後麵來。屋裡沒燒炕其實還是有些冷的,灶台這邊一天到晚燒著火自然暖和。

「姐,早上吃點兒啥?」雖說灶上溫著饅頭,但葉嘉若是想吃別的,葉五妹也樂意給她弄。

「隨便吃點就行,」再有十幾日便是除夕,香胰子也交貨了。葉嘉閒散了兩日實在是歇不住,便總想搗鼓些什麼東西。看到四妹五妹了,自然就想起了昨日說起釀酒的事兒,「咱今兒看看能不能釀酒。」

「釀酒?那得有多出來的糧食才夠用啊。」

葉四妹雖說沒釀過酒,確實親眼看過別人家釀酒。這年頭釀酒都是用糧食的,而且那人家裡有地,一家人吃夠了還有剩的才會舍得拿出來釀酒。也不是說周家沒有田地,主要是冬日裡糧食都緊張。

「等我吃完,去地窖看看。」

家裡最後剩下的一壇子酒昨兒被喝光了。家裡人如今被餘氏帶著,偶爾都會喝點小酒。如今沒有了自然就想要弄點回來。葉嘉想了想,幾口把饅頭吃完就去了地窖。

地窖裡囤了很多吃食,入冬以後陸陸續續地往家裡買,如今已經堆成一座小山。都是些穀物,那等磨好的麵粉、雜糧粉都放在防潮的秸稈上麵。除了這些,還另外存了三大袋的江南米。因為葉嘉喜歡吃米飯,餘氏特意找人買到的,花了她不少零花錢。

不得不說,能遇到餘氏,也算是葉嘉穿越到這個世界的不幸中的大幸。葉嘉不曉得別人家家婆是什麼性子什麼做派,在古代這等地方葉嘉跟餘氏這般和睦。餘氏還打心底的把她喜好放心上,掏私房給她買吃的用的,葉嘉心裡十分知足。

糧食是夠的,地窖裡存了這麼多糧食吃到明年也夠。葉嘉心裡盤算了下,覺得能拿出來一點釀酒。不過釀酒也不是隻有糧食就行。

不僅要釀酒材料也的需要釀酒容器。

葉嘉上輩子是看過相關紀錄片的,閒暇時候隨便放著看的。說到底,酒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產生酒精類飲料的罷了。

說起來,各國用穀物原料釀酒大約能分兩大類:一類是以穀物發芽的方式,利用穀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另一類是用發黴的穀物,製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製劑將穀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華族古代的酒絕大多數是用酒曲釀造的,酒曲這東西瓦市裡就有。但大雪天瓦市不開,買是不可能買得到的。

其實酒曲也不難製。根據原料的不同分種類會有很多種酒曲。

她隻記得最簡單的一種曲,麥曲。原料很簡單:就大麥,小麥,適當地添加豌豆便可。製作方式也簡單,就是先將原料碾碎,潤水,而後堆積在一起加水繼續攪拌。捏出適用的大小放到曲坊去培養,時常注意去翻曲,踩踏,待到成曲時儲存起來便是。

一般的酒曲會受兩個因素影響,原料的成分和培養時的溫度。一般來說溫度的高低會影響酒曲將來釀酒的濃度。高溫酒曲釀造出來的酒會更烈,偏濃香。中低溫的則度數偏低,偏清香。

但是製作酒曲的時日太長,大曲成曲至少需要一月時日。小曲倒是可以快些,六七日便可。但小曲是南方特有的。製作原料不好弄,需要糯米或者粳米浸泡蓼葉或者蛇麻花,揉成米團。蓼葉這東西是南方特有,西北找不著的。蛇麻花倒是有,應該能去藥材鋪子找的到。

葉嘉放下碗便去尋了孫老漢,讓他去街上的藥材鋪子去看一眼。若是能買著酒曲,自然是要買酒曲現成品的。買不著酒曲,她便自個兒製。最好是能買著的都買。

孫老漢聽完點點頭:「東家放心,我倒是認得幾個老酒家,我去問問。藥材鋪子是不關門的,繞到巷子後頭,老大夫都住在那。」

瓦市不開以後,街上的酒鋪也大多關門的。但這時候店家跟鋪子都朱得不算遠。街上跑熟悉了認得人家在哪兒,其實還是能買著東西的。再說葉嘉要買的東西也不是緊俏貨,似酒這玩意兒酒家一釀就是好幾大缸。存在地窖裡頭,放個幾年都有的。冬日裡去買,那也是有的。

孫老漢在屋裡呆著不舒坦,帶上氈帽就架著牛車出去了。

葉嘉緊了緊圍巾,抱著小八捏了會兒,葉四妹就說起了阿玖的事兒。阿玖從入冬以後就時常往外跑,經常是一身傷的半夜回來。葉四妹擔心他在外麵遇上事,但問又問不出來。這事兒在葉四妹心裡壓了許久,她實在忍不住才來找葉嘉說。

「姐,你說阿玖到底在外頭忙什麼?」葉四妹自打嫁給阿玖以後就沒缺過銀子,吃的穿的也都比以往在家強了許多。阿玖沒什麼產業,雖說冬日裡會跟人出去獵皮毛,但大多時候是沒有正經營生的。

「這麼冷的天兒,雪大的平常人都不出門,他到底能有什麼活兒?」

這葉嘉說不好,葉四妹作為枕邊人都不曉得他白日裡忙什麼。葉嘉又如何知道?葉嘉倒是想起另一樁事兒來,自打上回去輪台之後,阿玖就甚少來她跟前晃悠了。雖說先前為著失誤跟葉嘉道過歉,但明年開春叫阿玖隨程家去西域這事兒卻擱置下來。上回雖說提過,雙方其實還沒能當麵將具體事宜敲定。若是屆時阿玖有別的想法,那這樁事兒就得令擇人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白蓮替身,賺爆豪門 絕色美人有話說[綜武俠] 撩不自知病美人穿成黑月光 大鄴女帝 當瘋批魔尊修無情道後她殺瘋了 今日降溫 傳聞我是魔君白月光 他真的很窮 二十四夜 猛鬼人格[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