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居安思危(1 / 2)

加入書籤

「嗯…趙普曾建議爹爹削藩鎮兵權,行軍製改革,自唐以來,各地節度擁兵自重,此乃一大患。

自家人知曉自家事,朕這個帝位也是如此來的,每每夜深人靜想到此處,無不是冷汗直流,所以爹爹是不得不防啊!」

此時堂中無人,趙匡胤也沒有欺瞞自家兒子,將心中憂慮說出,這件事在他登基之後,一直是一塊心病。

此話對於別人自己肯定不講,隻能埋在心底深處,可眼前之人又不是別人,親生兒子如何隱瞞。

「那爹爹是想要如何改製呢?」

趙德昭聞言點頭,其實這些問題他都知道,武將擁兵自重自古以來都是歷代當權者心病。

趙匡胤話語又隨之傳出,其想法和歷史上一般無二,設立樞密院和三衙,前者負責製定戰略決策,處理國防事務以及招募、檢閱和調遣軍隊。

而三衙則是負責國軍隊的訓練、番衛戍守以及遷補賞罰。再到了具體需要作戰的時候,則會另外任命其他的將領去統帥軍隊。

待到戰爭結束之後,部隊再由三衙進行安排,而帶兵的將領則又回到原來的職位上去。

這種將軍權一分為三,又可以相互掣肘的想法,完美杜絕了將領擁兵自重一事。

縱觀有宋一朝,除了跑到南方苟且偷生的那位,在遭遇被人廢掉的命運,其他皇帝一生,還真沒有遇到過有將領擁兵自重一事。

但是在這種國策之下,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直接導致「重文抑武」發生以及為宋朝滅亡埋下禍根。

把兵權給那些書生,你指望他會打仗,當然不可否人也是有儒將存在,但是這種幾率卻是非常小。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在宋朝,這句話狠狠驗證。

僅僅一朝出現六個奸臣,觀史書無人出其右。

既沒有強漢之雄風,又比不上盛唐之繁榮,真乃弱宋,直接成為三國後花園,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有自把泰山封禪拉下糞池那位皇帝敗類起,歷代皇帝無不是和狗一樣搖尾乞憐。

說狗都侮辱狗了,狗還能知道看家護院狗仗人勢,他們倒好,打輸賠錢,打贏還是賠錢。

「唉,朕實在不願是屠戮功臣!」

趙匡胤深深嘆口氣,對於自家那幾位結義兄弟,他是真的不願殺人,畢竟有出生入死情義在。

「所以爹爹就想要行軍製改革,爹爹有沒有想過如此一改,我大宋雖然從此止於內亂,然終逃不過為外敵所滅亡國。」

趙匡胤的嘆息將趙德昭拉進現實,他不敢認同皇帝老爹的想法,這件事弊大於利。

如果可以選擇,他寧願將國家亡於內亂,都不願亡國外族之手。

五胡亂華,晉就是弱朝,若不是武悼天王殺胡,北方漢人幾乎被殺的絕種。

「你…,二郎你!」

趙匡胤聞聽此言,臉色有些震驚,他實在沒有想到趙德昭會有如此回答,當著他麵居然說出亡國言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努力成為科技神 全球詭異:我能提取寶箱 穿越從惡人穀開始 諸天從覆雨翻雲開始 全民領主遊戲:分身成了管理員 灌籃:我的湘北留學生涯 西遊原來我天下無敵 末世之白嫖了一空間 穿書,女主人設崩塌了! 錦鯉童養媳嫁給殘疾大佬後帶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