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如你們所願(1 / 2)

加入書籤

第101章如你們所願

這是太子這麼多年第一回叫他舅舅。

多諷刺?

他記得小時候的太子雖然也是一本正經,但對他還是很恭敬的。

自他十歲過後,就隻淡漠疏離的叫他「王尚書」。

這個外甥自幼性情古怪,凡事不瘟不火,才智也很是平庸。

王尚書一開始的失望遺憾過後,又很欣慰。

這樣一個太子不正適合他們王家嗎?

可太子十幾歲的時候,就一心想著怎麼削弱世家權力。

王尚書閉了閉眼,「這是朝堂,商議朝政的地方,太子將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帶來做甚?!」

秦驁揮了揮手,示意蕭澤把人帶下去。

他笑著道:「自然是不忍舅舅和表弟分離,想讓你們多團聚幾日罷了。」

王尚書一字一句冷靜道:「臣的家事不勞殿下費心,殿下也不必拿家人威脅於臣,還是那句話,凡事要講證據的!」

「臣雖比不過家父三朝元老,也自問對我大靖鞠躬盡瘁,在任二十餘載兢兢業業,不敢懈怠,太子想要參臣,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據可不行!」

「是啊,證據呢?」

「誣告反坐,就是太子殿下也要守我大靖律法!」

一時之間,王氏一係的官員紛紛跳了出來。

嚷嚷著讓太子拿出證據來。

不然還要治他反坐之罪!

秦驁拍了拍手,「既如此,孤便如了舅舅和諸位大人的意。」

幾個禦林軍抬上來兩口箱子。

王尚書眼神不屑的看戲。

他倒要看看,他這個外甥能拿出來什麼證據!

「江南鹽場設於隆裕十年,迄今已有四十年,鹽場每年產鹽不低於萬石,市麵上的鹽價最低也是百文一鬥,可這四十年來,我大靖國庫收到江南鹽稅不足十萬兩……」

王尚書輕蔑的神情消失了。

他聽著太子一點一點的細數大靖如今鹽市的行情。

又將兩口大箱子裡的賬本一一分發給在場被太子吐露出的數字震懾住的所有人。

「這是近十年來江南鹽場的賬本,巧的是和每年遞交戶部的賬本數目完全對不上。」

「比如今歲第一季度,江南鹽場產鹽二百石,這是戶部留檔的記錄,在原賬本上卻是寫著「產鹽二千五百石」!」

王尚書冷笑,「簡直荒謬!」

「不知從哪裡找來的賬本,就敢說是江南鹽場的原賬本!每年鹽場出入都有鹽運使親自查探才會記入戶部的賬,偌大的朝廷,有些事情太子還是多學學再說。」

他就差指著太子的鼻子說他乳臭未乾,不知所謂,無知且愚蠢了。

鹽運使是戶部戶部轄下一個比較特殊的機構。

它負責的就是監察大靖的兩處鹽場,每一季度都會派鹽運官親自前往兩處鹽場監督鹽場的賬目。

最後再入戶部的賬。

這樣一來,鹽場的賬目就不會出什麼問題。

起碼明麵上是這樣。

而實際上,大靖的官鹽名存實亡。

外麵街上官鹽的鋪子,價格奇高,雜質也多。

而有些私鹽鋪子,價格便宜幾文不說,還晶瑩剔透,品質更好。

這樣一來,那些官鹽鋪子更加無人問津。

朝廷自然也不能靠著這些官鹽賺到多少錢了。

真正賺錢的是被鹽場隱去的那些私鹽!

這麼多年,大家明知道裡麵有貓膩,卻因為沒什麼實質性的證據,所以不得其法。

青州鹽場之所以能夠被朝廷徹底收回,就是因為負責青州賬目的鹽運官出了岔子。

叫朝廷抓住了把柄,所以才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借用青州駐軍收回了青州鹽場。

秦驁也不以為意,「哦?可是孤拿來這些賬本,正是出自歷代鹽運使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農家子的科舉奮鬥路 軒轅殿 仙帝:都市重修 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大明屠皇 回檔1983 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 酒劍仙:我喝出一世無敵 山河為聘 絕世醫妃很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