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龍王爺低頭【上】(2 / 2)

加入書籤

「是啊,真是傻子!不過有時候傻人有傻福,總比自以為聰明的人要好得多!」

劉振華說道,把朱有福肚子裡還沒說出口的全都噎了回去。

即將開春的太陽曬得人暖融融的。

規劃出來的修渠路線,全是一片鹽鹼地帶,在冬天零下40多度的氣候,鹽鹼地上也有部分土地隻凍住了一層皮,現在已經全部融化,形成了足有20裡寬的泛漿地。

戰士們一腳踩下去,就陷入了半條腿。猛地使勁一拔,另一條腿連帶著半個身子又陷了進去……走路都極為困難。

「咱們把十字鎬和坎土曼背在背上,跪著往前走,增加和地麵的接觸,這樣就不容易陷進去!」

劉振華命令道。

全連的戰士立馬都跪在鹽鹼地上,幾乎是匍匐前進,腿都凍的沒了知覺也不停下。

機槍手帶著幾名戰士,把紅旗綁在紅柳枝上,沿著先前大號的椿號,一路插來。

紅旗在陽光下迎風招展,看的人心裡為之一振!

這一幕深深的打動了許多新借來的戰士,紛紛向著紅旗,背著生產工具,跪著走進了鹽鹼地。

一位戰士還找到指導員,從自己貼身的衣服裡掏出一個包了十幾層的破布小包。

「指導員,這是我當兵以來攢下的所有錢。從老家被抓來當兵後,我就一直想著怎麼才能跳出反動 派的火坑,現在是你們把我從火坑裡救了出來,以後我要永遠跟著黨走,建設新 疆,建設新中國!這八塊三毛錢我捐獻出來,當做咱們連隊的生產本錢。」

說著說著,這名戰士就放聲大哭起來。把自己在舊社會裡給地主老財和反動統治做牛做馬,遭受的非人壓榨又說了一通。

在這名戰士的帶動下,很多原本搖擺不定的戰士都變得堅定起來。有錢的主動捐出自己的繼續當做墾區的生產經費,沒有錢的就背著坎土曼和十字鎬淌進鹽鹼地。

全連的工作中心都移到了這裡,炊事班跟著把夥房前移。但鹽鹼地根本無法埋鍋造飯,隻能在距離前沿五六裡的地方重新壘砌爐灶。

開水需要人力一擔擔挑來,每人一次隻能喝半缸子。出汗多,喝水少,劉振華的嘴上都裂了許多血口。很多戰士的眼球上,蒙了一層細密的血絲。但依然個個精神抖擻,乾勁十足。

指導員本來還在帶著大家喊號子,說順口溜,鼓舞士氣。現在為了防止口感,劉振華讓大家最好不要說話,這樣還能節約不少體力。

修渠路線上最大的攔路虎,是一座長40多米,高50多米的土山包。

劉振華帶著全連戰士在夜間氣溫低,鹽鹼地稍稍凍硬了幾分時,向它發起了猛攻。

一開始,戰士們還可以用鐵杴把土從渠裡拋出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渠溝越來越深,一杴土宛如千斤重,連一米都運不出去,經常跟著鐵杴

又落回了原地。

劉振華和指導員商量過後,又和各排長開了個簡短的碰頭會。決定采用分組勞動,分組休息的方式,使得功效不斷提高。

機槍手因為個子大,身強體壯,主動放棄休息。一小時背土35筐。

最令劉振華欣喜的是,新借來的戰士們組成的勞動組,平均開挖也達到了30立方。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了一個晝夜,天光大亮時,才在勝利中宣告結束。

劉振華穿著被汗水和泥頭浸透的衣衫,走到了渠口處。

他看了片刻,緊接著又皺起眉頭說道:

「現在渠溝流水是暢通了。但是這土地挖出來的渠,滲漏是個大問題。咱們沒有水泥,得找別的東西替代!」

「來的路上我看到一片地裡全都是片石。把這樣的石頭鋪在水渠裡,是不是就能解決滲漏的問題?」

劉振華覺得有門!

不過更讓他高興的是,這主意竟然是朱有福說出來的。

戰士們在勞動中,都找到了自我的新價值。原本圍在他身身邊,和他一起煽風點火的人也都全身心地投入進了勞動生產之中,和他漸漸疏遠了起來。

朱有福覺得自己也不能隻當個混吃等死的廢物。

雖然沒什麼文化,也不願意出力氣乾活兒,但起碼是以前當過副連長的人,好歹有些見識。

「這主意好!你還能找到那地方嗎?」

劉振華問道。

朱有福本來是不想去的。

可一轉念,覺得自己這趟去了,便算是立了功!以後即使不乾活兒或者少出力,劉振華也說不了自己什麼,便答應了下來。

這地方果然是遍地石頭。

而且都是修渠所需要的片石。

沒有水泥的情況下,水渠內部必須要用片石砌著,才能加固堤岸,不至於滲漏或是被水流沖毀。

找到了片石的產地,劉振華讓指導員把上次前來墾區勘測的文化教員請來,讓他好好的算一算到底需要多少石頭。

經過計算,文化教員憂心忡忡的對劉振華說:

「劉連長,要是想要把這水渠全部用片石砌好,一共需要2000立方米,也就是2800噸。」

這個數字讓劉振華心頭一緊……

2000立方米他沒有概念,但2800噸他可知道。

小鬼子一輛全副武裝的坦克也就才6、7噸重,修一個水渠所需要的片石竟然抵得上400輛坦克!

「這麼多石頭,就算是用100輛汽車,也得半個月左右才能運完。而且耗費的汽油都得一萬加侖左右。」

文化教員接著說道。

「哪來的汽車啊!」

劉振華一陣頭疼。

別說汽車了,就是馬車、驢車也沒有一輛。

「對了,咱們學學老鄉們,用爬犁子拉石頭!」

劉振華忽然想到新 疆本地老鄉們在冬天最常用的運輸工具。爬犁子可以用馬用牛拉,也可以用人拉。

人拉的比較小輕靈活,因為路麵平坦,積雪軋得瓷實,並不覺得太吃力在路上行走較為輕鬆。有時空轉回來,遇見有陡坡的光滑路麵,還可以將爬犁猛推幾步,乘勢立即登上「後橋」,站直身子,目視前方,飛快地滑行,這是感覺最愜意的時刻。

不過片石沉重,若載了一百多公斤的爬犁遇到上坡路,那就得攢足力氣,一鼓作氣努力拉上坡頂,然後才能緩過氣來。

假如中途稍有懈怠,爬犁便不進則退,快速的向後滑動,弄不好搞個人仰「橇」翻,前功盡棄。

即使是在平地上也不能隨意停下來。

稍一愣神就拉不動了,任人使出多大力氣,它仍是在原地紋絲不動,好像焊在那裡一樣。

劉振華見過有經驗的老鄉拉爬犁子,他們才不會拚那個牛勁兒。見他轉身走向爬犁,猛地跺上一腳,爬犁鬆動時馬上去拉,輕而易舉的就讓爬犁子重新啟動。

不過製造爬犁的材料,戈壁灘上什麼都沒有。

還是團長張雄偉及時伸出援手,把以前反動 統治修建的監獄欄杆拆下來,和從廢舊倉庫中尋來的木頭等材料一起,運到沙梁子墾區,讓劉振華他們用來製造爬犁子。

沙梁子墾區的全體戰士加班加點,三個連三班倒,晝夜不停,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便趕製出來爬犁子500多架,完全能滿足片石的運輸需求。

在製造爬犁子的過程中,戰士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竟然湊出了一首贊美爬犁子的打油詩。在團部文化教員的宣傳下,後來在許多墾區流傳甚廣:

「我的爬犁真不錯,

又管拉來又能坐;

我的爬犁真正好,

不喝油來不吃草。

別看我的爬犁小,

敢與機車來賽跑;

誰說我的爬犁低,

功效能超拖拉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見公子頗有姿色 開局穿越神州大陸 萬界簽到送美女 治安官的人生模擬器 警校組被迫養娃 狂龍神醫 長夏 穿貓咪圍裙的男人 穿書後我和殺了我的暴君談起戀愛 鬥羅:俺泰坦巨猿苟到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