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汝南陳氏(1 / 2)

加入書籤

陳氏宗族大多數人都跟陳彥之一家一樣,世代耕讀,有那運氣好的,能做個小吏,有那運氣不好的,也隻能讀書識字當個賬房先生。

但是更多的卻是靠務農和出賣苦力為生。

難得的是,陳氏一族族風清正,偏居一地,即使多年來無人在讀書做官一途上有所建樹,他們仍舊還是想著法子要送族中有天賦的孩子繼續讀書。

陳福林特意派人查了一番,很清楚這一點。

於是從去年開始,她就讓父親拿出了大筆銀兩,為陳氏送去了大批珍藏的典籍。

許多都是她祖父,還有陳彥之和陳琢林兄弟幾個用過的書,這些東西融合了老陳家最出息的一支三代以來的積蓄,比起送去的新書還要珍貴。

又以陳氏宗族建立了學堂,延請名師,凡陳氏子弟,皆可免費入學。

陳氏宗族這些年本來就在想法子跟京城這邊搭上邊,所以一直保持著和柳家的來往。

柳家也幫了他們很多,柳家的商隊,商鋪,都給了他們很多謀生的機會。

結果沒想到,天降大喜,幽州陳氏竟然主動聯係了他們,還給他們送來了如此珍貴的大禮!

幾十箱書!!!

這可都是有市無價的東西,他們這些種地的,一年的產息除了供一家人嚼用,也隻能供一個孩子筆墨束脩。

而藏書,也隻有族中自祖上一代代傳下來的,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

族裡的孩子都是優中取優,才有資格去族裡抄書,還得保證不損壞書籍,抄完即還。

幽州陳氏送來的這些東西,無疑對他們宗族而言是天大的恩情!

一輩子帶著族人種地讀書的老族長乍然遇見這樣的事情,心裡慌慌。

連忙召集幾個族老商議此事。

陰謀論之族老:「幽州陳氏有一女為太子良娣,生下太子唯二的兩個孩子,獨寵東宮……會不會是,他們要做什麼事情,需要人手?」

太子是將來要登基為帝的,一個得寵的寵妃,背後需要的是一個大家族。

幽州陳氏算起來和他們父輩還是堂兄弟,現在幽州的族長陳彥之的親祖父還埋在他們老陳家的後山呢!

所以兩宗的關係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族長耷拉著眼皮子,遮住眼底晦暗不明的神色:「那你覺得,咱們能幫他們做什麼?」

種地?

不是他瞧不起自己,他們這些人,文不成武不就,若要論真有什麼用,那大概也隻能湊個人數,或者是種地了。

幽州陳氏扶持他們,怎麼看怎麼叫人不解……

一乾族老討論了半天也沒討論出來什麼結果。

結果又過了幾日,上京又送來了幾箱書,竟是更珍貴的帶有陳家父子批注的書!

還附贈了陳彥之的親筆信,信中陳彥之言辭懇切,訴說著這些年他們這一支從汝南背井離鄉,卻因條件所限不得不與主家斷了聯係,又說其父生前夙願便是魂歸故裡雲雲。

那段心酸的歷史,艱苦的歲月,在陳彥之信中娓娓道來,讀信的人哭了,聽信的人也哭了。

末了,陳彥之還說,如今他們這一支好不容易混出了個人樣兒,有了那麼億點點餘力,自然不會忘記這些族人,故而為大家準備了這些東西。

又說如今朝中風雲變幻,陛下仁德,太子殿下勵精圖治,大靖未來可期,他們老陳家大有可為,也希望助族中一臂之力,日後大家同氣連枝,共襄盛舉!

隨信還附上了白銀千兩,讓族長在族裡建立族學,並約定此後每年他們幽州陳氏都會出資千兩,供族中子弟求學之用。

最後,也是最讓眾人激動的,便是陳彥之應允,每三年陳氏子弟中最為優秀者,可赴上京,由他親自考察,安排前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農家子的科舉奮鬥路 軒轅殿 仙帝:都市重修 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大明屠皇 回檔1983 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 酒劍仙:我喝出一世無敵 山河為聘 絕世醫妃很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