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後位(1 / 2)

加入書籤

自打熹妃從圓明園回來後,除了公開場合必要的招呼,兩人還沒單獨說過一句話。

在薑恆換見客衣裳的功夫裡,秋雪邊給她挑簪子邊在猜測:「熹妃娘娘會不會是來服軟賠不是的?畢竟當年她在咱們宮裡安插了人手,又四處去傳那皇貴妃的謠言是實打實被慎刑司捉住了把柄。雖說皇上做主處置了,但她還從未跟娘娘當麵賠一句不是呢。」

薑恆笑道:「你看看窗外日頭怎麼樣?」

秋雪果真看了窗外,呆萌萌道:「挺好的日頭。」

薑恆就笑道「對吧,大白日的,怎麼做起夢來?」

「自太後娘娘薨逝起,熹妃都回宮一年半了也沒有半句言語,怎麼今日會忽然頓悟,來賠什麼不是?」

熹妃不會來道歉的,在她看來,被留在圓明園那麼久,她受到的懲罰已經遠遠大於過失了。

在熹妃心裡,她哪怕做錯了也罪不至此,不至於連弘歷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也回不來,非得太後薨逝才能回宮守孝——那要是太後娘娘長命百歲,她還回不來了是吧。

肯定是有人從中作梗。故而熹妃這些年默默恨她的可能性比較大,來賠不是的可能性約等於天方夜譚。

秋雪被指為發夢,不由嘟囔了一聲道:「那……那之前或許是時間不合適?如今不但太後娘娘薨逝一年餘,連皇後娘娘也剛出了一年的忌日。熹妃這會子來賠不是……」

說到一半,秋雪自己都停下了覺得不可能。

薑恆對鏡子看了衣飾無礙就起身,卻被秋雪又挽住:「娘娘且等等,既然熹妃不是來賠不是的,咱們就換那隻皇上前些日子送來的東珠釵!」

來者不善那可不得全副武裝?秋雪以一種要用珍珠光芒閃瞎了對手的氣勢,把已經站起來的薑恆按下,重新打扮了一遍。

-

熹妃等候在正殿,見薑恆出來就起身請安:「臣妾見過皇貴妃。」

鈕祜祿氏在圓明園待得時間比齊妃還要長不少。

大概實在煎熬,熹妃如今的麵容,要比同齡的裕妃明顯滄桑不少。當然也跟她不再打扮有關係。今日來永和宮的熹妃穿的很簡樸,也不像宮裡女子一樣精心妝點臉龐。

不管是皺紋還是斑點,熹妃都沒有遮掩。

大概也是熹妃故意為之,她一定是不想再回到圓明園去了。

這樣的憔悴,更能顯出她被留在圓明園那些年已經吃了苦,受了罪。想來皇上看著她這樣,也不忍把她再送去圓明園了。

熹妃的目光略過皇貴妃的麵容,在東珠釵上不由停了停,然後低下了頭。

她低頭『內秀』不言,薑恆的事兒卻不少,沒時間耗著,直接就問道:「熹妃有事?」

熹妃再抬頭,眼睛卻著意看向了薑恆屋裡一座自鳴鍾。

造辦衙門每年會給宮裡進新的花樣,把西洋鍾表卷的更沒有市場了。

今年因年景特殊,不能進貢花裡胡哨的東西,這鍾表反而更雅致別出心裁——與西洋鍾一樣的走鍾、報時、響樂等都已經是基本功能了,如今主要在卷造型。這回造辦衙門做了鹿銜靈芝的樣式,每到整點,黃色琺琅鑲嵌出的活靈活現小鹿就會被機擴牽著低頭做銜靈芝狀,格外精美。

「皇貴妃宮裡的東西真是奇巧。臣妾離宮多年養病,如今人雖回來,卻是扌莫不透宮裡的行事了。」

這話一出,薑恆就知道她是為什麼來的。

是為了要方便要好處來的。

=

熹妃去歲剛回來的時候,是當真完全扌莫不著頭腦,甚至過不慣這宮裡的生活了——這後宮嬪妃的生活秩序,完全大變樣!

薑恆從皇後靜心養病禮佛起,完全接過了宮務。

最初感想隻有一個:事兒也太多了!

就像一個舞台上或許隻有幾個演員,但背後有成倍甚至成十倍的工作人員一樣。皇上的後宮人數不多,但隻要維持整個後宮在正常運行,所涉人事就是千頭萬緒。哪怕一匹布料,從進後宮到真正發到一個應得嬪妃的手裡,都要牽涉好幾個部門。

薑恆算了一下,要真是所有事兒都從她一個人口裡心裡調度,別說沒有自己的業餘時間了,必要的休息時間都得搭上。

偶然肝一個項目可以,但長年累月這樣瘋狂是不成的:卷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升職,不是為了卷成過勞工傷。

薑恆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如果後宮是一個企業,那她現在就是代理總經理。人手不夠忙不開,又不能招新人的話,就隻有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

後宮裡一直閒著小一十個浪費的人力——與薑恆同一年進宮的秀女,以及從潛邸進到這宮裡來的答應常在們,都是優質潛在員工,不但讀書認字,連宮規都係統學習過,可謂是培訓都免了可直接上崗的那種。

於是薑恆把後宮的瑣事分成一個個部門,開始往裡填人,三個嬪妃為一組,互相幫襯互相監督,每組各領一件事去。每一季或者兩季度再調換一次工作崗位,正如前朝皇上常把臣子們在六部間調來調去一樣,避免一人常年在同一崗位上,霸攬貪腐並偽作假賬。

起初,薑恆隻給她們安排了一半的工作量試水。

畢竟這些妃嬪們一向過得很清閒——哪怕有加班費,也不是每一條鹹魚都願意工作的。薑恆原本的打算是能選出一多半願意做事的就不錯了。

然而出乎薑恆意料的是,每個人都積極響應,並且要求更多的工作。

是,人是喜歡閒適,想當快樂的鹹魚,但要是太鹹了,鹹的過不下去就不好了!

後宮生活對這些常年無事的妃嬪來說太過單調而乏味,隻有四角的天,除了宮中集體活動外,她們就隻能在自己屋裡打轉——出去走動多了萬一撞上什麼事把小命撞沒了怎麼辦,就隻好憋著。

其實單純被迫宅也就算了,這會子的女人本就貞靜的多,做針線就可以打發一天。

但長久的這樣宅著,就會失去存在感,哪怕她們名分上是主子,但沒有發聲的權利就沒有人把她們當回事。

內務府是做事做油了的,固然不敢克扣份例的量,但質上可太好出花樣了。比如常在位份,一年隻有兩匹珍貴的雲錦,哪怕匹數沒錯,花樣卻總不夠好。

內務府自然要將花樣最好最新的料子送往重要的人手裡。

有時候她們還會收到陳年的料子,去鬧嗎?若是鬧到皇後或是貴妃跟前,是會得到一次的公正,但日子還長難道不要跟內務府打交道了?

說到底,就是手裡沒有一點事兒,沒有一點權力,縣官不如現管,她們的聲音就還不如任何一個小管事大。

所以在發覺貴妃要分事給大家做的時候,這些妃嬪們沒有被分派了活的不滿,隻覺得看到了希望。

她們終於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比起薑恆需要她們,其實她們是更需要永和宮!

主觀能動性強決定了效率高,經過半年的磨合調整,薑恆就又回到了原來較為寬鬆的時光。

依舊以公司為例子,各部門有事先找上級領導寧嬪郭氏,郭氏也解決不了的上報副總裕妃。

作為五阿哥生母,以及宮裡最被皇上待見(唯一沒有去圓明園養過病的)妃位,裕妃已經能有底氣裁定大部分糾紛了。

經過兩層篩選,還需要薑恆做決定的事兒就少了太多。

她仍舊隻需要不定期抽查賬目,審核人事工作。

甚至還有時間想想給員工們增加娛樂活動。

薑恆讓圓明園書庫的管事胡四聯係采買,進了許多坊間話本,正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會子話本實在多如繁星。遺憾的就是能進宮的話本,多是講神佛故事勸人向善,那些刺激的香艷想都別想。

但就這些因果神佛的故事,也在妃嬪裡引起了一陣追讀熱潮:這是外頭的世界!

薑恆對待這些嬪妃的準繩,是設身處地想著:要是自己穿越成這些嬪妃中的一個,也要覺得這個日子過得下去才行。

其實薑恆這個標準還是定高了,這些嬪妃想要的並不多,很容易就滿足了。

如今她們已經習慣了晌午三人一組聚堆見宮人『辦公』,下午或各自看話本或是湊在一處打雀牌聊天——三人一組也讓她們多了正大光明找人說話解悶的由頭。

原本她們各自悶在屋裡,是因為不想出門嗎?不是,隻是怕罷了,怕宮裡忌諱私下從甚過密,怕總是紮堆被人誤會行為不端,所以隻好獨自悶著。

可如今,她們沒有那麼怕了。

熹妃回來時,麵對的就是這樣的宮廷。她覺得陌生極了,也覺得難受極了。

甚至感覺其餘人都在排擠她。

不過熹妃也沒感覺錯:人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對這些嬪妃來說,貴妃理事後的日子她們很喜歡,自然要維護這樣的日子。太後皇後都不在了後,唯一能打破她們生活的便隻有熹妃。

嬪妃們都心知肚明,若是將來熹妃做了太後,隻看她與永和宮的關係,就一定會把如今皇貴妃的規矩全都打碎。

她們都要回到原本的枯燥裡去。

雖說她們是完全決定不了儲位大事,但不妨礙她們打心裡排斥熹妃。

因而熹妃回宮後覺得舉步維艱:原來景仁宮想提前支取月銀,或是替換些衣料頭麵的,都很便宜,內務府不會駁回一個膝下有皇子的妃位娘娘,可現在卻麻煩了,好多事兒居然要經過一些小貴人常在的手!

而她們又一口一個貴妃(今年後是皇貴妃)的規矩,不肯行一點方便,要她自己去永和宮請示。

熹妃哪裡肯!

她還以為這是永和宮故意來逼她低頭的呢。於是隻是熬著。

熬了一年半,終於熬不住了。

但熹妃這回來永和宮,並不是低頭,而是來談判的。

她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籌碼!

==

見宮女上過茶退下,皇貴妃身邊隻有最心腹的宮女秋雪,熹妃就讓自己身邊的宮女出去,然後定了定神鄭重道:「臣妾想與娘娘做個交換……或者說做一筆生意。」

薑恆毫無波瀾:「哦……那熹妃說來聽聽吧。」

熹妃原本是打了些腹稿,想要緩緩說來,但瞧著眼前皇貴妃這種平靜的好似自己的話對她全然不重要,自己這個人對她全無威脅一樣的態度便不痛快,兼之多年幽居圓明園的憋悶,回到宮裡,卻更像個圈外人的孤離感,讓她說出的話生硬了不少。

「皇貴妃人貴事多,這些年在宮裡獨攬大權,想必也聽慣了奉承。既如此,我便開門見山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綜]金手指是換裝係統 某咒術求生RPG 養隻黑無常 我真的不是大忽悠 修出條無敵路 真武逆命 我的竹馬他瞎了 萬古帝尊 厲先生,你失寵了 玄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