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操之過急(2 / 2)

加入書籤

其實在商榷心裡,火炕的圖卷便傾向於交給李信,讓他傳揚出去,「宅院還未擴建,仆人采買進來住哪?」

左晉明笑了起來,「承藝的並非仆人,亦可是弟子。」

商榷眨了眨眼睛,「開山立派?」

薑令也笑了起來,「少爺大才,足以開設雜學一派。」

商榷聽了雜學二字,知薑令是笑他會的東西博而雜,「即要開山立派,也要開那墨學一派。」

左晉明和薑令雙視一眼,同問:「何為墨學?」

諸子百家之中,商榷獨愛墨學,認為墨學是華國歷史上的濃墨重彩,儒家代表孟子亦曾言「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足以證明了墨家思想曾經在華國歷史上的輝煌。

且墨家主張兼愛、非攻、節用、明鬼、天誌。即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反對侵略戰爭,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掌握自然規律等。

這些都是商榷所推崇的。

隻是此時商榷還不能這樣明說,他指著桌上的硯台說道:「此即是墨,墨即為文,文即是傳承。」

薑令喃喃地道:「墨學私塾?也不錯啊。」

左晉明也點頭道:「墨學私塾,是不錯。」

商榷見這兩人一本正經的樣子,仿佛書院已經建成似的,「私學之事還需詳考,我雖有舉人之名,於郡縣之間名聲還是弱了些,這私學辦與不辦,尚在猶豫之間,可以容後再慮。」

何況,商榷目前的身份地位,住宅的院牆不得逾五尺,這個高度可擋不住跳脫的學生。

而一下子建兩個大院,以商榷龜毛的性子,想達到他的要求,隻怕五年之內是負擔不起的。

左晉明說道:「少爺若是憂心宅院規製,何不先圍好宅地,以仆房為牆呢?」

許多富商之家,就是用這種方式規避規製中的規定的院牆歷法的。

商榷說道:「以仆房為牆?這不就是……」

自古以來住宅都是跟著階級地位一樣,是有定製的。庶人所造堂舍不得過三間四架,也就是一挑二的格局。

原主家之所以能建起這大宅瓦房,是因為此處曾居住原主一枝三世同堂,五戶人家,隻是到原主這一代隻剩他一枝。

且,原主父親考中了秀才,改換了門庭,又將東廂用於村學,這才勉強算是合了禮製。

若安左晉明說的以仆房為牆?商榷怎麼想都覺得他說的是四合院。

薑令也說道:「少爺亦可建成陰陽院,以主宅為心,一麵為私學,一麵為私宅。」

薑令這個主意也不錯,隻是這麵積至少也增加一倍有餘。

「宅院的事可先放放。」商榷說道:「言歸正傳,像火炕這類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少爺我還會很多,實在不需要太保密。」

左晉明說道:「火炕可以傳外,但先期還需緊著俞城本地的無田之家傳授,讓他們先賺上一筆辛苦費。」

薑令也說,「或可與上麵的火爐一並傳授於匠人,算是為匠人們添一門手藝,土胚之法可另為一技分授之,受眾廣矣。」

這兩個想法都不錯,可以考慮考慮。

商榷又道:「府台大人允田四千畝,及我名下可置辦的私田,置田後招募佃戶的事,也需抓緊,若等來年,隻怕會誤了春耕。」

薑令說道:「佃戶到是有些,少爺舉人取得功名已經縣衙公示,前幾日已有農戶上門詢問,隻是不知少爺何時置田,且府台允的四千畝田地,少爺可有打算選在何處?」

商榷說道:「私田自然要選在源溪村的附近,一次也不用多置,縣令轉過來的那三百畝先用著,再選五百畝就是。」

「府台大人允的那四千畝田,所需佃戶和農戶都不少,不知苦延村外遷的村民,能否在俞城這邊落戶?」

左晉明說道:「跨府落戶不太容易,如果隻是收納佃戶倒可酌情入冊。」

薑令說道:「少爺,何不與裡正商量一下,村裡的村民私田亦不多。」

雖有製庶民私田可置五十畝內,但因為耕種不及,很多百姓隻能勉力耕種一二十畝。

商榷卻為難地搖了搖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提高農力,還需要先改善用具材是,否則縱有千百田畝,也無力耕種。」

現在百姓的農具多是木製,鐵器用具極少,這也是匠藝家傳的原因,蓋因工具難得。

上次挖紅薯時,佃戶手中所持木鏟,即是他們常用的農具了。

如今鐵器限製嚴格,若要製鐵製的農具,非驚動郡守不可。

左晉明問道:「少爺可是有利器可用於農耕?」

商榷從攤開的畫卷中,又抽出兩張,上麵畫的正是鐵犁鏵、曲轅犁、鋤頭、鐵杴、鐮刀和水車等常用農具。

商榷指著圖中的農具說道:「農具非全鐵,隻是前端需要鐵製,可加快耕種,節省人力。」

左晉明看著圖,想了想,「此等鐵器,隻怕很難過匠器局那一關。」

商榷也知道,所以才沒有一早就拿出來,「若是以竹或木製,雖亦有用,但耗費太快,隻怕需一年或一季一換。」

全木製的農具隻怕用一陣就需要更換,若是分體式,隻怕犁頭更換的會更勤一些。

若是開荒地,更是耗費時力,反不如百姓手中已有的石器。

正當商榷頭痛不知該怎麼辦時,薑令說道:「少爺之憂,無非是希望百姓富足。」

商榷聞言看他,等他接著往下說。

薑令將商榷攤開的圖卷又卷了起來,紮緊,隻留了地窖和火炕兩張,「少爺心係百姓,無須一蹴而就,可徐徐圖之。」

指著留出來的兩張圖卷,「有此二物,又有紅薯果腹,百姓當能安穩。」

「紅薯亦無須太多,家家開上半畝荒田,不用交稅,收成就足一家生計,有了果腹之糧,常田所耘必有剩餘,積少成多,雖需要時日,但最為穩妥。」

商榷急燥的心情慢慢平復,確如薑令所說,他有些急燥了,到此不過一年時間,外界環境如何尚實未探明,實在無須一次性把所有事情都辦成。

如今還有一件掛心之事,左晉明曾言,製鹽之法事關十國盟約,他輕易不敢提出,但守著寶山而不用,心中亦是不甘,「那鹽礦……」

左晉明立即明白,商榷還是在想那製鹽之法,「此法現在不易現世。」

薑令已從左晉明處知道商榷有製鹽之法,可將毒鹽製成可用的食鹽,但他也認為此法暫不可示人,「少爺,此事此關重大,萬望三思。」

商榷嘆了一口氣,隻恨江郡一地貧苦,人口稀少,縱有良方也難致富。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大明屠皇 回檔1983 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 酒劍仙:我喝出一世無敵 山河為聘 絕世醫妃很囂張 惡人改造計劃 [全息網遊]雜牌術士 進冷宮後皇帝火葬場了 我在星際信仰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