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重生的使命(1 / 2)

加入書籤

瀏覽站的過程中,江寒察覺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關於「機器學習」的各個方麵,各種聚類算法、隨機場、線性判別、KNN……在這裡幾乎全能找到,唯獨找不到任何有關「神經網絡」的內容!

「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強化學習」、「D—QLearning」、「對抗生成網絡」……這些後來大紅大紫的關鍵詞,在站竟然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這有點不尋常。

要知道,「人工神經網絡」的概念早在60年代就出現了;到了80年代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2000年之後更是日新月異,其繁榮昌盛的程度,用「家喻戶曉」來形容也毫不誇張。

可現在已經2012年了,整個站上萬名u主,竟然沒有半個人去做這方麵的科普,這就很不合理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江寒敏銳地嗅到了某種可能性。

要想獲得學術點,唯一辦法是寫出論文,發在SCI期刊上,首先要找準研究方向。

什麼樣的課題最適合他呢?

最好是那種容易出成果,還不需要太多人力、物力的課題,然後在其中持續深入探索,才有可能寫出夠水平的論文。

然而,這種研究領域假使真的存在,又怎麼可能競爭不激烈?

江寒單打獨鬥,還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怎麼和那些手下科研狗成群,還拿著國家、國際科研資金的boss們競爭?

還有那種天賦流的選手,年紀輕輕就手握好幾個學位,解決過世界難題,例如某個姓陶的教授……

而江寒隻是普通人,頂多稍微聰明點,殘疾係統暫時又指望不上,憑什麼在強者如雲的科研界脫穎而出?

寫不出合格的論文,就得不到學術點;得不到學術點,就無法強化自己;不強化自己,就打不過那些boss和天賦流強者;打不過別人,就無法在科研界立足;不能在科研領域裡深耕,就寫不出好論文……

這是一個死結,江寒唯有利用重生者的優勢,搶先研究出某些日後才出現的技術,才有可能打破這個死結。

而現在,這種可能性已經現出了一絲端倪!

江寒切回桌麵,打開百度a,好好搜索了一番,然而仍找不到相關的信息。這樣一來,他所猜想的那種可能性,就更大了。

接下來,他半是激動、半是忐忑,換著關鍵字查詢,連arXiv和知網等學術網站都翻了個底朝上,最後還翻牆去了趟國外……

一番查詢、分析,再查詢、再分析……折騰了許久,江寒終於確認:在這個世界上,「神經網絡」技術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這個世界在「機器學習」方麵,有些方向和前世差不多,有些方向進展比較緩慢,也有個別方向,甚至比前世發展得更好,唯有「人工神經網絡」技術從未出現。

至於原因,說來有些不可思議。

一個本來早就應該出現的概念,不知為什麼沒有被某個人提出,結果導致以其為濫殤的一係列技術,全都與世界失之交臂。

而那個概念,正是「人工神經網絡」的老祖宗:「感知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十月知涼意 我真沒想禦獸啊 原初異獸 混沌盤古道 天道軍機處 我把女騎士養成死宅女 武林外傳之小米傳奇 仙籙 努力真有用 農村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