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密林(1 / 2)

加入書籤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這一年是宋孝宗隆興元年,距靖康之恥、北宋之亡已過去三十餘年。高宗皇帝趙構偏安一隅,定行在於杭州,改稱臨安,那是取「臨時安家」之意。終高宗一朝,宋廷不思進取,雖外有嶽飛、韓世忠等中興名將,但內有奸相當道,搞得官場烏煙瘴氣,互相嫉恨排擠,終於不得不向金國乞和,連年納貢稱臣。

高宗坐了三十六年皇帝之後,深感倦勤,於是傳位給養子趙眘,是為宋孝宗。孝宗為人頗有其祖趙匡胤之風,終日積極進取,一心想要恢復大宋江山,將女真人趕回北方。他甫一繼位,便下詔為嶽飛昭雪平反。一年後更是勵精圖治,任命老帥張浚主持北伐,力圖興復漢室天下。

大軍集結,迅速過江渡淮。其時正當五月鳴蜩,淮南一帶本來桃紅柳綠,夏風習習,但兵戰將臨,空氣中自不免有簌簌之感。一個三十來歲的灰衫大漢,腳踩快靴,邁著大步,正沿著大道趕路。他雖走的飛快,心中卻在默默盤算:「聽送信的說,叢大人近來麵紅目赤,咽喉腫痛,不能說話,又兼口角糜爛,身生癤瘡,這是內傷勞損所致。如用藥得當,用心調養,當無大礙。」

這大漢姓厲名知秋,乃是武夷山桃源觀觀主餘仙的頂門大弟子。餘仙自號杏林先生,武功即強,醫術又高,平日裡時常救死扶傷,在江湖中頗有威望,被稱為「再世仲景」。厲知秋久隨恩師,早已盡得其真傳,近年來餘仙年歲漸大,在江湖中走動的少了,厲知秋便肩負起桃源觀出診之責。雖然往來奔波十分辛苦,但這些年走遍山川大河,多有遊歷,倒也能自得其樂。

這年端午,臨安巨富沈一銘身染瘧疾,久治不愈,聞知「再世仲景」的大名,便派人前往桃源觀重金請診。餘仙雖然出家為道身在化外,卻常對弟子門人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佛家講經布道尚要收金索銀,我們行醫就診,也須按規收取診費。錢財好比流水,取之有道,用之有法,方顯英雄本色。桃源觀隻有香火更旺,咱們才能救世濟民,為窮苦百姓瞧病時才能更有底氣。」是以每每有富商巨賈求診,餘仙均是來者不拒。這沈一銘是江南一帶有名的綢緞巨商,餘仙接到請診,忙令大弟子厲知秋前往臨安。

沈一銘病症雖重,但厲知秋學醫十餘年,天賦既高,人又勤奮,任何疑難雜症在他眼裡不過小病小恙。他略施妙手,便即藥到病除,又在臨安小住數日,沈一銘慢慢痊愈,口中不住稱謝,除了診費,另奉上重金酬謝,自不在話下。

厲知秋久去臨安,別了沈一銘後,自要走朋訪友一番,這天來到好友禦醫林仕中家中。寒暄過後,見林仕中唉聲嘆氣,顏色不樂,厲知秋忙問緣由,原來廬州太守叢宏大突然患病不起,北伐在即,廬州乃宋金戰略要沖,地位非同小可。叢宏大求醫無數,病情卻愈加嚴重,不得不將症由寫在信中,派人送到臨安求助禦醫。禦醫不能輕易離開京城,隻得根據描述回信祛病之法,但行醫講究望聞問切,不能當麵診斷,如何對症下藥?因此林仕中頗為犯難。厲知秋聞知後哈哈大笑,心想解了廬州太守的病症,便算是助北伐一臂之力,那也是為國為民的大事。當下義不容辭的接了求診,借道淮南趕往廬州。

這一日行到長江之畔,雇船過江之後,他邁著大步疾行了一陣,路徑漸窄,向左一看,但見江中水流湍急,對岸地勢險要,原來已到了天險采石磯附近。厲知秋心道:「當年太祖派大將曹彬攻取南唐,便是取道這長江天險,攻其措手不及。而兩年之前,金主完顏亮南侵我大宋,卻在這采石磯吃了大虧。可見便是天險,也懂得順應天道,偏幫那王者之師。」

正行之間,忽見東首小路上一行十餘人趕了一輛大車,疾步而過。厲知秋一瞥之下,不由得一驚。原來這十餘人有男有女,卻人人穿著一件綠衫,那綠衫直綠的出奇,比路旁的垂楊倒柳還要更艷一些。其中兩個男子推著一輛輦車,這輦車也不甚大,但車輪過處,轍痕深重,顯是內中裝著無比沉重之物。饒是如此,這兩個男子卻奔行迅速,並不落後於其餘同伴。厲知秋心想:「這些綠衣人來歷不明,舉止古怪,那大車中不知裝的什麼貴重之物,如此之沉,莫非是一車黃金?這兩個推車的漢子在天險之道推著大車奔走,卻如履平地,顯然身負武功,絕非庸手。」若在平時,便想跟去探尋究竟,但這時有要事在身,念著叢大人的病症,不敢多擱耽誤,當下放開腳步,自顧趕路。

他行了一陣,天色見晚,卻已過了宿頭,暗忖再回去打尖住店,頗費時間。見到前方一片密林,便打定了主意,決心再趕一段路,夜間在林中草草一睡,明天晌午便可到達廬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三爺寵妻甜蜜蜜 鹹魚穿書後錯拿卷王劇本 無限異世 妃常難求 覆漢 悍妻不入局 總有奇葩想殺我 亂世十四娘 穿越異世,高冷世尊寵翻天 荒島直播全世界看我求生