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均田(1 / 2)

加入書籤

第122章均田

大靖有數百萬人口,土地麵積卻有近四千萬公頃。

這還是除去山林湖泊的宜耕麵積。

偏偏就是這樣,大靖卻仍有不少百姓,無地可重,無糧可食。

因為耕地都掌握在少數的豪強手中!

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不允許百姓有自己的耕地。

畢竟若是百姓有地可種,他們的地就沒影人耕種了。

尤其是在世家綿延之地,土地兼並之風更盛,普通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者屈指可數。

他們動輒手握萬頃良田,甚至驅使流民開荒,又不在官府登記,流民和收成皆為私有。

那些不願意賣身為奴的百姓若想在此生活下去,便要租種他們的田地,需要付出高昂的田租,有甚者高達六成!

不少人生存都成了困難,迫於無奈,要麼背井離鄉,要麼淪為世家奴仆。

隱民,圈地。

無所不用其極。

自大靖建國以來,兼並之風久殺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到如今,已經到了不得不遏製的地步。

尤其是江南經此一遭,百姓流離失所,朝廷便想著要重新丈量土地,還地於民。

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此事未能付諸實施。

多虧崔博源去了江南,才叫那些無論是返回原籍的,還是各地官府安排重新定居的災民,勉強都有地可種,一家人不至於餓死。

可想要丈量土地,也是萬萬不能的。

和其他地方不同,諸王公主的封地內,土地皆屬於朝廷。

封地內的百姓則佃租朝廷的土地,每年繳納一定的租子和賦稅,剩下的收成則歸佃農所有。

「如今朝廷的賦稅是四成,民間的佃租則是五到六成不等,而上等田畝產二石,中等田畝產一石到一石半,下等田畝產不足一石……」

這日,

幾位宗室的宗親,祝老國公,並益王、景王等人被陛下召見,來到了禦書房,卻聽太子和他們說了一溜的關於大靖的土地和賦稅。

有的人聽的一頭霧水,有的人好像隱隱抓到了什麼。

隻聽得太子繼續道:

「一個成年男子一年大約要五石到六石糧食,若他耕種六十畝公田二十畝桑田,除去朝廷的賦稅,年產量為二十四石左右,假設這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如此也夠溫飽,甚至桑田的產息還能略有收入。」

「若是民間佃租,五到六成租,二十畝地也有十來石糧食可收,一家人也不至於餓死。」

「可據孤所知,不少豪紳往外佃租田地,佃租高達七成……」

太子說的是豪紳,但已經有人反應過來他究竟說的是誰了。

在座的都是有封地的皇親,他們手下的田地,便是私田,也都是跟著朝廷的賦稅走的。

四成居多,最多不過五成。

但那些盤踞一方的老牌世家就不一樣了,他們用各種手段,將附近的土地全握在自己手裡。

又用奇高的佃租,一步步逼得人活不下去,不得不賣身為奴。

這都是些心照不宣的事情了,就是不知道太子今日說起這事來,目的是什麼。

一個脾氣有些率直的宗室王爺直接問道:「太子殿下叫我等前來,總不是說這些廢話的,有什麼目的就直說吧!」

上座的陛下咳嗽了兩聲,對這人的直接似乎有些無奈。

他感慨了一句:「六弟還是這麼急性子!」

那王爺聞言擺了擺手,不以為意:「我就這性子,皇兄又不是不知道,我最煩那些個兜圈子的人了!」

兜圈子的秦驁含笑看了眼這位皇叔,決定不兜圈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農家子的科舉奮鬥路 軒轅殿 仙帝:都市重修 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大明屠皇 回檔1983 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 酒劍仙:我喝出一世無敵 山河為聘 絕世醫妃很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