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進獻(第三更求月票)(1 / 2)

加入書籤

七福晉這裡,亦是收到四份差不多的首飾。

她素來愛華服喜首飾,這回卻高興不起來,過來跟舒舒滴咕著:「我這包頭還沒送呢,收了這賞賜怪心虛的……這些日子五嫂忙著,你也沒閒著,你們都有功,我做什麼了……」

舒舒含笑聽著滴咕,心裡想得多一些。

太後是個直性子。

她要妝扮幾個皇子福晉,那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她說她們妝扮起來,別讓人小瞧,那也是真擔心如此。

同宜妃之前給她們預備首飾還不同。

太後賜的還是京城常見的款式,顯得是精巧華貴,並不是蒙古福晉們審美的那種大塊金首飾、大塊寶石鑲嵌。

這些首飾,不是震懾蒙古福晉,與她們鬥富的。

可是皇子福晉,還有人敢輕視?

和碩端敏公主……

這一位可是出了名的「嫡庶神教」。

不僅無視繼承和碩親王爵位的庶弟,連對康熙皇帝這個弟弟也多有挑剔不恭敬。

按照這位公主的理論,皇家現在這些人,怕是除了太子之外,無人能入她的眼。

畢竟剩下這一窩子都是庶出。

太後雖是親姨母兼養母,不過應該也曉得公主的毛病,提前打算著。

舒舒囧的不行。

七福晉見她不吭聲,好奇道:「尋思什麼呢?」

舒舒斟酌了一下,說道:「長公主在京中挺有名的,聽說對庶弟簡親王視若仆役……」

公主康熙九年撫蒙,出嫁快三十年,歸省過數次。

在京城留下不少傳說。

原本年代久遠,舒舒她們這代人應該都沒聽說過,不過指婚後伯夫人給她普及皇家關係,少不得說起這位長公主。

世祖名下四位活到成年的公主,一個庶皇女,三個養女,其中三位已經離世,隻有行三的端敏公主還在世。

而且這一位,比康熙年長一歲,是帝姐。

出身親王府,養母是太後,嫁進科爾沁親王府。

在皇後空缺的情況下,這位長公主可以說是大清第二尊貴的女人,地位僅次於太後,自然動靜都為人矚目。

七福晉麵上也戚戚然:「這位長公主,確實鼎鼎大名,聽說開口閉口將嫡出庶出掛在嘴上……我有位族姑,是先簡親王福晉,當年長公主回京,當著宗女女卷的麵,給我族姑好一番排頭……當時我那族姑還是新媳婦呢,跟咱們現下似的,丟人丟得恨不得回去抹脖子……」

這又是扯不斷的親戚關係了。

七福晉說的先簡親王,是現任簡親王胞兄。

是公主庶弟,早年襲父爵,後來病故。

死後被人彈劾三番之戰時有什麼紕漏,不僅沒有諡號,連生前的親王爵也革了。

福晉也沒有守著,而是歸宗改嫁。

「先後兩個親王兒子,生母還不許追封側福晉,也是頭一份……」

舒舒說道。

這說的是簡親王生母,已經身故多年,生前是位庶福晉。

按照宗室規矩,襲爵的親王、郡王等,若是庶出,多是會上折子為生母求封或追封側福晉。

隻有簡親王這一支例外。

不過憑著康熙的脾氣,才不會給這位和碩端敏公主這麼大臉麵,多是看在太後麵上。

七福晉低頭看看自己,又抬頭打量打量舒舒:「這咱們都是庶兒媳,不會真的被挑剔吧?」

舒舒道:「太後都擔心了,可見不是一般跋扈挑剔……」

七福晉低聲道:「也不曉得得意什麼?口口聲聲說嫡庶,那皇上還是庶出呢……三十一年皇上給撫蒙的公主按照貝勒品級配公主長史,人人都有份,獨落下這一位……我那族姑已經改嫁多年,提起此事,依舊暢快,說是報應到了……」

舒舒點頭道:「這就是不修口德的後果……反正我們守著規矩就是……」

七福晉嘆氣:「罷了,誰叫咱們輩分小,又礙著太後……」

達爾罕親王來朝次日,就到了朱爾哈代烏達地方。

敖漢郡王府所在。

因敖漢郡王已經進過宴,因此這一日便由敖漢公主次子和碩額駙齊倫巴圖爾與其妻和碩格格進宴。

這一位是康熙的親表兄,和碩格格是康熙的堂姐。

可謂是家宴。

不過有之前的尷尬在,宴席還是略顯冷清。

有因必有果。

誰叫敖漢王公的試探在前。

顯而易見,十年八年內,敖漢王公要沉寂了,不敢再找存在感。

次日,就到了敖漢部同科爾沁部交界的嘉門蘇賽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掌家娘子福滿滿 病嬌男主的小祖宗重生了 我的靈力MAX 西遊:我開局給了孫悟空一個係統 蓋世戰神 穿進沖喜文後我擺爛了 反派之妻 都市之狂龍戰神 我就是能進球 凶地簽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