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法魚(2 / 2)

加入書籤

祝陳願看她吃得高興,自己則去夾炙魚,今日炙魚烤得極好,外麵焦黃酥脆,一點焦黑都沒有,全賴夏小葉寸步不離地盯著,隻要炭火稍微大點,就立馬撤出來些。

她喜歡先吃魚皮,外皮很脆,油脂又少,鹹味全都在上頭,魚肉則嫩,汁水足,略帶嚼勁,又是現殺現烤的魚,煮的時辰越長,也越入味。

埋頭扒一口飯,再吃一口魚肉,祝陳願隻吃炙魚都能吃光一碗飯,不過這麼想著,看到那烤得發紅且蜷縮起來的青蝦,她的筷子順勢就落到那大蝦上頭。

她剝掉外殼,一口塞進嘴裡,青蝦本就新鮮,隻需去掉腹中黑線,稍稍醃製一番即可,炙烤時都不需要再放多的調料。

肉質足夠鮮美,腥氣是絲毫都吃不到的,蝦的汁水比炙魚還要來得多,有些淡,要是蘸點醋,蝦肉的味道又充盈起來。

忙活一下午的晚食,在場的又全是女眷,互相都是相熟的,也就無需再端著,都放開了吃,到最後炙魚和炙蝦隻剩落在桌上的殼,法魚被幾人分食殆盡,也就隻有羊肉著實太多,剩了好些。

陳歡吃得雖有些飽,懶得動彈,不過看到這滿桌的碗筷,還是起身收拾,嘴上則說道:「今晚這碗筷我們夫妻倆收拾,你們幾個忙了一天的,快回去歇歇。」

葉大娘回去也沒什麼好做的,索性幫著一起收拾,最後被趕出來的,還是祝陳願三人。

南靜言這兩天屬實是累得身子骨疼,吃飽了又犯困,她現在根本沒工夫想些什麼,上床就能睡著。

今晚也沒興致逛,出門就跟兩人告別回家補覺去了。

留下宋嘉盈和祝陳願兩人走在小巷裡。

「今日我也不能多逛,得早點回去,我娘在我出門前就說回來有事要說,找人來接我。」

宋嘉盈踢著路上的石子,心裡頭也著實不是很高興,她大抵都能猜到是什麼事,定是要問了旁人,知道哪家郎君還不錯,或是看畫像,又或是聽家事,忒沒勁。

「心裡就這般不高興?少有你愁眉苦臉的時候,你隻要想想伯母哪有不心疼你的時候,要是你真不喜歡,她難不成還能綁著你去。別皺眉了,瞧著都不像阿禾你了。」

祝陳願拍拍她的肩膀,此事真的無能為力,況且她們兩個是同病相憐,沒有逃得掉的。

宋嘉盈看到巷口停著的馬車,撇嘴,「看到這馬車了,又得回去了。不過後日,大相國寺開放萬姓交易,那天我阿娘一定會放我出門玩一天的,我來你家接你去那邊?」

「行,最近反正憊懶,也正想出去逛逛,那你早點過來。」

兩人約好,祝陳願目送她上了馬車,車輪滾滾向前。

隻靜等天明。

——

隔日一早,上舍試全部考完後,禮部考官又忙公試,而裴恆昭則被先生叫到書房裡頭去。

他的先生是個年歲稍大,兩鬢染霜且和藹的老人,姓孫,字號安平,安平先生未語先笑,伸手示意他坐在前麵的凳子上,也不說話,而是先給裴恆昭倒了一杯茶。

在茶湯縹緲的霧氣中,安平先生攤開一本考核本,上頭一頁印著裴恆昭名字的,每一項考核中都寫滿了優。

在太學讀書並非是件易事,日日有小考,月月有私試,早晚都得習射,不論外舍、內舍,又或是當中的佼佼者,上舍生都沒有來得容易的。

而裴恆昭在上舍生裡頭也是尤為出色,尤是他昨天的論策,以及後頭又補的策論,禮部考官都來找他說過。

安平先生合上冊子,雙手交叉,目光平視裴恆昭,語重心長地說道:「你也該知道,在內舍滿兩年,且今年上舍試獲得八分,年度考校為優的即可從太學畢業,取旨釋褐授官。雖你入內舍未滿兩年,可你表現卻是眾人有目共睹的。」

後麵的話,安平先生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他相信裴恆昭明白自己的意思。

「先生,我無需此次機會。上舍生裡自有比我優秀且刻苦,更適合提早畢業入朝為官者。而我,想要的是參加科舉。」

裴恆昭早早就想過以後的路怎麼走,他從來不想靠太學一步登天,他的意圖從來都是在科舉,直接去殿試,想要爭先,想要去地方上。

而非留京,陷於黨派鬥爭,於結黨營私上頭。

「我早知你會這麼想」,安平先生了然,今日不過是聽了幾位考官的攛掇,想要再來問問。

他垂頭看著自己在茶盞中的倒影,聲音悠長,「你那年從杭城州學考到太學時,是我見的你,當時看你一手行文,就知你是個好苗子。那日我問你,以後入朝為官,該如何?你還記得你是怎麼回答的。」

裴恆昭當然記得,他又堅定地重復自己說過的話,「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

那時他從來沒想過,自己要做大官,做人上人,他的落足點,在城鎮,在鄉野民間,而非朝堂。

「那你現在又是如何想的?」

安平先生很想聽聽,時隔兩年多,他的回答又是否會改變。

「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

裴恆昭的念頭從未改變,他反而更加堅定且有力量。

安平先生看著眼前眉宇中都猶帶意氣的少年,英姿勃發,他終究還是老了。

「你可知,不管哪條路都猶為艱難,殿試可比省試和解試都要來得難。且官並非那麼好當的,,尤其是地方上的。」

「我知道,可我心意已決。」

裴恆昭也算生得富貴,家中父親為杭城父母官,他自小耳濡目染,也立誌要做個好官。

「是我著相了,畢竟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汙池。你且回去吧。」

安平望著少年的背影步入外頭的光照中,忽然露出一個笑容來,想起年輕時裴恆昭他爹也是這般,從益州到平城到杭城,雖未高升,卻做得都是實事。

望他也能這般,於漫長且無終點的路上一直保持本心走下去。

作者有話說:

男主以後可能會當狀元(不知道大家看膩了沒有,如果覺得有哪裡不好的,留言說一下。),但不會當大官,他應該會留在地方。

其實文中到現在,到後頭也總要走到婚嫁上頭,女子在那個時候到十八還不成親,極少。

但現在我們還是要跟隨自己的意願,結不結婚都是自由的。

希望能看見大家的評論呀,會開心很久的,≧▽≦

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三國誌》

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法華經》

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汙池。——《列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廚娘致富記 穿越之極品農家 我和女主長得像 有機農場 風物誌 炎魂九轉 繼承人的小甜妻 關外人家 侯府有女待出嫁 靠近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