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袁曼曼倒沒想著穿越換魂什麼的,(1 / 2)

加入書籤

因為現在這世道,遊戲風塵的大能也有的是,畢竟戰爭殘酷,遊戲風塵能有個美名兒還能逃避兵災,很多人都願意乾。

她不是職業者,可不是沒上過學,見識有限是因為她沒經過多大的事兒,她也知道這是改變人生的一步,就忍不住胡思亂想,一時之間難下決定。

這裡也有節堂的毛病。

蚩尤,在民間一向沒什麼好名聲,凶神惡煞什麼的,明明是辟邪鎮厄的正神,卻因為這份職能,被認為是人間最惡之一。

理由也很荒謬,就是因為祂能驅邪,什麼邪祟也不會靠近,就說祂是邪祟不敢碰的超級大邪祟,也是鬼也怕惡人這句話的由來之一。

至於緣由,大約是漢朝獨尊儒術之後,大頭巾們發現武將的大後台,被天壇祭祀的軍主蚩尤,竟然是炎黃三祖之一,這還了得?

那以後還怎麼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了?根子就硬不起來了嘛,所以蚩尤必須是惡。

由是炎黃就失了武備,由是炎黃失了武勇,由是炎黃失了武威,由是炎黃學會了奴顏卑膝,兩麵三刀,口蜜腹劍,由是炎黃有了賊配軍,有了莫須有。

自唐以後,就再也沒有山中異人授藝,大將出山扶保聖君的故事——因為不值得,但是卻多了三顧茅廬,恭請書生監國的戲碼,哪怕打天下終究還是要兵的。

若不是異界入侵,儒生無用不能保國,又出了職業者,諸子百家紛紛正位,現代社會也是難免以文禦武,國事衰弱。

即便如此,儒門勢大,仍然以「國失禮,求諸於野」為由,從東洋竊取言靈咒法,詐稱儒門之功,已成再興之勢。

其實言靈之法人人可學,隻不過論及臉麵,無有能處儒門之右,但凡你學了,他就稱你為儒門之人,一係列的動作,各種輿論就給你安排上,然後外人看來,你就是儒門之人了,然後儒門聲威借機大震。

比如被稱為後聖的荀子,教導出來的學生張蒼、韓非、李斯均為法家,隻因為寫過《勸學》,便成了儒生。

還說他整理過詩書禮易樂春秋,乃是儒門大佬……天可憐見,詩經當年是歌詞本兒,後人都是拿來識字的,自打有了三百千,你看詩經的地位都掉哪去了?

禮是朝廷製定規則的典籍,大約相當於憲法,就算它是禮法,可它也是法。

易本來是道家之書,因孔子學過,便成了儒門典籍。

樂經是譜書,儒生還一直笑話人樂工是賤伎來著——所以秦始皇焚過的尚書得存,一直沒經過什麼事兒的樂經失傳了,欸就失傳了,你說巧不巧。

而春秋乃是史書,早先史家還有些風範,後來寫史書這事兒歸了儒門,結果麼……嘖。

唯有一本尚書,可稱原創,其實也是史書,結果後來還有好些個《尚書考》證偽辨真的吵,都是他們儒生自己人寫的。

關鍵這幾本書一擺,天底下識字的人人鬼鬼,就都是儒生了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一劍驚鴻 逆天狂後,尊上大人追來了 魂鎧戰記 他似星光耀眼 重生成偏執前任的小撩精 我的小師弟可太穩健了 超級無敵大胖子 羈絆之歐布奧特曼 我的宗門有本山海經 地球最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