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珍妃之死(1 / 2)

加入書籤

張坤看著譚維新,想著在那個世界,曾經網上沖浪之時,看到的種種傳聞,心中就有些感慨。

這位最後那句絕命詩,可謂豪烈千古,震撼了一代人。

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以自己的鮮血,喚醒後來者。

這一位,他是真不怕死。

問題來了,就有些槓精本槓,提出,這位譚先生,其實也有著種種汙點。

他們還在故紙堆裡,提出了種種證據。

說得煞有介事的。

說是這位譚先生在朝廷沒有銀子變法,事情推行不下去的時候,曾經向他的老師康北海寫過信。提議上書廣序帝,把西葬和新薑兩地,賣給白熊國和吉利國,抵償賠款,並換取大量銀錢用來推行變法。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此人目光不夠長遠,有割土賣國之嫌。

反倒遠遠不如左總督等人目光長遠,對國家領土完整有著長遠目光。

但是,張坤又從另一些水友之中看到一種可能,就懷疑,譚維新變法歸變法,出發點,與康北海卻完全不一樣。

走的是同一條道,但不是一條心。

所以,他決定試上一試。

這關係到,怎麼插手變法一事。

他盯著譚維新,緩緩讀道:「馬足蹴中原,中原墟矣,鋒刃擬華人,華人糜矣……」

譚維新身體狂震,猛然瞪大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張坤。

眼淚就流了下來,接著念道:

「錮其耳目,桎其手足,壓製其心思,絕其利源,窘其生計,塞蔽其智術,繁跪拜之儀。以挫其誌節,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書之禁,以緘其口說,而文字之禍烈矣。」

他念了幾句,又回過神來,一把抹去淚水,急急問道:「張師傅可是認得賤內?怎生,怎生……」

他想問的是,張坤怎麼就知道他鎖在故裡居處,藏得嚴嚴實實的日記。

對,譚維新是寫日記的。

死了許多年之後,還會流傳出去。

他剛剛求學那會,一腔熱血,滿腹誌向。

把自己的憤慨和怒火,理想和信念,寫在日記本上,藏在誰也找不到的地方。

當然,這些東西,自然瞞不過枕邊人的。

如果說,有誰會知道其中內容,那麼,繞不過妻子李潤。

張坤的第一句話,其實說的是當初蠻人入關,楊州十日,嘉定三屠,揮刀霍霍向漢人的悲慘情景。

留發不留頭,殺人如豬狗。

這都是剛剛開始。

後麵的溫水煮青蛙的種種措施,才是漢人血性全無,最後徹底奴化的原因所在。

那就是「鉗製漢人的思想,讓一切跪拜禮儀變得極為繁瑣,消減華人尊嚴和誌向……並且,還對著書立說,平日裡的一些談話,全都嚴加控製,大興文字獄。

你不能說,不能做,天天跪,不讀書。

這樣,字也不認得,道理也不懂,歷史也不清楚。

從百姓一生下來,就會被人告知,他們就是老爺們的奴才,生是老爺的人,死是老爺的鬼。

見到貴人了,要記得下跪磕頭,全心奉獻……

否則,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就是浪費糧食,該當活活餓死。

這就是譚維新當初在自己家裡寫下的東西。

對這個朝廷的痛恨可想而知。

而且,他稱呼青朝皇帝為「客帝」,顯然並不承認對方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這本日記,真的暴露出來,別說為官做宰,主持變法事宜,第一個要砍他腦袋的,就是廣序帝。

因為,他其實,才是隱藏得最深的「反賊。」

試問,這種「反賊」,又怎麼會想著讓蠻人朝廷變得日益興旺強大,讓其統治地位更加穩固呢?

他想變法,估計是想著讓國家強盛起來,首要第一件事,就是呼籲辦學,開民智……接下來修鐵路,開礦山,是想從經濟上,從底層根子上,讓這個國家強大起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洋人各國,把這片土地徹底吞了下去吧。

明明做夢都恨不得把這個朝廷打爛打碎掉,推翻了。

可他偏偏還不得不出謀劃策,幫助朝廷強大。

這種糾結,讓他的行為充滿了悲壯和荒謬。

當被捕之時,能逃走,而不逃,引頸待割,因為,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隻有喚醒後來人,繼續走在這條路上,才能看到最終的曙光。

跟隨康北海,倒不是沒有理由。

那位北海先生能聚攏如此多的天下英才在身邊,自然是因為,他的主張,其實很不錯。

「拒和、遷都、練兵、變法。」

這其中,無論是哪一條都撓中了譚維新的癢點。

尤其是被時人所詬病的遷都之議,更是神來之筆。

皇帝都遷到海上了,這個朝廷還玩不玩?

還不是群雄四起,終究會回到漢家統治之中。

還有,康北海提出務農、勸工、惠商、恤窮,安撫天下百姓,結合開設礦山,修建鐵路,開辦學校,廢除八股等政策。不但說服了廣序帝,更是說服了一些有誌之士。

這些人認為,北海先生心懷家國,當能成事。

當然,主張是主張,行事是行事,並不能混為一談。

如今的北海先生,做事就有些讓人扌莫不到頭腦了,尤其是提議立憲,與鷹國、花旗、櫻花等國建合邦之國,共治神州。

這種提法一出來。

兩人就漸生嫌隙,暗地裡各懷心思了,這一點,張坤算是看出來了。

「所以,北海先生立憲一事,譚兄是不認同的。因為,若是立憲成功,尤其是在洋人的支持下權歸一身,蠻人江山不管如何,國土是否會分裂,總還會穩固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長此以往,天下百姓,日子會過得更苦上許多。

不但被朝廷壓榨,頭上更多了一重大山,多了洋人這個主子……這是譚兄萬萬不願見到的。」

張坤嘆息,他算是明白了譚維新等人的變法初衷,以及立場如何。

「那麼,左季棠、曾國華等中興之臣?」

張坤又問。

「是我漢族之恥,其罪不赦……」

譚維新眼裡就閃著仇恨光芒,他覺得,別人都在稱贊的這些大青名臣,能臣,對自己來說,就是逆臣,是漢人的恥辱,是家鄉的汙點。

就是這些很有學問,很厲害的漢人,對蠻人忠心耿耿,把蠻人朝廷整治得蒸蒸日上。

百姓頭頂的那座大山越來越大,越來越重。

壓得人,直喘不過氣來。

「那麼,北疆和西土呢?」

張坤一直好奇對方提議把這兩個地方賣掉,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思。

「此為蠻人腥膻之地,向來不服管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賣了銀子興我神州,也算不得什麼。」

譚維新理所當然的答道。

看看,這才是歷史的局限性。

若是在另一個世界,有人敢這麼提議把土地賣給外國人,不被人噴得狗血淋頭才怪。

因為,那兩個地方屬於國家不可分割的領土,誰說賣給外人,那就是賣國賊,會釘在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譚維新不一樣啊,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是堅定的民族維護者,從頭至尾,就沒把蠻人朝廷當做自己的朝廷,心中隻有漢民。

既然屬於蠻人舊地,那賣了也就賣了吧,不可惜。

「原來如此,廣序帝因此就死不得,也敗不得,既不能讓他大權收攏,也不能讓他徹底落幕……」

張坤眼中精光微閃,算是看明白了譚維新和大刀王五等人的操作。

如同刀尖上跳舞。

既矛盾糾結,又義無反顧。

這也解釋了,譚維新、楊深、康懷仁等後來的六君子,為何如此決絕。

而大刀王五等江湖武人,為何行事首鼠兩端……

時而扶青廷,幫著變法,幫著打洋人;時而又加入義合拳,跟著造反,殺朝廷官兵。

簡直是打成了一鍋亂粥,完全看不出具體立場。

撥開深層迷霧,就可以看得出來。

這批人,其實心裡裝的是百姓,護的是神州,並不是蠻人青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快穿之戲精宿主嬌又媚 我被淩遲處死後,哥哥們都後悔了 反派你人設崩了 蜜雪吻 穿書養崽:惡毒後娘靠空間嬌養反派 如果弟子太沙雕 穿越盛唐新生活 洪荒:我為劍聖,開局一劍斷天河 擺攤算命:姑娘你有大凶之兆 在氪金遊戲裡當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