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謀反之意(1 / 2)

加入書籤

原來宮中看著歌舞升平,宮外的夏國已經風雨飄搖了嗎?

小時候,在雁門關,自己聽說了京城繁華,問父親「為什麼我們就待在雁門關,不上京城去?父親,我想去京城,我要帶阿昀去買最漂亮的衣裳,看最熱鬧的煙花和燈會。」

父親抱著自己逛雁門關的燈會,「晴兒,你看,雁門關這裡的燈是不是也很好看?」

「沒有京城的好看,別人說京城的燈會,熱鬧得跟仙境一樣。」

「晴兒,我們要是都去京城看燈,那雁門關的人,就沒有燈會看了。」

後來,長大了些,聆聽顧家祖訓,她才知道,每次異族入侵,燒殺搶掠,屠城掠地。當年顧家先祖得夏國的太祖皇帝知遇之恩,見太祖皇帝憂心異族入關殘害百姓,向太祖皇帝立誓,願意世代鎮守雁門關,為夏國守住這個匈奴入侵的關城。

「衛護北疆,保我百姓。日月為鑒,忠君愛民。」這——是顧家每代人必背的祖訓。

從顧家先祖到父親顧友德,顧家四代人,已經為夏國守了百多年的雁門關。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雁門關顧家祠堂裡,上百個牌位,都是一條條顧家的人命啊。多少兒郎,未曾娶妻就戰死沙場;顧家族裡,頤養天年的老人有多少?顧家一族到父親這一代,隻剩了父親一個。到了現在,竟然隻有自己了。

顧清韻想到當日自己中埋伏時,其中一人沉聲說「顧家大小姐,我也知顧家一身忠骨,忠心地做著夏國北地的看門狗,可惜不趁主人意,早晚都是家破人亡的下場。這一日,隻是來得早了些而已。」

顧家為何會家破人亡?

顧清韻躺在床上,想了幾日,才終於想明白,顧家不涉黨爭從不站隊,夏家幾代皇子奪嫡,顧家一向是等新君繼位忠心新君。之前皇位更迭還算順利。到了憲宗這一輩,他雖然被立為太子,可是底下兄弟們太優秀,朝臣們為了從龍之功各有所忠,先皇舉棋不定各有褒貶,讓這位太子如芒刺在背。

當年夏延平會到雁門關,隻怕是打著收攏顧家的主意。偏偏父親謹守家訓,一心為國,為臣之道取忠取直,隻怕那時已經惹了夏延平不喜。

那時候,林天佑是北地福北大營的將軍,他在北地威望不如顧家,職務低於父親,他一心想要更進一步,自然覺得處處不如意。他不惜送嫡女林月柔做太子貴妾,為的自然是登上未來儲君這條船。

顧清韻苦笑了一聲,是了,福北大營是先帝所設,原來先帝已經對顧家不放心了?這大營就是怕顧家在北地一家獨大吧?

太子不放心顧家,就想扶持林家,然後招來了一場大敗。不過,對太子來說,目的依然達成了,顧家一亡,林家掌握了北地軍權,所以太子才能放心地回京繼位。

就為了這一點不放心,夏延平割舍了顧家;為了成全他知人善任的名聲,所以雁山之失必須是顧家的錯;為了不讓消息外泄,自己這個顧家的漏網之魚,自然也該死!

林家想要取而代之,憲宗想要軍權,然後,他們一拍即合,舍棄了顧家,寧可丟了雁山以北的土地。

抽絲剝繭,想明白了當年的緣由,顧清韻恨不得提劍沖到宮中,殺了夏延平這個昏君,又恨不得將林天佑抽筋扒皮,情緒激盪之下,一口血吐了出來。

何誌成守在門外,聽到動靜,進門查看,一看顧清韻吐血,急的連忙叫白神醫進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真千金重生,惡毒女配慌了 我在四合院奮鬥的日子 有的人,天生就是鈍角 反派的我正全力阻止她們黑化 看的見男孩的自我修養 荒野求生:影帝坐在我懷裡哭唧唧 閃婚後,首富老公抱著我不撒手 我做噩夢能變異 鬥羅之戰狼風笑天 我家太太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