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期而然(2 / 2)

加入書籤

聽見聲音,商榷轉頭望去,見屋外院內站著一群陌生人。

前麵四個一水的青衣長衫,頭帶方巾,身後還跟著書童。

想來這幾人是趁著院中無人自己推門進來的。

馮良正尷尬地站在一旁。

他不過是去後院搬了趟柴火,這些人就自己跑進來了。

生裝扮,馮良都想把他們趕出去。

……

有客來訪,商榷隻好讓盧平帶著學生們自學。

自己出了屋子,將客人引入正房廳堂。

與別家不同,商榷在屋內留了一處脫履的空地,不似別家要將鞋子脫在室外。

小用見有客人來訪,提前迎至門口。

馮掌膳端著沖好的茶水從廚房出來時,瞪了一看還呆立在那的馮良。

有些怨他沒看好門戶,讓外人擾了少爺的清靜。

馮良感覺有點冤,目光恨恨地瞪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幾個書童,沒有要招待他們的意思。

一個書生很自然地盤坐上了主位。

商榷還不知這幾人的來歷,隻好假裝混不在意,對另外三人做了個請的手勢,在主位對麵跪坐下來。

主賓落座,馮掌膳給幾人上了茶,她退到門口看著商榷。

商榷沖她揮了揮手,她才行禮退了出去。

走到院中時,又將幾個書童請進了西廂的小廳小歇。

小用沒有出去,而是跪坐在商榷身後右側的位置。

此時招待客人多用茶湯,以青茶煮水,配以花椒、鹽巴等物,以辛香濃鬱為佳。

商榷喝不慣這種茶,就自己買了茶葉製了炒茶。

平時用熱水一洗、一沖即可,簡單方便。

幾個書生看著清透的茶水,皺了皺眉,沒有去喝。

商榷不以為意,端茶抿了一口,潤了潤喉嚨。

他從早起就忙著月考、授課,早就口乾舌燥了。

此時也顧不得其他,先飲了一盞,「不知幾位兄台所謂何來?」

主位上的書生並不接話,隻轉首看和下首位的另一個書生。

那書生雙手交疊於身前,微微前頃,施了一禮,「吾等皆是府學的學子,今日冒昧前來,乃是為薦牌一事。」

商榷平放在腿上的手動了一下,「薦牌?」

那書生又施生,「這位乃是陳國嫡長公子,公子桓。」

「這兩位是我的同窗,公子楚,公子祁。」

「吾名梁仲,是子丘先生的弟子,你可喚我公子仲。」

公子?公卿之子謂公子,諸侯之子亦稱公子。

故,商榷雖是秀才也不能稱公子,隻能稱少爺。

這幾位家中隻怕不是公侯貴族,也是士族大家。

商榷正襟危坐,疊手於月匈前,躬身施禮,「商榷,見過諸位公子。」

四位公子也供手回禮。

「榷前幾日,是得了子丘先生的薦牌。」

商榷看出這幾人雖身份有高低之分,但主事的卻是一直沒開口的公子桓。

對方既然帶來了子丘先生的弟子,商榷自然要實話實說。

公子仲見商榷承認得了薦牌,「商生有所不知,這薦牌原是先生留給公子桓的,被夫人誤給了商生。」

生,為「先生」的省稱,指有才學的人,亦為讀書人的通稱。

商榷是秀才,有功名在身,又辦了村學,故可稱商生。

商榷輕哦了一聲,沒有接話,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感覺茶有些微涼。

沒等他開口,小用已經持壺,給他續了一杯熱茶。

微燙的茶水升起一道白霧,遮住他的臉,讓人看不真徹。

商榷的出身雖不如他們,卻有功名在身,要論地位,比他們還高些。

故並不懼怕什麼,隻是拿不準他們的來意,有些為難。

公子仲等不到他的下文,有些急切,「仲來之前曾著人探聽過商生,知商生無科舉之意,這才冒昧登門,望商生能將薦牌遞還。」

「去給諸位公子換壺新茶來。」

「諾。」小用棒著茶壺退了出去。

商榷琢磨了一下用詞,臉上略帶難色,「諸位公子有所不知,榷今年確有參加秋圍的打算,這才遣小童借著給先生送孝儀的機會,也是想跟先生求一枚薦牌。」

公子仲在一旁比公子桓本人還著急:「先生名下隻有三枚薦牌,一枚給了府正的公子尚,一枚給了上科案首斐濟。」

「這第三枚薦牌原就是要給公子桓的……」

「仲弟,無須心焦。」

公子桓開口攔下了公子仲,「剛剛在院中聽到商生授講,朗朗上口,簡學易記,恕桓孤陋寡聞,竟聽不出是出自哪部經典?」

商榷暗暗鬆了口氣,「並非古籍,而是榷閒時,整理抄錄所得。」

「哦?」公子桓感興趣地追問:「可有全文?」

商榷本意就是興學昌文,自然不會藏私。

恰好小用端了新茶走了進來,商榷就讓他去內室,將整理好的《三字經》取了幾卷過來。

公子桓將茶杯推至一旁,接過竹簡,攤開,平放在桌上。

其他三位公子也各取了一卷看起來。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公子祁讀著讀著就停了下來,指著竹簡,「這上麵的點和圈是作什麼的?」

「這是標點符號,用來斷句的。」

商榷伸手指著桌麵上的竹簡,「這是逗號,表示話沒說完,後麵還有。這是句號,表示一句話說完了。」

「難怪這文初一看,就能讓人朗朗上口。」

公子楚一眼就看出了這標點符號的重要性,「若所有典籍行文時,都用上這符號……那豈不是隻要學會了《字義》,大多數的典籍皆可通讀,非生僻文章均可自學,無須先生講解了?」

商榷並不認同這種說法,「標點符號隻是用來斷句,方便通讀,經典文義哪是那麼容易自學的?」

公子桓看得仔細,拿出的幾卷都一一看過。

商榷突然靈機一動,「榷可以將薦牌還於公子。」

公了桓抬起頭,看向他,商榷點了點桌上的《三字經》,「還需公子桓幫榷揚一揚名聲。」

這個世界的科舉製度與原生世界記載的大不相同。

這裡的科舉製度更像是中考、高考,以為國選才為目的。

科舉考試以舉薦為主,科考為輔。

縣試、府試無需舉薦,隻要考過即可獲得秀才的功名。

舉人以上考試,皆需舉薦。

有資格舉薦學子的,需有進士以上的功名,或在縣學任教逾十載的夫子,或各地有聲望的先賢名家。

舉薦的名額以上屆被舉薦學生的成績為準。

學生獲得舉薦方能參加鄉試。過了鄉試成為舉人,才有資格參加官學的考核。

考入官學進修滿三年,才能考取進士。取得進士功名後,還需要參加尚書院的擇優試。

入尚書院學習二年,入官場任隨行一年,成績優異者才有資格為官。

故「薦」牌對這個世界的學子來說極為重要。

因為這是入朝為官的敲門磚。

當然,也有其他情況,不用持「薦」牌也能參加鄉試。

即,在縣、府級以上學府的在籍學員中,有八成以上學員認同其才能,可具名為書,由學府上報至府衙備案,憑戶冊參考鄉試和會試。

公子桓看了看手上的竹簡,笑了起來,「隻這些可不夠。」

商榷一挑眉,「當然不止不這些。」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大明屠皇 回檔1983 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 酒劍仙:我喝出一世無敵 山河為聘 絕世醫妃很囂張 惡人改造計劃 [全息網遊]雜牌術士 進冷宮後皇帝火葬場了 我在星際信仰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