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梧州防線(1 / 2)

加入書籤

三十萬兩白銀、三十萬石糧食還有十萬匹布,這是安南人換取和平的代價,同時範仁軒還給董國卿帶來了一個消息,就是明軍陳上川部時下已經逃到了廣南,托庇於阮主阮福瀕處,被安置在定祥和邊和一帶。

鄭祚將此事告訴董國卿,打的同樣是禍水東引的主意,其用意就是希望清軍水師南下,好好教訓一下一直與鄭氏作對的阮氏。

「咱們還是先護送物資返回瓊州,至於陳將軍,現在就派人以貿易的名義通知他們,至於什麼廣南阮氏,等咱們休整完畢,就去廣南打那個阮氏的秋風。

見安南如此不堪,董國卿和董三策等人也是信心大增,對安南軍隊也是愈發的鄙視,隻不過軍中攜帶這麼多錢糧,卻是有些不妥,遂決定先回瓊州休整。

與此同時,馬仲英也在瓊山對梧州和南寧兩地的防務重新進行了調整。

根據馬仲英的判斷,南寧和梧州兩府,首當其沖地就是梧州,因為梧州總控南寧上遊,桂西的歸順州和鎮安府地形復雜,清軍如果從桂西和桂中入境,重型武器不方便攜帶,而南寧有玲瓏山和青秀山天險,瓊州軍又有水運優勢,嶽樂老成持重,斷不會孤軍深入,所以他定然會走桂林直擊肇慶和梧州。

故馬仲英下了嚴令,著巴思克所部第二旅繼續鎮守南寧,第一旅暫由秦懷忠統領守梧州、第三旅旅帥李興統領本部軍馬及三千民夫進駐藤縣、第四旅旅帥領本部軍馬及三千民夫鎮守懷集,以確保梧州這個兩廣要津。

第三旅進駐藤縣後,即在勝山和古龍鎮的狀元山以及馬叫山一帶布置防線。

勝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個鎮子,並無險要可守,但距離勝山不遠的狀元山卻是大桂山餘脈,接連五嶺,扼守昭平府進入藤縣的官道,山勢極其險峻,止北麓一段略微平緩,適合軍馬上山。

李興簡單看過狀元山一帶的地形後,即決定在狀元山北麓緩坡上布置防線,有青秀山和玲瓏山防線的經驗,這防線布置起來其實不是什麼難事,但考慮到雲南清軍即將入桂,故李興還是決定加快防線的建設速度,同時在古龍鎮的馬叫山再修一道防線,以為萬全之計。

因為狀元山和馬叫山都是五嶺餘脈,李興也不擔心清軍會效彷張合攻街亭那樣,把馬稷生生困死在山上。

還是三道三丈寬、一丈深的壕溝,裡外布置尖樁,沿著山麓修建寨牆,並準備滾木、擂石、糧草和澹水等物資。

按李興的意思,他甚至想將狀元山至馬叫山這一段大約四十裡左右的官道效彷去年在瀘西和桂西那樣全部破壞掉,但礙於攜帶的民夫隻有三千人,故隻得先抓緊時間修建兩座山上的防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寶可夢之妖精醫師 基因狂徒 苦境:過氣前輩想退隱 我隻想低調一點 近身狂婿 重啟混元 某科學的古武無雙 起源密碼 係統要我挖牆角 人鬼仙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