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解剖(2 / 2)

加入書籤

機械蟲的結構並沒有高深莫測的先進性,一些機械裝置甚至可以看到人類機器人的影子,但是在材料學和芯片技術上,的確要高出人類現有技術一大截。

在機械蟲的右上肢裡發現了打孔裝置,是一根可以伸長的連杆上安裝了一個納米材料鑽頭。這個鑽頭隻有3毫米厚度,直徑30厘米,可以收縮和展開,如把單麵帶刃口的小雨傘,但卻擁有比石油鑽井機上的鑽頭更強悍的打孔能力。

工作人員還發現了武器裝置,但隻是一把隱藏在機械臂裡的連體激光槍,從武器裝備的簡陋可以推測這怪物並不是專業的戰爭機器。如果非要說工種,也許工兵更適合它。

接下來,工作人員把重點放在了頭部,因為在去除那種腦花一樣的灰質時,竟然發現了一顆珠子。珠子直徑5毫米,上有三根細線與腦殼本部相連,用X射線掃描後發現,細線不是單股的,裡麵包裹著16根更細的線,也就是一共有48根導線與珠子相連。工作人員根據珠子的位置,認定它原先所處的位置應該在腦髓內部。華夏認為那些線應該是數據線,而珠子是一種立體芯片,至於這顆芯片的作用還得進一步檢測後才能知道。華夏的看法得到了多數專家的肯定,作為人工智能最傑出的開拓者,研究立體芯片的任務自然落到了華夏肩上。

頭部從機械蟲上拆了下來,但珠子上的數據線與腦殼裡的電路並非插件式連接,所以隻能和腦袋連在一起,除非剪斷數據線,不過這樣可能會帶來致命的損壞。

現在,機械蟲的腦袋被帶到了另外的實驗室,這裡是清華大學計算機芯片研發中心。由華夏帶隊,對這枚世界上唯一的立體芯片展開測試。立體芯片的概念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人類至今為止生產的還都是平麵芯片,也就是在一個基片上蝕刻的那種。立體芯片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節省空間。試想一個CU所占的麵積是5X5平方厘米,10000個CU所占的麵積需要一個房間大小的機箱來容納它。但是如果做成立體芯片,一個邊長為5厘米的立方體就可以解決,占的位置還沒有茶杯大。這就是從兩維到三維的好處,但是人類至今沒有解決立體芯片的散熱問題,然而眼前的這粒珠子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華夏斷定,這枚芯片的發熱量應該為零,否者對大腦是有致命傷害的。現在的關鍵是測試線路怎麼連接的問題,這首先涉及到電壓的大小。機械蟲已經死亡,珠子的額定電壓無從知曉,如果電壓過高,將直接燒毀芯片。唯一的辦法是從低到高一點一點的嘗試,而且電壓閥調節的時候要足夠慢。

電源是接在頸部的插針上的,插針的數量更多,有256根,華夏隻能一根一根地試,因大部分插針不是數據線的延伸,而是其它機械部分的控製線。經過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的測試,華夏毫無結果,也就是說,無論那根插針輸入信號,任何插針都沒有信號輸出,就好像這是一個絕緣的球體。華夏一頭倒在實驗室的鋼絲床上大睡,他實在太累了。(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漁色大宋 金鸞喜嫁 重生1991打造頂級財閥 諸天從暴打封於修開始 諸天:開局給風清揚講笑傲 盛世狂花 春閨夢裡人 多情王爺專屬妃 魔葬九天 強悍太子莫逼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