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人頭換糧食(1 / 2)

加入書籤

定計圍殲彰泰大軍後,馬仲英遂傳令部署在藤縣的第三旅立即回返梧州,隻留第四旅分兵駐守馬叫山和天勝嶺一線。

為了迷惑清軍羊攻部隊,馬仲英就是令兩處隨軍的六千民夫全部換上瓊州軍軍裝,並要求第四旅兩營多樹旌旗,務必要讓彰泰相信瓊州軍主力盡在梧北,南寧的第二旅也要做好北上潯州的準備,隻待彰泰大軍進了梧州境內,就要發起對潯州的攻勢。

此外馬仲英有把一直在南寧招募土人的陳布隆叫了過來,讓他想辦法鼓動梧州和潯州的土人,尋機偷襲清軍,不求造成清軍多大的殺傷,但必須遲滯清軍的行進速度。

既要馬兒跑,那自然要讓馬兒吃的飽,潯州和梧州的土人並沒有義務替瓊州軍去招惹清軍,所以馬仲英是開出了賞格,就是兩地的土人可以用清軍的首級、旗幟甚至俘虜到瓊州軍這邊交換他們所需要的糧食、金銀、鐵器、鹽巴甚至瓊州軍官方認可的官職。

梧州和潯州的土人本就生活在山林之中,所以他們對梧州和潯州兩地邊境的地形十分熟悉,這些人在深山老林中甚至可以用來去如飛形容。

由於沒有經過係統訓練,當地土人並不適合大規模作戰行動,但卻適合小規模的偷襲行動,因為這和他們平時打獵並沒有什麼區別。

一顆綠營兵首級值一石糧食,一個蒙古兵首級一石半糧食,一個滿洲兵首級二石糧食,殺的多,拿的就越多。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換取同等價值的其他物資,而且你們進行的軍事行動並不受瓊州軍指揮,完全是自主和自願選擇,若是你們缺乏攻擊性武器,瓊州軍還可以適當提供一部分。

馬仲英的這個命令一開始被不少瓊州軍將官質疑,他們認為土人不足信,這些人不一定有膽子去襲擊清軍,甚至這些土人還會拿著瓊州軍提供的武器去幫大清軍。

但馬仲英卻不這樣想,因為這幾十年來,清軍在廣西可謂是血債累累,清軍攻入廣西前,桂省人口算上土人差不多有三百萬,可至清軍擊敗永歷朝廷後,廣西的人口卻銳減至一百萬,自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反復後,廣西闔省人口更是銳減至四十萬,要知道這裡麵清軍屠殺的可不僅僅是漢人,還有無數的僮人和壯人,說句不好聽的,藏在山中的土人哪一個和清軍沒有血海深仇,所以馬仲英有理由相信,當地的土人肯定會相助瓊州軍的,何況還有他們急缺的物資可拿。

事實也正如馬仲英預料的一樣,在陳布隆前至潯州和梧州邊境連接那些土人時,有不少梧州和潯州的土人當場就表示願意依靠擒殺清軍來發家致富。

沒有土人想著去投靠在廣西血債累累的大清軍,而是想在如何收割即將到來的清軍人頭,好向瓊州軍換取他們迫切需要的糧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寶可夢之妖精醫師 基因狂徒 苦境:過氣前輩想退隱 我隻想低調一點 近身狂婿 重啟混元 某科學的古武無雙 起源密碼 係統要我挖牆角 人鬼仙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