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態園初建(1 / 2)

加入書籤

第14章 生態園初建

既然跟許躍軍說了這事。

商榷就正經八百地寫一份有關生態園建設目的及操作可行性的報告,交了上去。

方案很過就通過了,這是老人家發力的結果。

京城郊區的一座荒山,連同周邊的五百畝荒地,一起劃到了綠色食品研究小組的名下。

地方是商榷自己選的。

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在這荒山裡有一眼泉水。

商榷在考查周邊地質的時候,發現了被草掩蓋的乾涸的水道和山下的水塘。

水塘足有一畝大小,裡麵堆滿枯枝敗葉,看樣子是乾涸的有年頭了。

他和許躍軍順著水道,找到了泉眼。

泉眼被一塊大石頭堵住了。

商榷和許躍軍兩個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石頭搬開。

泉眼的出水量驚人,而且味道甘甜,清冽,是難得的礦泉。

有了這礦泉,商榷就能讓整個生態園活起來。

選好了地方,又有老人家親自過問,手續很快就辦了下來。

京城第一生態園。

大領導親自題的字,選定名稱。

商榷出任生態園第一屆園長,正處級,以後得稱呼為他商處長了。

負責生態園日常種植、管理工作的叫葛紅誌,是從部隊裡退下來的軍人,他的任務就是完成商榷交待的各項工作安排。

生態園招收的工人都是和葛紅誌一樣的退役軍人。

這裡也就成了一個退伍軍人安置點。

同樣,安全方麵是不需要擔心了。

現在快進入冬季了,不是種植的最佳時期。

商榷還是讓人趁著土地沒有完全凍硬之前,把生態園的地都翻耕了一遍,灑上了自空間裡取出的胡枝子的種子。

胡枝子為中性落葉灌木,前文有介紹,它耐旱、耐貧瘠、耐鹽鹼,土地適應性好,是很好的綠肥植物。

而且它生長快,封閉性好,適應平地、坡地生長,對土壤要求不高。

經過空間改良後的胡枝子種子可在全國範圍內生長,固沙固水的較果明顯,是防沙化植物首選。

現在雖然不是胡枝子的播種期,但商榷並不需要它完全長起來,而是需要它的根莖平衡和改善荒地土壤的酸鹼度,增加土壤肥力。

而且商榷還準備了不少草苫子,準備幫助種子保溫、生長。

山上原有的樹木,商榷暫時沒有動,隻是簡單清理了野草和死樹,並在林間粗播了紫雲英的種子。

這也是一種綠肥草植,屬豆科,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開紫花。

紫雲英是很好的蜜源性植物,每群蜂可采蜜二十至三十公斤,最高可達五十公斤。

而且紫雲英營養豐富,是牧草中的優等品,生長速度快,一年可割四到五次,是非常好的青貯飼料。

紫雲英的嫩梢可食,可當做蔬菜食用。

根和全草均可入藥,種子還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是非常好經濟作物。

經過空間改良的種子,畝產鮮草可達一千八百斤。

入冬前,生態園完成了基本建設,負責建設任務的是京城的一建公司。

因為商榷不喜歡塑料大棚,而且這個時候塑料質量確實不怎麼好,有毒物質超標。

曾有專門發聲,聲稱全球變暖就是從自塑料大棚開始的。

所以生態園裡蓋得是一種半磚體暖房。

兩邊用磚各壘出兩米五高、三十公分厚的雙層牆體,中間留有煙道。

房頂用竹子為骨,鋪三層草苫子覆蓋保暖。

暖房長五十米,內寬五米,中間平均鋪設兩條深一尺,寬一尺五的煙道。

兩側用磚壘出兩人寬的進出口,安裝木門擋風,裡麵掛著厚厚的草簾。

進出口的兩側各有一個燒火的坑洞,各自負責一邊煙道的加熱保暖工作。

像這樣的建築,生態園裡建了二十處,占地十畝。

牛棚、羊圈、雞舍這些設施得等到明年春耕之後再建。

剩下的就是生態園裡員工的宿舍了。為了盡快入住,宿舍起得是平房。

靠著山根建設,共三排,足足有四十多間,可容納一百五人居住。

現在園區裡一共有一百一十人,完全住的開。

另外商榷還劃了兩塊地準備起庫房和大院。

當然這些也得來年再乾。

前期的基礎設施剛建好,入冬的第一場雪就來了。

同時經過商榷多次申請,他終於搬出內政院的那個小院。

為了方便他隨時到生態園工作,老人家在京城北海公園邊上撥了一處空置的院子給他。

商榷給它起名——「留園」。

同樣是大領導的字,請專門刻成了牌匾掛在院外,原跡被商榷仔細地收藏了收來。

院子的規格比小院大不少,是座五進半的院子,帶著一大一小東西兩個跨院。

東跨院的花園大些,一個小湖,湖上有觀景的小亭,院內有正房三間,廂房左右各一間,均是一挑二的格局,還有兩排倒座房,還間邊角房。

因為人少,這個院子被鎖上了。

西跨院相對較小,隻有東跨院一半大,有一間正房,兩間廂房,一排倒座房,廂房後向還有一個廢棄的馬廄。

這個院子也上了鎖,暫時用不上。

主軸線上是三進半的院子。

後院的後罩房裡,住著一位姓葉的大爺,是位老革命了,炊事兵出身,平時負責做飯、燒水。

耳房一間改成了衛生間,一間改成了澡堂。

另外兩間廂房暫時沒人居住,都用來種盆菜了。

耳房連著的一間大屋改成了廚房兼餐廳。

後罩房身後還有個半進院子,現在成了庫房。

商榷住在正院的正房。

東、西廂房都是兩明一暗的格局,

許躍軍住在東廂靠近正房的那間,霍金則住進了東廂的另一個房間。

西廂給了兩位新來的同誌,一位叫冼平,一位叫白一波。

都是老人家配給商榷的司機兼警衛,車還是選的軍綠色的吉普車,是接送他往返留園和生態園用的。

正院子裡的耳房空閒置了下來,暫時沒想到用處。

前院的倒座房一間改成了辦公室,是綠色食品研究小組——生態園管理處的一個正式辦公地點,算是給院子找了個正式的名頭。

另一間是預留的值班室,冼平、白一波和霍金三人輪流住。

許躍軍依然隻負責商榷的日常安全工作。

在前院裡還有多餘的一個衛生間,也方便了值班人員晚上使用。

正院的院門到了晚上會上鎖。

人可以從回廊到達各個房間,致使下雨,也能在院子裡自由出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大明屠皇 回檔1983 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 酒劍仙:我喝出一世無敵 山河為聘 絕世醫妃很囂張 惡人改造計劃 [全息網遊]雜牌術士 進冷宮後皇帝火葬場了 我在星際信仰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