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塵往事(2 / 2)

加入書籤

但他少了杜遵道之謀,少了飛天白羽之勇,不覺中已自斷雙翼。

但劉福通以為離了誰都行,頭腦發熱下,很快又犯了戰略錯誤,輕視元兵百戰雄師,不能集合大軍,四路出擊想速戰速決,結果反而被各個擊破。

最終劉福通勢弱被殺。

而韓林兒也被元兵包圍。

後來韓林兒被朱元璋救出,隨之軟禁,其中目的之一,便想取得這個化羽神功,但化羽神功並未在韓林兒手中得到。

韓林兒後被朱元璋派廖永忠沉於瓜步江中。

飛天白羽開始欲帶韓林兒離開劉福通,入深山學化羽神功,但韓林兒貪戀富貴溫柔鄉,不肯隨行,飛天白羽苦勸無果,無奈之下,怏怏而去。

後來飛天白羽得知韓林兒被沉瓜步江,一怒之下,夜闖紫禁城,守城護衛無一發覺,飛天白羽進到朱元璋寢宮,將朱元璋頭發割去半截,並在他枕邊留書一封,說大義為上,私恩為輕,如不念及朱元璋根除元禍,救黎民於水火,非取項上人頭不可!

朱元璋次日醒來大驚,當機立斷,殺了陪侍的妃子和一眾太監宮女,嚴防此秘密泄露。

並令人暗中查訪飛天白羽和化羽神功下落。

卻一直無果。

此事隻有為數不多的人知道,其中包括作者。

朱元璋開始投靠郭子興,旗號是屬於韓林兒大宋屬下,但是大事上並不聽從調遣,戰略上是對的,坐山觀虎鬥,養精蓄銳。但是畢竟和韓山童這支白蓮教不是一夥人,而朱元璋自己這支白蓮教教眾雖然開始不少,但是以後所占比例並不很大。

尤其歷代都以儒道立國,白蓮教教義用來作亂不錯,但並無多少治國思想,追求人人平等的想法更是和皇帝老兒的想法不對付,不太現實,朱元璋也不例外,便疏遠了白蓮教這部分人,至於韓山童這個支派的,和朱元璋的一派更是疏遠。

朱元璋將大恩人郭子興的三個兒子殺了兩個,一個兒子戰死,收了郭子興的義女,後來又兼收並蓄了郭子興的小女兒,封為惠妃,盡管寵幸有加,畢竟是遇到小姨子了,非常高興,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但是兒子這脈香火,卻給郭子興斷了。

後來有個郭子興側室生的四子要來繼承宗族祭祀,真假固然存疑,但朱元璋先承認,又否認,不認賬了,便是怕郭子興這個支派以後會生禍患。

對自己的大恩人刻薄寡恩如此,對於韓山童這支白蓮教的,更是不會優待。

大明立國之後,白蓮教大部雲散,那飛天白羽以後卻也再未出現,此神功也下落不明。

朱元璋被斷發留書,細思極恐,尤其擔心韓山童這支白蓮教和化羽神功結合,再來和他爭天下,那飛天白羽武力雖強,卻無爭鋒天下的才略,但難免以後白蓮教會出人才。

所以不可不預作防範,以後便以其他名目取締白蓮教,但白蓮教不但首開義舉,還是消滅元朝精兵的主力,教眾不免覺得朱元璋此舉不厚道,不甘過河拆橋,暗有反意,但無扭轉乾坤的人才出現,所以一直未能釀成大患,隻在私下做小動作不已。

終於到了唐賽兒這個白蓮教分支,因朱棣到處做形象工程,耗費民力巨大,尤其山東境內,民不聊生,便借此在青州起義。

唐賽兒號稱佛母,這個名字其實也是從孔雀明王是佛母這個源頭而來。

朱棣初聞大驚,以為是飛天白羽後人參與,唐賽兒號稱獲得石匣,內有寶劍天書,但並無化羽神功這門,朱棣這才放下心來,派出大兵圍剿。

唐賽兒舉事倉促,勢單力薄,以一隅對全國,畢竟不成,所以歷時三月,便被殘酷鎮壓。

而行動不利的大臣,被統統殺頭!

可見忌白蓮教之深。

朱棣同時反思苛政,隨機下詔當地:罷不便於民及不急諸務,蠲十七年前逋賦,免去年被災田糧。

這事算是穩定了當地民心,是一大善舉。

但作為白蓮教鎮教之寶,化羽神功,卻一直是朱棣的心頭之患。

現在聽到國師口中說出來化羽神功,朱棣不由心中大驚。

這個金麵人是什麼來路?是飛天白羽的後人?還是韓林兒的後人?劉福通的後人肯定不會是,本來這兩個人就彼此看著不順眼。

韓林兒的後人呢?此事卻也沒準兒,雖然韓林兒本人一直戀棧不去,但是也許為了保留香火,令飛天白羽把他兒子偷偷帶走呢?

飛天白羽深受韓山童大恩,是一定會將這個兒子撫養成人的。

韓林兒稱帝十二年,身邊女人無數,難說有哪個兒子被偷偷送出去,留下韓山童這脈的香火。

此時距離韓林兒之死,整整六十年!

如果真是這樣,那此人便是大明的最大威脅!

必須除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團寵小福寶:我是全皇朝最橫的崽 救命!神經病啊! 很想很想你 借鬼眼,續陰命 穿越後,她為了攻略王爺費盡心機 地府淘寶商 人在型月,妹妹是伊莉雅 盜世聖手 四合院:從車間主任開始 妻榮夫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