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道士下山(1 / 2)

加入書籤

黃河孕育了整個華夏文明,它即生而神聖也多災多難,自三皇五帝始,黃河災害,史書不絕。

趙德昭一場巡視下來,盤腿坐在一座小土丘上啃著麵餅,眼睛看著不遠處的河?急流翻滾,拍擊著岸邊的?塊塊?崖,發出劈裡啪啦響聲。

陳承昭這個人很有能力,不止將決口堵住,斷斷的時日就又修建了兩座堤壩,如果再次出現決堤就能起到預防的作用,爭取能將災害減少一些。

「殿下,您這法子是真好?」

陳承昭整個人顯得興奮,趙德昭麵色一笑,有個一千年的知識,他雖然不懂治河,但是對後世明朝潘季馴生平略知一二。

其人乃一位治水能臣,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水方略,他這種想法從明朝一直用到清朝,就是放在後世現代也會用上一些。

專業事交給專業人,趙德昭空有這些知識,你說讓他拿著這套理論去治河,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給了陳承昭就不一樣了,有了這些理念他自然可以扌莫索出來屬於自己的想法。

其實趙德昭還有一種想法,那就是用砼來加築兩岸堤壩,這東西比起土竹子樹乾堆起來的堤壩要強不知道多少倍。

不過想法雖然不錯,但就目前來說一時半會還真找不出來材料,等先把眼前之事了了,再研究也不遲。

「陳卿,疏通京兆難度如何?可是真的要用舉國之力?」

趙德昭見盤腿坐在麵前的陳承昭,京兆水係已經成為不得不疏通的存在,黃河決堤華州受災很正常,其災禍蔓延京兆就離譜了。

「殿下,臣前些日子曾到達灞水瞧過,不敢欺瞞殿下,京兆水係要比臣想的還要嚴重。」

陳承昭本來還在想趙德昭剛剛給他講的治水方略,耳邊又聽聞趙德昭的話語,麵色一副愁眉不展。

「如此說來,華州一帶還在黃河危害之下。」

趙德昭望著前方不遠的河道,來來往往的雜役民夫正在搬運石料,陳承昭曾經說過,隻要京兆水係不疏通,這種危險就一直存在。

黃河決堤就好像一個導火索,先不說其他水係,一個渭水就能讓兩岸百姓苦不堪言。

「殿下明鑒,京兆水係首在渭水,其比其他諸如灞河、涇河等水係要困難許多。

臣想著先從渭水清理河道淤泥,先行解決河道堵塞問題,不過如今二月過半,再有半月左右就是農忙時節,民夫人力恐怕跟不上。」

趙德昭聞言點頭,治理黃河水患是重要,農忙也不能忽視,一年就那麼幾個月,要是錯過下農播種時間,那這華州一帶百姓會過的更苦。

農耕社會就是這樣,兩者相較趙德昭寧願選擇後者,前者說破天去大不了重建家園,可是一旦錯過下農播種,這就意味著華州將一年無糧可收。

「發生何事了?」

就在這時,趙德昭幾人突然聽見幾道雜亂之聲,轉頭望去就見不遠處幾十人圍在一起。

身旁的諸班禁衛聽見趙德昭的問詢,連忙轉身下去查勘,不多時就來稟報說是有幾人暈了過去。

趙德昭起身前往,陸瞻賀懷浦跟在伸後,圍觀眾人被禁衛揮手打散,民夫們自然退在一旁,老話說民不與官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努力成為科技神 全球詭異:我能提取寶箱 穿越從惡人穀開始 諸天從覆雨翻雲開始 全民領主遊戲:分身成了管理員 灌籃:我的湘北留學生涯 西遊原來我天下無敵 末世之白嫖了一空間 穿書,女主人設崩塌了! 錦鯉童養媳嫁給殘疾大佬後帶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